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时代内涵与价值向度

2024-10-23 00:00梁敬国
江苏社会科学 2024年5期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是政治动因、经济动因、文化动因、社会动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政治动因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逻辑起点,经济动因是其基本前提,文化动因是其源头活水,社会动因是其支撑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新质生产力锻造了现代化的物质形态,人文经济的融合发展形塑了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高品质的生产生活塑造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了现代化的生态伦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了现代化的推动力。现代化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价值向度,在正确的实践理念指引下,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方能行稳致远。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新质生产力 人文经济 人民至上 守正创新

梁敬国,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是人类发展史、世界现代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不仅在实践上展现了现代化的成功路径,而且在理论上超越了长期垄断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西方现代化理论。江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高度重视、格外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视察江苏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了战略指引。本文试图从逻辑动因、时代内涵、价值向度等方面探析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从而推动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四重动因

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告诉我们,现代化是建立在一国的国情、历史和文化基础之上的,是一个接续推进的过程,体现着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现实与长远的统一。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精髓要义,要到宏大的历史场域中寻根溯源,并一步步考察江苏现代化的生动历程。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首先是现代化的新实践。“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的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1]由此不难看出,广义的现代化和狭义的现代化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一个综合性的推进过程。本文基于广义的现代化定义,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探寻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生成。

第一,政治动因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逻辑起点。列宁深刻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2]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从源头上来讲,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和民族复兴问题从近代中国走向衰落的历史中产生[3]。一开始,中国的现代化就和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毫无疑问,在中国,政治是驱动现代化至关重要的因素。清末,迫于时局需要,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后称南洋通商大臣),该职位先后由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兼任。有学者指出,“由于两江总督职权和地位的特殊性,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如当时清政府不能领导和主持全国的现代化建设),地方督抚的作为就可能成为区域现代化的‘非制度化推动’”[4]。由两江总督总管的江苏虽然比中国其他地方较早开启区域现代化之路,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现代化的推进非常艰难。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江苏的现代化才有了“主心骨”。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殷切期望江苏为全国发展探路。1983年春,邓小平视察江苏,提出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三步走”战略构想。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途经南京,殷切期望江苏应该发展得比全国平均速度快。21世纪以来,江苏根据党的十六大的战略部署和中央对江苏的发展定位,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确立为21世纪头20年奋斗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得到成功推进和拓展。江苏以其实践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江苏的现代化事业作出重要指示,每逢关键时期、重要节点,都为江苏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矢志不渝的光荣使命,是江苏全部工作的总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江苏发展的总目标;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必须不断赋予新内涵、展现新形态的实践指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总蓝图。可以讲,江苏的现代化事业一直都是从全国发展大局来定义的,体现了丰富的政治内涵。

第二,经济动因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基本前提。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5]。“现代化”最初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定义的。现代化发源于英国,其深层次原因是“拥有足够储蓄率的农业及富庶的个体农民,后者为工业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企业家”[6]。对中国而言,近代以来,江苏特别是苏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中国最早的工业发轫于此,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撑。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大地上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新中国制造业在江苏蓬勃发展,为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基础。改革开放后,江苏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放型经济特色鲜明,经济发达程度处于全国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阔步前进,持续以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发展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新面貌:一是经济体量大。2023年,江苏GDP达12.82万亿元,为推进现代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具备探路先行的条件。二是工业化水平高。根据现代化理论,工业的发展直接关乎一国的经济发达程度,也是衡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制造业为例,2023年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91.9,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制造”享誉全球。三是创新劲头足。现代化注重高效率、高产出,而科技创新度是关键变量。江苏科技创新动力澎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1.5件,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第三,文化动因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源头活水。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而文化又对经济具有反作用。近代欧洲一批国家的崛起源于文艺复兴,而近代中国重新踏上民族复兴之路,也是从文化的觉醒、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开始的。近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比枪炮、制度更重要的东西是文化,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也是思想文化的奋进之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不断解放思想,破除体制束缚、观念禁锢和利益壁垒,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跃上新台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国发出了改革的先声,其主要作者胡福明就是江苏人。江苏大地思潮激荡,孕育出“四千四万”精神,一批批企业家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为现代化积累了牢固的物质基础,江苏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文化标识、讲好江苏故事、建好精神家园,奋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把江苏打造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地,持续把文化强省建设推向新高度。随着文化建设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开辟出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33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6000多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另一方面,文化所展现的精气神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苏儿女更加自信、从容、坚定,形塑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崭新气象。

