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繁重的多样化军事任务,青年官兵应如何赓续老英模红色基因,在新的征程上担当作为?当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日渐临近,青年官兵应怎样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自觉担负起奋斗强军的如山重任,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新贡献?前不久,北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结合全军正在开展的“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邀请“八·六”海战战斗英雄麦贤得、王瑞昌,抗美援朝老战士潘宏中等4位老英模进行现场和视频对话,畅谈英雄战斗历程、永葆革命本色,进一步激发官兵赓续英模血脉、矢志岗位建功的热情。
对话抗美援朝老战士潘宏中——
在体悟战火中燃烧奋斗激情
“敌机就在头顶飞过,炮弹就在脚边爆炸,那时负伤一次,组织上发10元钱补贴……”当一位耄耋老人落座舞台中央的沙发,70多年前朝鲜战场那战火纷飞的场景扑面而来。92岁高龄的志愿军老英雄潘宏中,18岁时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朝鲜战场英勇战斗6年后回到祖国。
“在您得知即将奔赴朝鲜战场时,您第一个想法是什么?思想经历了哪些转变?”“在炮火连天的异国他乡,第一次参加战斗时您害怕吗?”“您认为在那次战争中,我们的制胜密码是什么?”……随着主持人的提问,潘宏中仿佛回到了那段炮火硝烟的岁月。他深情讲述了波澜壮阔的战斗历程,真挚的话语让官兵感同身受,大家眼神专注、静心聆听。考虑到老英雄的身体状况,原本计划只讲15分钟,但老前辈的动情讲述和现场的热烈掌声使对话延长到半个多小时。
“在那艰难岁月里,前辈们为国出征、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为我们立起了标杆,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2023年被评为“四有”优秀军士的张掖舰军士刘海生表示,要以老英雄为榜样,续写新时代荣光。
“立国之战永载史册,和平生活当倍加珍惜,你们这代人同样有着奋斗的担当!”潘老一席话如重锤响鼓,震撼官兵的心灵。老英雄告诫青年官兵:“一定要加强练兵备战,勇敢担负起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神圣使命!”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临近交流尾声,潘老离场时婉拒了主持人的搀扶。步履有些蹒跚的他,踏出了标准的“齐步”,唱响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全场为之沸腾,官兵们自发起立,掌声雷动。
抗美援朝战争,是用血肉筑起的精神堡垒,是一代人用舍生忘死的奋斗精神所铸就的英雄赞歌。“与革命老英雄面对面交流互动,我们有信心担负起奋斗强军的崇高使命。”一场大讨论深情回顾峥嵘岁月,一次对话会燃起奋斗强军激情。该支队领导介绍:“在全军组织‘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背景下,支队邀请老英雄对话青年官兵,是激励支队官兵砥砺奋进、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强军实践的有效举措。”
近年来,该支队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赓续传承红色血脉,锤炼部队作战能力,长时间、多方向、大范围履行使命职责,先后圆满完成多项重大军事任务。征途如歌,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心向党、一切为战”的铮铮誓言。
对话“八·六”海战战斗英雄麦贤得、王瑞昌——
在回顾战史中凝聚强军意志
“战友们,希望你们‘一心向党、一切为战’,为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贡献青春和力量!”当“八一勋章”获得者、“人民英雄”麦贤得的寄语视频点亮大屏幕时,活动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此次新老兵对话会,麦贤得作为“八·六”海战战斗英雄,以视频的方式作客支队,这是他第二次与支队官兵进行亲切互动。3年前,麦老与支队官兵结下不解之缘。2021年初夏时节,乌海舰官兵在学习麦贤得英雄事迹后,自发地联名给麦老英雄寄出一封信,很快获得了麦老的回信及“海上尖刀”题字墨宝。从此,麦老的谆谆教诲成为支队官兵的“精神火炬”,引领新时代官兵砥砺奋进。而“八·六”海战“小艇打大舰”的传奇战例,也成为支队官兵练兵备战中争相研究的范例。
