【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詹建俊油画作品《起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在当代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对其作品的背景、艺术风格、特点、情感表达以及构图和色彩运用的详细解读,本文揭示了詹建俊油画作品《起家》如何巧妙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深刻再现20世纪50年代中国青年建设边疆的生活场景和时代精神。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起家》对当代油画艺术的影响,以及其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了该作品在激发青年艺术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詹建俊 《起家》 现实主义 艺术教育 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14-0062-06
詹建俊油画作品《起家》以其生动的场面、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技艺,不仅在艺术上获得了认可,更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标志着詹建俊艺术探索的起点,也体现了共和国培养的一代艺术家的风貌,成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油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一、《起家》艺术表现手法概述
(一)作品创作背景与艺术价值
1.作品创作背景
詹建俊的油画作品《起家》创作于1957年,这幅作品不仅是他个人艺术生涯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起家》为詹建俊在马克西莫夫培训班的毕业作品,标志着他在油画艺术上的成熟与突破。这幅作品的创作,深深植根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氛围,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人建设边疆、开拓荒原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起家》的创作受到了当时中苏文化交流的深刻影响。詹建俊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中系统学习了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技法。他将这些技法与自己的艺术理念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作品。在这幅画中,詹建俊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青年人在暴风雨来临前的紧张氛围中搭建帐篷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艰苦奋斗的英雄主义情怀。这幅作品的尺寸为纵140厘米,横348厘米,现收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作品艺术价值
詹建俊的《起家》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在美术界获得了高度评价,更因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幅作品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成功地捕捉并表现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们面对艰苦环境时的乐观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起家》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而富有力量,他们的动作、表情和姿态都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精神,这种精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激励着当时的人们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
(二)艺术风格与特点
1.詹建俊的艺术风格
詹建俊的艺术风格深受其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创作融合了西方写实主义的精确与细腻,以及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与神韵,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力量的艺术风貌。詹建俊在作品中追求形象的真实性与内在情感的真挚表达,他的画作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更是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刻挖掘和艺术再创造。詹建俊的艺术创作不局限于对现实的直接描绘,更注重通过艺术手法传达出超越现实的深层意义。在《起家》中,他通过青年人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时代精神和青春活力,这种精神和活力超越了画面本身,激发了观者的情感共鸣和思考。詹建俊的这种艺术追求,体现了他对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2.《起家》的艺术特点
《起家》作为詹建俊先生的代表作,展现了其艺术创作中的特点。第一,这幅作品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著称,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刻画,传递了深刻的时代精神。画面中青年们在边疆的艰苦环境中搭建帐篷,不仅展现了他们的青春活力,更体现了那个时代对于青年的期望与要求。这种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使得《起家》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第二,《起家》在艺术表现上融合了东西方的艺术手法。詹建俊先生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中学习到了西方的写实技巧,同时,他的作品中也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与表现手法。在《起家》中,可以看到光影和色彩的运用,其中既有西方油画的精确性,又有东方艺术的含蓄与深远,这种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第三,这幅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具有鲜明的特点。《起家》不仅仅是对青年建设者形象的描绘,更是对那个时代青年人精神风貌的赞颂。画面中的青年们面对困难时的坚毅和乐观,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所展现出的团结和互助,都深深打动了观者。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刻,使得《起家》成为一幅能够跨越时间,触动人心的艺术佳作。
(三)表现手法的创新点
1.色彩运用的创新