第四,社会动因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支撑保障。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社会动因,涉及江苏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需要。一是从资源环境来看。人多地少资源短缺,是江苏的一个特征。江苏不能依靠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而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无疑是更高层次的现代化之路。二是从社会需求来讲。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现阶段来讲,江苏是人口大省,南北发展不平衡,指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安排还有滞后性。江边必须通过推进现代化,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直面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具体来讲,一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积极推动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提升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着力稳就业促增收。2023年,江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32万元和3.0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7∶1,江苏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二是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江苏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为人民群众托起了“稳稳的幸福”。三是更大力度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成效明显。在充分激发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的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阔步向前。

二、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江苏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贯穿工作全过程的一条主线,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先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规律。现代化的推进,必须关注五个核心问题:一是现代化需要何种生产力的问题;二是现代化中人文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三是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地位、作用的问题;四是现代化进程中环境要素的问题;五是现代化推进中开放程度的问题。事实上,这五者也构成了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问题域,关乎现代化的形态生成。其中,生产力是基础构成,人文经济、人的价值地位是重要向度,环境要素是关键变量,改革开放是前进动力。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我们可以对现代化的物质形态、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现代化的生态伦理、现代化的推动力等问题给出中国的解答。

1.现代化的物质形态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深刻启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物质是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江苏是全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使生产力水平实现更大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方面的举措。

第一,在劳动者方面,重点是强化人才支撑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质上是要求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提升到新高度,高素质劳动者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作用更加凸显。当前,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近10万人,国家高层次人才2000余人,江苏高校高层次人才总数约占全国高校的10%,一大批优秀青年科学家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用好这些人才,关键是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还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第二,在劳动资料方面,重点是加快科技创新突破。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1]当前,融合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蓬勃发展,推动生产力跃上新台阶。江苏必须进行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推动劳动资料迭代升级。

第三,在劳动对象方面,重点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拓展劳动对象和生产空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这为江苏的现代化提出了新的命题。一方面,要在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着重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展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开辟生产活动的新领域新赛道。另一方面,要从战略层面加强对未来产业的统筹谋划,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重点方向持续发力,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积极引领产业变革。

2.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世界发展经验表明,现代化的程度越高,文化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就越高,就越能以文化繁荣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必须深入研究人文经济学,发展人文经济。第一,实现从资本导向的增长向人本导向的发展转型。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以资本为主导,包含一种个人利益导向的价值体系。发展人文经济就要改变这种发展导向,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在经济活动中既要见“数”见“物”,更要见“人”,引导经济活动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第二,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交互发展。要深入探寻人文优势、文化力量全面融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现路径和内在机制,挖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文传统、人文精神和人文因素。江苏历史上产生的“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江阴精神等,都在特定时期发挥了克服困难、凝聚动能、助推跨越的积极作用。持续发挥好精神的力量,就能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提供强大动能。第三,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推进以文兴业、科技赋能。要坚持传承发展,重视文化资源的作用,丰富人文经济的载体,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历史文物“活”起来,真正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强势,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引擎,推动文化迸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创新力、引领力。

3.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人是社会永续发展的支撑和动力。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也是江苏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生活品质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生活品质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维度。提升生活品质的过程实质上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充分、自由发展的过程,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的过程。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要在民生领域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方面,是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民生理论侧重于“投资于物”,认为投入的物力、财力越多,越能产生积极效应,现阶段则要把握人口发展的趋势性特征,把“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是重心的转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持续巩固建设成果,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突破口,以服务好“一老一幼”为重点,让广大群众对民生改善更有获得感。必须树立系统思维,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一体考量、一体推进民生“七有”工作,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人口服务体系,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现代化的生态伦理