“八·六”海战另一位战斗英雄——某基地原副司令员、“一等功臣”王瑞昌也受邀参与此次对话会。由于身体原因,王瑞昌无法亲临现场,但他在病房中为支队官兵录下了采访视频,还原了“八·六”海战中的战斗细节。
“我和吴广潍艇长并排坐在指挥台上,突然感到脸上一热,原来是吴广潍艇长头部负伤,热血喷溅到我身上、脸上,最后吴艇长壮烈牺牲;后炮炮长姜宜资腰部负伤无法活动,他就找个带子把自己绑在炮位上继续指挥战斗……”聆听老英雄王瑞昌的真情讲述,台下官兵无不动容,为革命英烈们牺牲奉献的精神所深深震撼。
“军人生来为战胜!让参战老英雄为青年官兵现身说法,就是进一步激发官兵敢于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屈服的血性胆魄!”支队领导如是说。
听完前辈们的讲述,支队某战舰下士陈修霖作为青年官兵代表走上舞台发言,他说:“革命前辈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小艇打大舰’的辉煌战果,就在于他们敢战、能战、善战。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们要苦练杀敌本领,磨砺胜战尖刀。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敢于出击,战胜一切来犯之敌!”他充满激情的发言,引发了官兵心灵共鸣。
对话见义勇为退役老水兵孙开疆——
在坚守初心中永葆奋斗本色
“您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啊!就是当代的活雷锋啊!”视频中,海滩上一名而立之年的男子泣不成声。他穿过聚集的人群,向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先生叩首感谢……就在几分钟前,这位老先生冒着生命危险与海浪抗争,救出一名被大浪卷进深水区的女童。
2019年,时年73岁的孙开疆因“勇救落水女童”的壮举被评为“烟台好人”。事迹被多家媒体宣传后,人们发现这位老先生还有另一个身份——退役老水兵。
“既然穿过一回军装,遇到危难的事,我一定得冲上去!”在该支队新老兵对话会现场,孙开疆讲述了救人经过。而他舍己救人的壮举,深深感染了青年官兵,他们凝神静听孙老的故事,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1968年,孙开疆入伍来到一艘老式猎潜艇机电部门服役。4年后,他因在训练中腰部受伤,依依不舍地离开部队。这段军旅时光虽然短暂,但在孙开疆心中烙下了光荣的印记。如今,回到曾经服役的“第二故乡”,看到当年停靠猎潜艇的军港码头早已泊满大型驱护战舰,老人在为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点赞的同时,不禁对当年装备落后生出一番感慨。
“那个时候苦啊!大家说‘上艇不上猎潜艇、当兵不当机电兵’,我这两样都占了。几百吨的猎潜艇,大家蹲在甲板上吃饭,出海遇到5级风浪就晕船呕吐,令人苦不堪言;携带淡水量有限,官兵无法洗澡,而机电兵值班时更是艰苦,机舱里阴暗潮湿、噪声很大。但是,官兵们从不喊苦喊累,每个人的工作干劲十足……”
孙开疆的讲述,让官兵们切身体会到老一辈舰艇兵战风斗浪的精神风貌。主持人郑一男把海军老前辈的奋斗本色与当前部分官兵的精神状态作了一番对比,令在场一些同志羞愧地低下了头。
支队党委调研发现,个别官兵面对繁重的战备任务,对“奋斗强军”的认识有所偏差,滋生了“奋斗就是为了个人利益”“奋斗不过是一句口号”等错误观念。此次与老英模进行现场对话,孙开疆用奋不顾身的英雄情怀和坚守初心的奋斗本色,净化了每一名官兵的思想和灵魂。
“正是有像孙开疆老前辈几代官兵的接续开拓进取、奋发拼搏,海军现代化建设才有了雄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作为新时代官兵,我们必须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瞄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勇毅前行!” 在观众互动环节,机电兵张子鹏动情地说道。
活动结束后,孙开疆受邀登上支队新型主战舰艇,回到了熟悉的战位,看到了先进的军事装备,并向官兵们了解新型装备的用途和操作方法。抚今追昔,望着眼前朝气蓬勃的年轻“后浪”,老人的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睛里闪着深情的泪花……
(责任编辑:刘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