在《起家》中,詹建俊先生在色彩运用上展现了其独到的创新之处。他巧妙地使用了色彩对比和色彩的情感表达,以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深度。在画面中,青年们充满活力的身姿与荒凉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詹建俊不仅突出了人物的生动性和画面的动态感,也强化了作品所要传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特别是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与青年们鲜亮的衣着之间,色彩的对比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更在情感上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詹建俊在《起家》中对色彩的运用还体现了他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追求。他没有简单地复制自然的色彩,而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和作品的主题,对色彩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
2.构图与空间处理的创新
詹建俊在《起家》中的构图与空间处理展现了其创新的艺术手法。这幅作品采用了宽阔的横向构图,不仅扩展了画面的视野,也加强了场景的宏伟感和叙事的深度。在画面的安排上,詹建俊巧妙地利用了空间的远近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创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远处的乌云和天空占据了画面的上半部分,而近景则是青年们在草原上忙碌的身影,这种由远及近的布局,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使得观众的视线自然地从背景过渡到前景,进一步聚焦于画面中心的青年人物。
詹建俊在《起家》中对空间的处理还体现在对光影和空气透视的运用上。画面中的光影变化丰富,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加深了空间的深度感。通过光影的对比,青年们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而背景中的云层和天空则显得更加深远和开阔。同时,詹建俊通过对空气透视的巧妙处理,使得远处的景物在色彩上逐渐变淡,形体上也逐渐模糊,这种视觉上的变化,有效地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让观众感受到画面所描绘场景的真实性和深远性。通过这些创新的构图与空间处理手法,詹建俊成功地在二维的画面上创造出了一个三维的、充满生命力的艺术世界。
3.人物表现与情感传达的创新
詹建俊的《起家》在人物表现与情感传达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他突破了传统肖像画的局限,将人物置于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并通过人物的姿态、动作和表情,传达出一种时代精神和青春活力。在画面上,青年们的动作充满活力,他们或弯腰、或站立、或协作,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们对建设边疆的热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对人物动态的捕捉和表现,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在形象,更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
詹建俊在情感传达上的创新还体现在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上。他通过对青年们面部表情的深入描绘,传达出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和勇敢,以及在集体劳动中的快乐和团结。画面中的人物虽未直接对视观众,但他们的神情和姿态却能直接触动人心,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感波动和精神力量。这种情感的真实传达,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起家》成为一幅能够激发观众情感共鸣和思考的力作。通过这样的创新手法,詹建俊成功地将人物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提升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二、《起家》艺术表现手法分析
(一)色彩运用的策略与效果
1.色彩选择与搭配
在《起家》中,詹建俊对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视角。在色彩选择上,詹建俊采用了鲜明而富有对比的色彩搭配,以此来强化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画中的青年们身着鲜艳的衣物,与荒凉的草原和阴沉的天空形成强烈对比,这种色彩上的冲撞不仅突出了人物的活力,也象征着青春和希望在艰苦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通过这种色彩的对比,詹建俊成功地将观者的视线聚焦于画面的中心,即那些充满活力的青年身上。
色彩搭配在《起家》中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和主题的传达。詹建俊在色彩运用上的策略,体现了他对色彩情感属性的深刻理解。例如,画面中的白色帐篷在乌云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它不仅代表着青年们的纯洁和理想,也象征着他们在逆境中的坚持和不屈。此外,画面中的蓝色、绿色和黄色等色彩,既表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也反映了青年们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通过这样的色彩选择与搭配,詹建俊在《起家》中创造出一种既有视觉张力又富有情感深度的艺术效果。
2.色彩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在《起家》中,色彩对于情感的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詹建俊通过精心挑选的色彩,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在这幅画中,色彩不仅仅是对场景的再现,更是对青年人内心情感的映射。例如,画面中的暖色调,如青年们身上的红、黄色调,传递出他们的热情、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且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这种热情也未曾减退。相反,冷色调的天空和远处的乌云则暗示了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第二,色彩的运用在情感表达上还体现在对光影效果的处理上。詹建俊巧妙地利用了光影对比,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明暗相间的光影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加深了情感的深度。在光明与阴影的交错中,青年们的表情和姿态更加生动,他们的情感状态也更加丰富和复杂。这种光影和色彩的结合,让观众能够感受到青年们在逆境中坚持和努力的情感力量。
(二)构图与空间的创新处理
1.画面布局的创新