新时代,江苏生态环境质量达21世纪以来最好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江苏百姓最具幸福感的公共产品。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设,当经济发展达到某一个临界值的时候,环境质量会因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而有所改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更多关注人们环保行为的变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由自发转向自觉。具体而言,要从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入手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路径,要从哲学文化维度、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和政治维度辩证统一的视角探讨生态文明的本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要把制度建设与生态道德价值观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探讨生态环境治理[1]。总之,要坚持生态理念与绿色行动的统一k+0P2E7UzbuUJfxYvkWN12SBgXg3ZpCtFBad1QCFX70=,构建良好的生态伦理。第一,培育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果缺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道德观,就难以形成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当前,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培MvZuutvJLWqfowIY3zw8ENx5PUX/QLmJ/Wru16e0//g=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形成深刻的人文关怀,最终树立生态伦理观,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成为每一个人的道德共识和内在自律。第二,确立生态实践观。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通过人的德性实践辅佐天地、化育万物。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并完善自然、完善自我的过程。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最终实现生态伦理在理念上和行动上的同向同行。第三,构建生态集体观。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表述中,“人”是主体,不仅指个人,也指人类社会。“和谐”,既意味着人和自然无冲突,也意味着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同生长[1]。这就要求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推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把“环境就是民生”作为重要导向,走出一条民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5.现代化的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2]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江苏在历史上开改革风气之先,当前处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和对外开放前沿,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区位和定位都决定了我们必须激荡起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勇气,以更大力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东西双向开放,率先形成高水平开放新格局。一方面,把改革作为内生动力。要精准把握国家的改革框架,抓紧完善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精准高效的改革落实机制。突出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把科技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推动科技创新、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要素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国有企业改革等取得积极进展,进行更多引领性、标志性改革。另一方面,把开放作为有效路径。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2023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世界500强企业有392家在苏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年均增长11.3%、占比达27.4%”[3]。独特的区位优势赋予了江苏得天独厚的开放活力、发展潜力。必须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推进东西双向互济,更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打造更多更高端的对外开放枢纽、通道和平台,让国内外各种资源要素在江苏高效集聚、流动、配置、增值,汇聚起走在前、做示范的澎湃动能。

三、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价值向度

现代化的各个系统之间是彼此支撑、相互依存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抓住关键,带动全局,久久为功。

1.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一,站稳人民立场。是否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理论的本质区别。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守人民立场,创造性地形成了以群众路线、人民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等为内容的坚守人民立场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需要统筹的利益关系、解决的矛盾问题、应对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首先要回答好站在谁的立场上、为谁的利益考量的问题。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政策,构建凸显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共同体。

第二,把握人民愿望。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1]这深刻启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内容和奋斗目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统筹抓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民生工作,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尊重人民创造。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具有强大的创造力。纵观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在江苏这片实践热土上,从“春到上塘”到“昆山之路”,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苏州工业园区枝繁叶茂,一系列标志性事件都是人民聪明才智的生动展现。要继续把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作为推进现代化事业的不竭动力,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及时概括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在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前充分吸收人民群众意见,充分集中人民智慧,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依靠人民的创造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天地。

2.坚持守正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是极具开创性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从历史上看,江苏无论是开风气之先,开展现代化探索,还是大力推进改革开放,都离不开守正创新。越是向前发展,越要依靠守正创新稳根基、添活力。

一方面,守好方向之正。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确保现代化进程的思想性、先进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思想指引,“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中包含着现代化的理论精髓;“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推进现代化的方法指引;“两个结合”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根本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所阐释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推进江苏现代化事业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展开伟大实践的“纲”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根本遵循,必须在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中推进江苏的现代化事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自觉将守正创新贯彻落实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全过程、各方面,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确保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另一方面,把握创新之要。恩格斯说:“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这充分启示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通过改革创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就江苏而言,目前的创新氛围良好,但仍须进一步思考诸多问题:如何把富集的创新资源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基于众多的企业创新主体形成强大的创新矩阵引力场?如何进一步激发创新人才的创造活力?……在新征程上,既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改革新内涵,以新的改革形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要把改革创新贯穿江苏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责任编辑:洪峰〕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页。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8页。

[3]贺新元、左钰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考察——基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视角》,《民族研究》2023年第3期。

[4]王国平:《江苏现代化启动的历史特点》,《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0页。

[6]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

[1]王雨辰:《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维度的特质及其当代价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1]乔清举:《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生态观》,《学习时报》2023年6月9日。

[2]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求是》2023年第11期。

[3]许昆林:《政府工作报告》,《新华日报》2023年1月28日。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1]《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人民日报》2018年3月8日。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