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驻齐鲁某训练场战车疾驰,硝烟弥漫,一场红蓝对抗演练激战正酣。担负突击夺要任务的陆军第80集团军某旅“红五连”官兵,在火力分队掩护下,向“敌”阵地发起冲锋。面对蛇腹型铁丝网和混合雷场组成的多重工事,官兵们发扬“闻战则喜、所向披靡”的铁血连魂,采取快速突进战术手段,一举将“敌”防御阵地撕开缺口。
“不愧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久经战火洗礼的红军连队!”走下演练场,旅领导赞叹:“红五连”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第2师机炮连,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战火洗礼,被上级授予“战斗勇敢”“战斗模范”“全面模范连”等荣誉称号。
步入新时代,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这支能征善战、底蕴厚重的红军连队转型向强、换羽新飞?近日,笔者走进“红五连”,探寻其扬帆新征程、实现新跨越的成功奥秘。
赓续血脉,铸魂育人写忠诚
“1943年,日寇对我江苏涟水地区进行疯狂大扫荡,革命先辈面对敌炮火硝烟,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战斗至弹尽粮绝困境,与众敌展开肉搏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这面‘精忠排’战旗……”前不久,在“红五连”荣誉室,一场连史故事会如期进行,红色宣讲员程德怀与下连新战友分享红色故事,引发思想共鸣。
“革命战争年代,先辈们不畏强敌、浴血奋战,一次次将战旗插在胜利的高地上。作为红军传人,我一定要赓续红色血脉、锤炼过硬本领,争当新时代的打赢先锋!”刚分到“精忠排”的新兵张孝军心潮澎湃,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段话。
该连官兵不会忘记那段光荣历史。1948年1月,闻家台歼灭战打响,作为先头部队,连队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从彰武向闻家台地区挺进。纵深战斗中,面对敌人的数次疯狂反扑,全连官兵不怕牺牲,奋力抗击工事内之敌。一时间,碉楼周围尘土飞扬,敌人被打得四处逃散。最终,连队俘获敌新五军1000余人,缴获大量轻重武器。战后,因战斗表现英勇,东北人民解放军第2纵队5师授予连队“战斗勇敢”锦旗。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连队历史厚重、战功卓著,必须把红色血脉赓续好、传承好、发扬好。”连队政治指导员崔健介绍,今年以来,他们广泛开展“学连史、铸忠诚、当先锋”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处处学英雄、时时当先锋的氛围,引导官兵将红色基因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精武强能的实际行动。
90多年来,连队坚持用光荣传统凝心聚魂、建连育人,积淀形成了“闻战则喜、所向披靡”的连魂精神,虽历经17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但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战争形态怎样演变,历代“红五连”官兵始终把忠诚基因刻进骨子里、融入血脉中。每逢新兵入连、新干部到任,第一站是连队荣誉室、第一首歌唱的是连歌、第一堂课讲的是连队光荣传统;每逢执行重大演习演训任务前,官兵们面向“战斗勇敢”战旗庄严宣誓;他们还用战斗英雄命名班排、将荣誉战旗悬挂走廊、把战史战例汇编成册,激励官兵赓续优良传统、矢志备战打赢。
荣誉在战斗中铸就,精神在奋进中凝聚。那年,驻地周边突发重大山火,全连官兵听令快速出动,奔赴灭火一线。他们发扬连续作战、不畏牺牲的战斗作风,奋战4天3夜,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枕戈待旦,时刻准备上战场
“装备车场南门遇袭,按1号方案出动……”2024年5月初的一天,渤海湾畔,夜色正浓。急促的警报声打破深夜的宁静,一场突发情况应急处置演练随即打响。
“防暴组前出,火力组请领弹药……”夜色中,担负应急处突任务的“红五连”官兵闻令而动,快速穿戴装具、请领武器,进入战斗状态。演练现场,多枚燃烧瓶飞越阻拦墙,散发出点点火光。连长李金泽带领应急分队齐装满员冲向任务地点,沉着指挥各要素迅即展开行动,成功制服“不法分子”。
“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战而不备。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连长李金泽告诉笔者,战争没有预演,备战永不松懈,连队常态保持“衣着装具放枕边”“防暴器材放脚边”“身份卡片随身带”等战备习惯,每周不定期组织战备拉动演练,动态更新应急行动方案预案、补充完善物资器材,让备战的“扳机”在官兵头脑中时刻在线,确保遇有情况迅速到位、高效处置。