詹建俊在《起家》的画面布局上展现了其创新精神。通过巧妙的构图设计,他成功地将观者的注意力引向画面的核心——青年建设者的形象。画面采用了宽阔的横幅构图,这种设计不仅扩展了视觉空间,也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开阔和深远。在布局上,詹建俊巧妙地运用了三分法原则,将天空、人物和地面合理分配,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远处的天空和乌云占据了画面的上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而下方则是广袤的草原和青年们忙碌的身影。这种上下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也突出了青年们在自然面前的勇敢和坚定。画面中的帐篷成为构图的焦点,它不仅是青年们劳动成果的象征,也是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帐篷的线条与青年们的动作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节奏感和动态美。詹建俊通过这种布局,巧妙地将人物、环境和主题三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有秩序感又不失活力的画面效果。这种构图上的创新,不仅体现了詹建俊对传统绘画构图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对现代绘画语言的探索和创新。
在《起家》中,詹建俊对画面布局的创新还体现在对人物位置的精心安排上。画面中的青年们分布在帐篷周围,形成了一种自然的群体动态。他们的动作和姿态各异,但都围绕着帐篷这一中心主题展开,这种布局既展现了青年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也突出了画面的主题。通过这种人物布局,詹建俊成功地将个体与集体、静态与动态、现实与理想等多重关系融入画面之中,使得《起家》不仅是一幅描绘青年建设者形象的作品,更是一幅充满深刻内涵和丰富情感的艺术创作。
2.空间感的营造
在《起家》中,詹建俊对空间感的营造同样体现了其卓越的艺术才华。他巧妙地利用透视法则和色彩变化,创造出一种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空间效果。画面中的远景,即远处的天空和乌云,通过色彩的渐变和光影的处理,形成了一种深远的空间感,使观者的视线得以延伸至画面之外,感受到场景的辽阔和深远。同时,近景中的草原和青年们的动作则清晰而具体,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使得空间感更加鲜明。
此外,詹建俊在空间营造上的创新还体现在对空气透视的运用上。他通过对色彩纯度和对比度的微妙调整,表现出空间中不同距离的物体在视觉上的变化。远处的景物在色彩上更为柔和,形体上也更为模糊;而近处的帐篷和人物则色彩鲜明,细节丰富。这种处理不仅符合人的视觉经验,也赋予了画面一种自然的呼吸感和生命力。通过这样的空间处理,詹建俊成功地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了三维空间的深度和广度,使《起家》成为一幅具有强烈空间感的艺术作品。
在《起家》的空间营造中,詹建俊巧妙地运用了动态元素来增强空间的流动感。青年们的动作和姿态,以及帐篷在风中飘扬的形态,都为画面增添了一种动态的节奏。这种动态不仅表现了青年们的活力和劳动的热情,也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生动和有活力。同时,画面中的光影变化,如阳光透过云层投射在草原上,也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感。通过这些细节的精心设计,詹建俊在《起家》中创造出一个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富有情感表达的空间,使观者能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感受到空间的深远和人物的情感。
(三)人物与情感的深度刻画
1.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起家》中,詹建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刻画了青年建设者们的形象,这些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更蕴含了时代的精神气质。画面中的青年们,无论是姿态、动作还是表情,都被赋予了强烈的生命力和动感。他们的动作协调而富有节奏,展现了劳动中的默契与团队精神;他们的表情坚毅而充满希望,反映了青年人对建设祖国边疆的热忱和决心。
2.情感深度的表达技巧
在《起家》中,詹建俊运用了一系列具有情感深度的表达技巧,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生动地展现出来。他通过人物的姿态、动作和表情的精细刻画,传递了青年建设者们面对艰苦环境时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画面中,青年们的动作充满力量和节奏感,他们或弯腰劳作,或相互协作,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而充满生活气息。这些动作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真实写照,更是青年们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他们的表情虽然朴实无华,但透露出一种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詹建俊在情感深度的表达上,还特别注重通过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来加强人物情感的传达。在《起家》中,乌云密布的天空和广袤的草原构成了一种宏大的背景,与青年们充满活力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加深了情感的层次。乌云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象征着青年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他们在这种环境下依然坚持劳作,展现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此外,詹建俊通过对光影的巧妙处理,如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投射在青年们身上,既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赋予了人物一种温暖而希望的光芒,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深度和丰富性。通过这些情感表达技巧的运用,詹建俊在《起家》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的青年形象,他们的情感深度和精神风貌深深地打动了观者,使这幅作品不仅是对一个时代青年风貌的记录,更是对青年精神的赞歌。
三、《起家》艺术表现手法的现代意义
(一)对当代油画艺术的影响
