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独资医院来了,狼来了吗?

2024-10-24 00:00赵衡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4年9期

近日,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9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

早在2014年,国家卫健委就发布了《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设立外资独资医院。除香港、澳门和台湾投资者外,其他境外投资者不得在上述省(市)设置中医类医院”。

但到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修订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医疗机构纳入限制类。之后的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再次明确,医疗机构的参与形式仅限于合资、合作。2023年,国务院发文,政策再次松动,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及港澳台医生在京开设诊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放宽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因此,对外商独资医院的开放更多是受到顶层设计的影响。在政策利好下,外商独资医院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样的,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会?

高端市场不是唯一选项

对外商独资医院来说,定位是最关键的,也就是目标客户是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战略目标。

从市场各方观点来看,普遍认为外商独资医院将定位高端,除了优质服务之外,高价药品和耗材等都是吸引患者的主要优势。不过,这只是基于过去二十多年中外合资办医的市场实践,并不代表外商独资医院未来真实发展的趋势。而且,在中国市场,外资医院中既有和睦家这样的高端医院,也有类似慈林医院这样扎根于县域以医保支付为主的医院。

过去10年,中国医改进入加速期,虽然政策聚焦在公立医院,但随着以医保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对所有接入医保的医院都带来了明显压力。从药品带量采购到按病组(DRG)支付方式在全国推开,从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到医保基金监管强化,医保支付体系改革进程明显加快。

中国很多非公医院长期能维持高净利率,主要原因是非公医院能有效规避内部人员的以药养医。但随着医保支付价格持续下降,药品利润空间明显收窄,导致原先的盈利模式出现较大的压力。与此同时,考虑到中国非公医院的技术能力并不强,其所开展的手术大都集中在常规疾病,DRG对其的冲击是强过大型公立医院的。

而且,随着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的加快和医保基金强监管,部分原先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违规操作将面临监管的持续压力,这将导致部分非公医院的收入受到超出预期的压力。

从这一角度来看,外商独资医院如果将医保作为主要支付方,将面临较大的挑战,如果定位于高端非医保医院,更适合进行差异化竞争。但是,除开投资机构,真正有着丰富运营经验的外资医院其实在应对医保改革上已积累了较好的管理经验。无论是DRG还是药价改革,海外市场的医保改革已进行了三十多年。目前来看,在美国有40%的医院出现亏损,而在日本,亏损医院超过50%。在发达国家,真正能保持盈利并有意愿向海外扩张的医院在应对医保改革方面的经验更为丰富。

因此,外商独资医院的定位并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限定自身的发展战略,既可以进入为少数高收入人群服务的高端市场,也可以进入为大众服务的以医保为主要支付方的市场。

如何避免局限性发展?

如果要进入高端市场,市场很小,发展潜力有限,其局限性有三方面。第一,高端人数不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高端市场早期从外籍外派人员市场做起,服务这批从国外来中国就业的高管和他们家属的医疗需求,配合的是高端医疗保险,但随着外资企业的本土化及外企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增加,外派人员成本也在增高,因此外派市场的发展逐渐放缓,最近几年这一市场表现出增长颓势,因此大部分高端服务已经转向本土人士的需求。第二,高端医疗机构的竞争者已经较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发展瓶颈非常大。第三,这类医院的服务能力局限在门诊和简单手术,真正复杂的治疗需要转诊公立医院。新进入的外资医院投资方必须考虑到高端市场的经验才能避免重走局限性发展的老路。

而要进入以医保为主的市场,如何平衡成本与投入就很关键。从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应对支付方改革带来的压力下,医院的主要应对策略有三点:在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优势专科,重点发展重症等有门槛的专科并加大人才投入,控制成本并寻求更低成本的商业模式。

第一,要想维持并获得增长,医疗机构不得不集中在人口密集地区。一般来说,人口密集也代表着经济更为发达,经济发达才能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由于高收入群体集中在人口密集地区,其缴纳的医保水平也更高,商保的购买能力也更强。因此,无论是需求还是支付能力,都是人口密集地区更强,医疗机构也才能获得更多增长的动力。

所谓优势专科是指医院能建立起优质技术服务能力并能获利的专科。在日本,虽然儿科需求持续萎缩,但由于高龄产妇增加后导致新生儿重症增加,推动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设,而医院如果具备相关能力,其所获收入是普通儿科治疗的数倍。因此,日本儿科医生的数量在近年来不减反增,但分布更不均匀,更集中在类似东京这样的发达地区。

第二,在DRG和价值医疗实施之后,支付政策偏向于重症,轻症的收入出现持续下降。因此,发展急诊和转诊,获取相关的重症就成为医院的主要策略。以美国最大的营利性连锁医院运营商HCA为例,HCA的住院病人次中,3/4来自急诊室,而住院手术中,一半转自急诊室。可见急诊室对于HCA获取病人和手术的重要性。过去10年中,HCA的急诊室就诊量从2013年的697万人次增加到2023年的934万人次,年均增速为3%。

第三,面对支付模式改革带来的精细化监管,有效管控成本是医院能否盈利的关键。成本主要分为人力成本和产品成本,人力成本控制并不容易,但药品和耗材等成本的削减较为容易实施,特别在集采和国家医保谈判的大趋势下,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对医院控制成本会是助力。

最大挑战是人才

不过,无论是高端还是以医保为主的定位,外商独资医院的最大挑战都是人才。

由于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的医疗服务价格差距较大,如果直接从海外引进顶级医生,医院的营收可能都无法覆盖成本。而从本地引入医生,虽然可能给予更高的阳光收入,但由于年资较高的医生更依赖于编制带来的各种隐性福利,外资医院的高收入吸引力并不强。

医生的编制和体制内所提供的平台、名誉和品牌优势一直是私立医院难以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中国医生的品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医院,医院的金字招牌就是可信可靠的保证,医生在这样的平台中得到的不仅是病人的数量,更多的是建立自身招牌的方式,离开了这一平台,也就失去了这一最重要的吸引客源的因素。这一点会是除了薪酬之外,医生离开体制最大的考虑因素。

从现有中外合资办医来看,更符合实际的模式是通过提供比较好的薪酬以及工作环境,并用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培训和再发展来吸引本地和海外的中青年医生,尤其是本地大医院的中低年资医生作为骨干,同时邀请大型公立医院的高年资医生通过多点执业来坐诊,并通过远程医疗的模式为国内的重症患者提供海外名医的二次诊疗等服务。

事实上,纵观世界各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始终是一个本地化的市场,当地最优质的医院一般都是在本地深耕多年的大型公立医院或私立非营利性医院。从这个角度来看,受制于优质人才的匮乏,外商独资医院在中国的发展将只是国内医疗服务市场的一个有益补充,更多是提供有价值的管理模式、理念和技术水平。

(作者系医疗战略咨询公司村夫日记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