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鹰“美容师”

2024-10-22 00:00:00范晓辉
雷锋·强军号 2024年10期

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械员、一级上士崔军号入伍17年,锻炼成为集车、钳、铆、焊于一身的技术骨干,带出10多名专业技师。请看——

“应急抢修小组,派人到X号机库!”那年年初的一天,空军航空兵某旅一次跨昼夜飞行训练后,机组检查发现飞机蒙皮表面有掉漆的情况。

接到命令的该旅机务大队机械员、一级上士崔军号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进行蒙皮修复。

“别看他个子小、皮肤黑,但动手能力极强、爱研究,是单位的‘小能人’。”机务官兵这样称赞,他是集“车、钳、铆、焊”四大工种于一身的技术骨干。

不到10分钟,勘察面积、情况评估、确定方案、准备材料等工作接连有序展开。为不影响第二天飞行训练,崔军号带着两个徒弟铆在战机上,从下午开工至第二天凌晨,连续奋战10个小时,终于完成抢修任务。天已微亮,崔军号让两个徒弟回宿舍休息,自己却返回办公室,撰写蒙皮修复的心得体会。

从事战机结构表面涂层修复之前,崔军号是该旅修理厂机加车间的一名铆工技师。由于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强,他把车间里的其他工种都学会了。

崔军号并非天生修理飞机的料。2007年4月,刚到修理厂那会儿,他像上满劲儿的发条,不知疲倦地学习、工作,一边向各个专业小组长请教,一边详细记录工作要点,很快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此后,他在修理厂一干就是10年,成为“技术大拿”。

该旅常年在某机场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由于海上训练课目多、飞行时间长,加上高温、高湿、高盐、高紫外线等恶劣环境,导致飞机结构表面涂层掉漆严重、螺钉锈蚀、结构缝隙开裂,严重影响飞行训练安全。

2016年年初,大队领导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相关专业,他们从机务官兵中选拔,挖掘有这方面特长的人才。

闻此消息,修理厂铆工技师崔军号向时任厂长冯立梁毛遂自荐:“我想去试一下!”“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隔行如隔山嘞。”冯厂长善意提醒。修复战机蒙皮和部附件涂层,绝不是喷喷漆、涂涂油那么简单,因为战机上很多部位都是复合材料,修复起来非常复杂,稍不注意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伤。此外,战机结构表面涂层修复所用的油漆、稀释剂、化学试剂等材料对人体也有很大危害,一般人都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

“我不怕,要干就干出来个样儿!”崔军号凭着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决心拿下战机结构表面涂层损伤修复这个“拦路虎”。平日里,他一边研究战机容易发生表面涂层损伤的部位和修复办法,一边学习专业书籍,主动向厂所院校专家教授请教,有时候电话一打就是几十分钟。针对结构表面涂层材料对身体有害的情况,他结合平时工作经验,向单位申请购买防护服、防毒面罩和医用胶手套,做好全方位防护。

那段时间,他每天泡在工作间,研究材料、练喷漆和修复工艺,防护服换了好几套,面罩用坏了好几个。经过无数次试验,崔军号在战机结构表面涂层修复工艺水平方面大幅提升,每年可完成200多项战机结构表面涂层修复工作。

近年来,根据工作经验和体会,崔军号组织编写了某型战机结构表面涂层修复工艺参考资料,制定了战机结构表面涂层检查工作卡片,规范并优化了战机结构表面涂层防护与修复工作流程等,成为兄弟单位在表面涂层修复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他还自主研制了某型战机结构表面涂层应急修复车,可容纳所有需要携带的工具、结构表面涂层修复材料等,在上级组织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战机和地面设备的某些部位表面涂层脱落、锈蚀严重,再不修复可能危及飞行安全。”2020年盛夏的一天,正在某机场驻训的机务中队队长王潮佳向大队领导报告。

“收拾设备,立即出发!”崔军号受命出征。远离本场修复飞机,不仅没有专业修理车间,而且人手少,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崔军号顿感压力山大。

“必须抓住训练间隙,把所有战机和装备表面涂层脱落问题修复完毕。”他吃饭舍不得离开机库,累了就躺在长凳上眯一会儿。就这样,崔军号在驻训机场一待就是两个多月。他顶烈日、战酷暑,打磨、除锈、补腻子、喷漆,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贴身衣服能拧出水来。苦尽甘来,他修复的战机均获得赞誉。

“把战机修复完好,不影响飞行训练,就是为战斗力作贡献!”他常对徒弟说,你多付出一点、我多付出一点,日积月累,我们离实现目标就更近一点。

崔军号入伍17年来,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8次获得旅嘉奖,6次被评为旅优秀士兵,参加上级组织的飞机战伤修复技能比武屡创佳绩。作为战机结构表面涂层损伤应急抢修技术骨干,崔军号多次受邀赴友邻单位进行飞机结构表面涂层防护和修复的授课,带出的10余名徒弟成为专业技师。

(责任编辑:潘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