詹建俊的《起家》不仅在其创作时期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代油画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为后来的油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灵感。《起家》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以及对人物精神面貌的深刻刻画,展示了油画在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物内心世界方面的巨大潜力。在当代,油画艺术家们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多元文化交汇。《起家》中所展现的创新精神和对传统绘画技法的现代诠释,鼓励了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勇于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它提醒着油画创作者们,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同时也要注重作品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此外,《起家》在色彩运用、构图布局以及空间处理上的独到之处,为当代油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它证明了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依然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通过对《起家》等经典作品的研究,当代油画艺术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的作品。
(二)艺术表现手法与社会现实的关联
詹建俊的《起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社会现实紧密关联,这一点在其主题选择和情感表达中得到了显著体现。作品通过描绘青年建设者在边疆艰苦环境中的生活场景,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国家的边疆建设。这种艺术表现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更传递了当时社会对于青年一代的期望和要求,体现了青年人对于国家发展所持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起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也与社会现实形成了深刻的联系。画面中的青年们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毅和乐观,正是那个时代人们面对国家建设中各种挑战时的普遍心态。詹建俊通过这些具体而生动的人物形象,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时代精神。这种艺术与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使得《起家》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个时代的社会镜像,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起家》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社会现实的关联,还体现在其对青年精神的赞颂上。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青年一代被视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形象和行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詹建俊通过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青年建设者的形象,更强调了青年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更多的青年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事业中。这种艺术与社会现实的互动,使得《起家》具有了超越艺术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成为时代精神的一种象征和传承。
(三)作品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詹建俊的《起家》作为中国现代油画的经典之作,在当代艺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艺术院校教学中分析和讲解现实主义绘画技巧的范例,更是传递时代精神和艺术创新理念的重要教材。在艺术史的课程中,这幅作品帮助学生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演变,加深学生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起家》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作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对这幅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领悟到如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如何在艺术创作中表达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它鼓励学生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和创新,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同时,《起家》也是激发年轻艺术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源泉,引导他们在创作中反映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对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的艺术家具有积极影响。
四、结语
总而言之,詹建俊的《起家》不仅作为一幅历史性的油画作品,记录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和青年风貌,更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当代油画艺术、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深刻的启示。它跨越时间的限制,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激发着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思考。《起家》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将继续在艺术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影响着未来的艺术发展和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何逸凡.大道丰碑——周令钊、钟涵、邓澍、侯一民、詹建俊、李化吉先生纪念座谈会综述[J].油画艺术,2024(01):116-120.
[2]宛少军.时代的旗帜——詹建俊的油画艺术与历史贡献[J].美术,2024(03):40-45.
[3]詹建俊.詹建俊作品[J].美术研究,2024(01):40.
[4]赵晶,宋曼青.詹建俊:从艺专到美院,我的艺术之路[J].美术研究,2022(06):18-21+40.
[5]金妹,肖宝云.山高人为峰海阔心无界——访油画家詹建俊[J].中国文艺评论,2022(10):114-127.
[6]李雅洁,詹建俊.70年中国油画成就斐然——詹建俊先生专访[J].油画艺术,2019(03):4-8.
[7]范迪安.从象征写实到抒情表现——对詹建俊油画的再认识[J].美术大观,2018(01):4-17.
[8]屈菡,严长元.用画面凝固激荡的民族精神——詹建俊、叶南《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创作谈[J].油画艺术,2015(03):46-49.
[9]唐庆年,张士增.用心灵作画——詹建俊和他的作品[J].美术,1985(01):23-25+3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