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氏醒脾法”在亚健康儿童中的应用效果

2024-10-23 00:00:00焦一菲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刁氏醒脾法”在亚健康儿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1日- 2023年11月30日医院收治的150例亚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结合组间性别、年龄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及观察组,每组50人。对照A组儿童给予单纯推拿治疗方案、对照B组儿童给予单纯芳香疗法方案、观察组儿童在对照A组及对照B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刁氏醒脾法”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儿童躯体化量表家长版(PCSI评分)、MDI健康评估法(MDI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A组(74%)、对照B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儿PC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PCSI评分均逐渐升高,并且三组患儿的PCS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PCSI评分最高,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治疗后,三组患儿MDI及WHO-QOL评分均逐渐升高,并且各观察时点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MDI及WHO-QOL评分最高,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结论 “刁氏醒脾法”在亚健康儿童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儿童的心理健康以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 亚健康儿童;中医辨证;刁氏醒脾法;心理健康;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19--04

亚健康是指临界于健康以及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患儿已经存在导致疾病的风险因素,尚未达到病理变化表现或疾病诊断的标准。18~54岁人群多出现亚健康的状态,患儿伴或不伴随慢性疾病,生命质量较低。临床研究[1]表明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报告率较高,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措施,减少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发生是保障亚健康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任务。亚健康儿童多未达到疾病的状态,但若不及时进行干预,长期任由其发展,则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生长发育,严重时导致疾病的发生[2]。为探讨亚健康儿童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对亚健康儿童开展临床对比观察,探究“刁氏醒脾法”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6月1日- 2023年11月30日本院收治的150例亚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选择符合亚健康标准临床受试者;②经中医儿科专科医生确诊具有亚健康指标;③年龄为3~6岁。排除标准:①有明确基础疾病者;②近期服用可能造成厌食、恶心、呕吐症状的其他药物者;③有精神疾患、意识不清或无法配合者;④对研究所用中药过敏,无法进行试验者;⑤未按规定接受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⑥依从性较差者;⑦近3个月内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观察中止标准:①不能继续坚持,中途自愿退出者;②不能严格执行方案者。按照数字随机法结合组间性别、年龄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及观察组,每组50人。对照A组女性27人,男性23人;年龄3~6岁,平均年龄4.69±1.62岁。对照B组女性26人,男性24人;年龄3~6岁,平均年龄4.57±1.51岁。观察组女性27人,男性23人;年龄3~6岁,平均年龄4.68±1.47岁。三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A组 采用单纯儿童推拿治疗。推拿操作前评估患儿的皮肤状态,确保皮肤组织无感染、破溃、瘢痕等症状,协助患儿保持仰卧位或者俯卧位,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小儿推拿师采取专业的捏脊、揉腹手法,在进行手卫生后对儿童进行推拿治疗。操作者采用提捏手法,双手于后正中线旁开3寸足太阳膀胱经、后正中线督脉,由骶尾部至枕项部,进行膀胱经、督脉提捏,并顺时针方向揉腹[3]。自试验开始至64周观察周期结束,每周1次,每次膀胱经提捏5次,督脉提捏5次,揉腹10分钟。观察儿童在推拿治疗期间的表现,当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时及时停止。负责具体小儿推拿治疗的操作者必须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独立承担临床治疗3年以上[4]。

1.2.2 对照B组 采用单纯芳香疗法治疗,佩戴刁氏醒脾香囊调整儿童的亚健康体质。香囊内所用药物均为好人堂公司中药精制饮片,包括苏梗3g、藿香3g、草果3g,木香3g,陈皮3g,厚朴3g、白蔻3g。由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中药房统一制成粉剂,过10目筛,装入统一棉质布袋。指导患儿自试验开始至64周观察周期结束佩戴香囊,将其置于患儿前正中线中脘穴高度,自试验开始至64周观察周期结束,每日1次,每次佩戴12小时。中药师必须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

1.2.3 观察组 在对照A组及对照B组基础上采用“刁氏醒脾法”治疗。告知儿童和家属“刁氏醒脾法”治疗的内容以及意义,取得患儿的配合。“刁氏醒脾法”主要包括“刁氏醒脾汤”中药内服、醒脾推拿(捏脊+揉腹)、芳香疗法醒脾香囊三种方法联合治疗。醒脾推拿(捏脊+揉腹),芳香疗法醒脾香囊同对照A组、对照B组。“刁氏醒脾汤”中药药方:苏梗15g、藿香10g、茯苓30g、陈皮3g、焦山楂30g、神曲30g、炒麦芽30g、炒稻芽30g、鸡内金30g、白蔻3g。本研究所用中药均采用好人堂公司中药精制饮片,由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中药房统一熬制。中药汤剂自试验开始至64周观察周期结束,每日3次(8:00,13:00,18:00),每次30ml。

1.3 观察指标

于试验开始当天开始,至64周完成试验后,每8周评估1次,共8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心理状态:采取采用儿童躯体化量表家长版(PCSI评分)评估患儿心理状态,PCSI评分满分为100分,>80分为非危重;71~80分为危重;≤70分为极危重。

