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4-10-23 00:00:00邹卫李晓燕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普外科2022年1月- 2023年10月行胃癌化疗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结合组间性别、年龄、胃癌分期、肿瘤类型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睡眠质量、不良反应、自我效能和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PFS-R、PSQI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SES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8.18%)低于对照组(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3.94%)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癌化疗患者实施耳穴压豆、穴位贴敷护理能减轻癌因性疲乏、改善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自我效能及增加满意度。

【关键词】 胃癌化疗;穴位贴敷;不良反应;耳穴压豆

中图分类号 R24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19--04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化疗是胃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化疗常常伴随着癌因性疲乏和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1]。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和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方法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胃癌化疗护理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干预、支持疗法等,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但常常伴随着不良反应明显、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对于化疗引起的疲乏、恶心等不良反应,传统护理方法的作用也有限,需要更加有效及安全的护理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症状[2]。耳穴压豆、穴位贴敷护理均属于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能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患者的生理功能。相比于传统护理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且可与传统化疗方法相结合,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3]。本研究针对胃癌临床患者,探析耳穴压豆辅以穴位贴敷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2年1月- 2023年10月于医院行胃癌化疗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胃镜、腹腔镜等检查确诊为胃癌,且符合化疗适应证者;②生命体征稳定,生存期>6个月者。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②皮肤组织感染、溃烂者;③伴有肝肾衰竭或精神异常者;④有出血倾向或严重出血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结合组间性别、年龄、胃癌分期、肿瘤类型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45~72岁,平均60.20±8.11岁;胃癌分期:8例Ⅱ期,22例Ⅲ期,3例Ⅳ期;肿瘤类型:髓样癌7例,黏液腺癌13例,管状腺癌13例。观察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46~71岁,平均60.21±8.06岁;胃癌分期:9例Ⅱ期,20例Ⅲ期,4例Ⅳ期;肿瘤类型:黏液腺癌12例,髓样癌6例,管状腺癌15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用药指导和饮食护理等。护理30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结合穴位贴敷护理。

(1)耳穴压豆:穴位选取耳穴的中耳、脾、交感、皮质下、神门、胃。患者保持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上述穴位后,采用医用胶布0.5cm×0.5cm,中部放置王不留行籽,于所取穴位贴敷,并进行适当按压,使患者自觉发热或胀痛。30~60s/穴,4次/d,间隔1d更换1次敷贴。

(2)穴位贴敷:取党参、煅赭石、法半夏各15g,白术、茯苓、旋复花、大枣各10g,生姜、炙甘草各6g。将上述中药混合后碾碎,置入适量的白醋,将其调制成糊状,再取透气性良好的敷贴纸,将药涂抹于上,待晾干后制作成药膏,实施贴敷护理。根据患者的病因,按照循经原则,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敷贴前以0.9%氯化钠溶液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1贴/d,3h/次。护理30d。

1.3 观察指标

(1)癌因性疲乏情况: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分)[4]对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情况进行评价,该量表共4个维度,分别涉及认知、感觉、情绪和行为领域,每个维度得分0~10分。无疲乏:0分;轻度疲乏:1~3分;中度疲乏:4~6分;重度疲乏:7~10分。

(2)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5]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催眠药物、睡眠时间等7项,共18个条目,每1项目分值在0~3分,最低0分,最高21分,分值越低,睡眠质量越佳。

(3)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护理期间腹痛、呕吐、恶心、便秘、腹泻和腹胀等不良反应。

(4)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6]对患者的自我效能予以评定,该量表共有10个题目,每题分值范围0~4分,总分40分,临界分为25分,总分<25分提示一般自我效能感低。

(5)护理满意率: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表对患者满意度情况实施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态度、疼痛管理、护理质量、心理疏导、就医环境5项,每项赋0~20分,分值>90分为满意,70~90分为比较满意,7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比较满意+满意)例数/观察例数×100%。