(2)亚健康情况:采取MDI健康评估法评估患儿的健康状态。根据被测者的实际检测状况逐项打分,满分为100分,85分为健康状态,70分以下为疾病状态,70~85分即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

(3)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评估儿童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包括生理(PHYS)、心理(PSYCH)、独立性(IND)、社会关系(SOCIL)、环境(ENVIR)和精神/宗教信仰(DOM 6)几个领域,各个领域得分均为正向得分,即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4)临床疗效:结合儿童的亚健康评分、身体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疗效做出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若亚健康评分85分以上、身体指标良好、无不良反应为治疗显效;亚健康评分70~85分、体力降低,适应的能力也减退,精神状态欠佳等为治疗有效;亚健康评分70分以下、人体各个系统生理功能的紊乱、衰退或综合体能下降、精神不振、出现体力透支等表现,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观察例数×100%。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经治疗,对照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对照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0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三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见表1。

2.2 对比三组儿童PCSI评分

治疗前,三组患儿PC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PCSI评分均逐渐升高,并且三组患儿的PCS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PCSI评分最高,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见表2。

2.3 对比三组患儿的MDI评分

治疗后,三组患儿MDI评分均逐渐升高,并且各观察时点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MDI评分最高,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见表3。

2.4 对比三组患儿的WHO-QOL评分

治疗后,三组患儿WHO-QOL评分均逐渐升高,并且各观察时点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WHO-QOL评分最高,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见表4。

3 讨论

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美状态。”儿童的生长发育尚未完全,脏腑较为娇嫩,容易受到外邪侵袭,导致肺系感染疾病及脾系疾病等,小儿阴阳平衡失调,容易导致偏颇体质出现,当儿童的生长环境受到不利影响或喂养状况不符合患儿的生长发育时,会增加儿童亚健康的风险[5]。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的功能关乎人的健康,尤其是小儿脾功能对其生长发育及健康更加重要[6]。儿童亚健康无明显的病理改变,多表现为身心不适,儿童日常活动中出现反映减退、免疫力降低以及活力下降表现,部分儿童身体上会表现为不明部位的疼痛,影响儿童的进食、睡眠以及学习,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会导致心理问题加重,导致病理性改变等问题[7]。传统中医强调治未病的理念,是指在分析患儿体质的基础上,进行辩证干预,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群,借助中医技术进行干预[8]。

“刁氏醒脾汤”为刁本恕主任医师独创处方,由苏梗、藿香、茯苓、陈皮、山楂、麦芽、白蔻等芳香醒脾、健脾除湿药物组成。通过药物作用,使脾胃功能恢复,三焦气机运化正常,气运调畅,临床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气滞所致的厌食、纳差、纳呆等情况,效果甚好。以脏腑辨证为基础,联合采用“刁氏醒脾汤”中药内服、醒脾推拿(捏脊+揉腹)、芳香疗法醒脾香囊对亚健康儿童进行治疗,发挥3种不同治疗手段的各自优势,通过胃肠道、皮肤刺激及鼻腔黏膜3种不同途径同期给药,使脾胃功能“苏醒”,以创造生长发育的“原动力”,并通过醒脾,达到调动全身机体运行,改善各类临床症状,恢复健康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刁氏醒脾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亚健康评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其余两组。由此可见,单纯进行醒脾推拿或芳香疗法醒脾香囊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亚健康状态,“刁氏醒脾汤”中药内服联合上述两种中医治疗技术对儿童亚健康状态有显著改善效果,与单纯进行醒脾推拿或芳香疗法醒脾香囊治疗疗效上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刁氏醒脾法”对改善亚健康儿童的体质以及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刁氏醒脾汤”中药内服、醒脾推拿(捏脊+揉腹),芳香疗法醒脾香囊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4 参考文献

[1] 梁利花,李然,周艳,等.郑州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儿童期虐待经历对其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105-108.

[2] 赵平,王萌,周钰.重灸百会、关元穴联合天灸疗法治疗阳虚质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23,45(1):102-105.

[3] 许维洁.醒脾养儿颗粒联合中医推拿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症状评分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23,42(1):10-11.

[4] 韦晓燕.小儿推拿在儿童亚健康中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11):0292-0293.

[5] 乔丽萍,张培,耿雯雯,等.亚健康中医证型分布的文献研究及系统评价[J].中医药导报,2023,29(7):149-153.

[6] 杨红,李怡静,李欢.“治未病”关于亚健康人群之中开展中医护理指导的作用与价值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11):0179-0182.

[7] 张婷,孙贵香,肖丹,等.从钱乙“脾主困”思想论析调治脾胃对儿童亚健康的防治意义[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4):12-1317.

[8] 宋媛媛.基于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下儿童亚健康体质测评与调理手机APP的建设模式[J].中医儿科杂志,2019,15(4):93-96.

[9] 张铮,万宇,赵鑫雨,等.中医药干预亚健康临床对照研究的文献分析[J].江西中医药,2023,54(3):40-44.

[2023-12-26收稿]

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编号:2021MS353)

作者单位: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