1.4 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FS-R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PFS-R各维度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FS-R各维度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18%,低于对照组的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GSE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94%,对照组为72.7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胃癌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不良饮食等[7]。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可以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因此定期体检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胃癌至关重要。化疗指通过全身或局部使用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8],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其他肿瘤治疗手段相比,化疗适用范围更广、使用时间更长且疗效更确切。然而,化疗药物通常会对快速分裂的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包括癌细胞以及一些正常的快速分裂细胞,如骨髓细胞、消化道细胞等[9]。这些药物的作用可能导致贫血、消化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另外,癌症治疗本身会对患者的心理、情绪造成极大的压力,同时化疗过程中的不适、不良反应也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等风险,进而使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10]。因此,在胃癌化疗患者治疗期间,有必要应用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改善癌因性疲乏,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命质量。耳穴压豆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护理技术,也称为耳穴豆疗法,其作用原理是利用王不留行籽对耳穴施加适当的压力来达到调整身体功能、促进健康的目的[11]。这种疗法能通过揉、按、捏等手法,刺激耳部神经末梢,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在临床护理中,耳穴压豆疗法常用于调节内分泌、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调整情绪等方面。穴位贴敷是一种常用的调理身体的方法,其作用原理是基于经络理论,以蜂蜜或醋调和中药后,于对应的穴位进行贴敷,从而通过皮肤吸收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与保健的目的[12]。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癌因性疲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与单纯常规护理相比,将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运用在胃癌化疗患者中能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交感穴为止酸、止痛要穴,有行气降逆、止痛解痉的作用;皮质下能止呃止呕、益脑安神;神门与耳中为失眠症治疗的常用穴位,能解痉降逆、止呃止呕;脾穴能益气健脾、和中止呕;胃穴可止痛降逆、和胃理气。选择上述穴位进行耳穴压豆护理,能使胃癌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得到显著改善[13]。穴位贴敷采用中药制成的糊状药膏,本研究所用中药包括党参、法半夏、茯苓、大枣、炙甘草等,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而遵照循经原则,在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敷贴,具有祛湿化浊、调和胃气、理气宽胸、和胃降逆、调和气血、生发胃气及补益脾胃之效。将上述两种护理方法联合应用,能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提高预防及改善胃癌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使患者应对癌因性疲乏的能力增强。有研究发现,胃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常常伴随着睡眠障碍,而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的应用能调整神经系统的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免疫功能,从而缓解失眠等问题[14]。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满意度,即通过在特定穴位施加刺激和药物贴敷,患者能够感受到热痛等生理反应,从而产生生理、心理的舒适感,提高对护理的接受度,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15]。

综上,耳穴压豆结合穴位贴敷作为一种护理手段,能有效减轻癌因性疲乏、调节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以及提高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满意度,使胃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

4 参考文献

[1] 黄欢,吁佳,杨菊莲,等.八段锦联合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对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21):153-154.

[2] 符梅华,王鑫,陈燕云,等.五音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胃癌术后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5):880-885.

[3] 王丽玲,梁建华,阮啸啸,等.艾盐包热熨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癌术后化疗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2):147-151.

[4] 何霞,杨学红.艾盐包热熨对胃癌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分析[J].甘肃医药,2022,41(2):182-183,188.

[5] 李景秋.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饮食干预对胃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8):53-56.

[6] 赵晨光,孟临翠,朱艳.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心理弹性支持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3,43(1):175-182.

[7] 刘春艳.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胃癌术后患者疼痛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4):48-49.

[8] 黄晓莉,王林娥.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胃癌患者呃逆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29(4):688-690.

[9] 马婷,王品昊,朱婕,等.行健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进展期胃癌癌因性疲乏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0,41(10):1410-1413.

[10] 陈松云.亲情式关怀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心理韧性的影响[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1,21(2):67-69.

[11] 刘艳梅.肿瘤食欲不振及恶病质综合征的临床护理[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1,21(6):103-104.

[12] 李磊,秦洁羽.中医辨证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新中医,2021,53(22):191-194.

[13] 吴肖,戴艳然,呼永河.中医护理调节胃癌患者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对改善益处发现的多元回归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15(5):665-668.

[14] 顾少蓉.拓展型舒适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人格特征、癌因性疲乏、乐观水平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0):1775-1778.

[15] 梁赛,薛茗予,宋薇.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10):121-124.

[2023-11-23收稿]

作者单位:438300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