走进“红五连”学习室,城镇攻防研究小组成员正围绕城镇作战街巷纵横、建筑物密集等特点,研战法、编教案,气氛严肃认真,讨论热烈。刚在兵棋推演集训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排长孙大禄是这个小组“牵头人”。他定期组织官兵从一次经典战例到一个作战场景,从一种战法打法到一个战术运用,共同研练打赢招法。“城镇攻防成为未来的主要作战样式,我们只有跟上时代步伐,加紧研战谋战,才能制胜疆场……”正在查阅最新战例战法的孙大禄告诉笔者,决胜未来战场,一刻也等不得、慢不得。
眼睛里有敌情,肩膀上有责任。前不久,在上级组织的一场实战背景下的远程投送考核中,全连官兵密切配合,出色完成摩托化机动、装载航渡等课目演练,实战本领得到有效锤炼。
向战转型,砥砺前行谋打赢
铁甲轰鸣,尘土飞扬,一场装甲步兵连进攻战斗演练激战正酣。面对接踵而至的“敌情”,“红五连”连长李金泽带领官兵见招拆招,灵活运用战术战法,对“敌”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新体制下,以往‘一招鲜吃遍天’的招数已经没有市场了!”走下演训场,二级上士李秉徽告诉笔者,他把班内成员暴露的新战法不适应、配合不紧密等问题拎出来,进行强化训练。李秉徽担任班长9年,作为体制编制改革的亲历者,他深知不钻研、不创新,就蹚不出新型装甲步兵作战力量建设的新路。
该连从传统步兵连转型为装甲步兵连,从步兵到装甲步兵,多出的“装甲”两个字犹如一座大山,横亘在李秉徽面前。那天晚上,李秉徽把9年的经验“归零”,带领全班以初学者的心态向战转型。为尽快提升专业技能,李秉徽给全班制定了一份“加练”计划表:每天清晨早起1小时,反复背记知识要点;周末休息时间,加班练习专业操作。
正是凭借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不到1个月,全班人员技战术水平提升了一大截,并在当年的班战术考核中拔得头筹。
转型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2023年,连队主战装备全面更新换代,信息化集成化程度更高。如何让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成为连党支部一班人的头等大事。
“在‘红五连’,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练兵备战一刻也等不得、缓不得,必须加速前进!”面对无经验可循、无教案可学的现状,政治指导员崔健把全连官兵集合在战旗下,带领大家重温光辉战史,立下“军令状”。
全连官兵众志成城,相继成立专业理论研究、装备操作研究、战术技能研究等多个攻关小组。白天铆在战车里学操作、练技能,晚上扎在资料堆里学理论、研战法,遇有技术难题就虚心向院校教授、兵工厂专家请教。他们探索交叉滚动升级训法、研究制作辅助训练器材,使新装备战斗力生成驶入“快车道”。
“装备升级了,知识也要跟着扩容。绝不能身子坐进了步战车,脑袋却还停在‘铁脚板’!”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官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旅战斗力生成考核中初战告捷,通信、驾驶、射击三大专业考核成绩均名列前茅。
奋斗不止,敢打必胜锻精兵
“青春由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我们唯有脚踏实地、拼搏奋斗,方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前不久,在该连组织的“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交流会,上等兵路满结合自己成长经历分享感悟体会,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刚入伍时,路满是新兵中出了名的“滑头”。毕业于体育专业的他,第一次考核摸底便取得同年兵第一名,自感军事素质全面,以至于日常训练不用心,对班长骨干的批评教育不以为然。在一次阶段性考核中,他总评成绩排到了后面,一下子慌了神儿。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努力奋斗才能赢得未来……”那天晚点名后,班长的一番话让路满如梦初醒。从此,他重整旗鼓,在新兵结业考核中名列前茅。下连后,他劲头不减,处处站排头、争第一,上等兵当上副班长,成为官兵心目中的“奋斗达人”。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追梦者的远征,我们要以真抓实干、知难而进的奋斗姿态追逐强军梦想、书写强军故事!”政治指导员崔健介绍,针对部分官兵存在奋斗意识不强、战斗精神弱化等问题,他们发挥精武标兵引领作用,开展“迷彩青春、奋斗足迹”故事分享会,汲取精神滋养;发动官兵把个人阶段性奋斗目标装入“时光胶囊”,提振官兵干事创业的热情;围绕身处伟大时代“奋斗为什么”“奋斗缺什么”“奋斗靠什么”等话题组织讨论,让官兵在思想交锋中找差距、明方向。
前不久,上级组织军事训练监察考核,全连官兵头顶烈日,铆着劲、咬着牙练基础体能、强专业技能,脸庞变黑了、身体变瘦了、手心老茧变硬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下士程扬右膝盖交叉韧带旧伤复发,每天训练结束后,需要用冰袋冷敷。武装三公里考核过程中,程扬迈开大步跟住队伍,最后一公里冲刺时,他的右膝韧带突然猛地一抽,一种难以忍受的刺痛感瞬间袭来。然而,他咬紧牙关、强忍疼痛,在战友们阵阵呐喊中冲过终点。
2024年9月,营里组织军事训练量化比武,伤愈归来的程扬斗志昂扬,一举夺得总评成绩第一名佳绩,荣立战备训练三等功。
透过一个个转型冲锋的身影,笔者真切感受到这支红军连队官兵身上洋溢着不懈奋斗、永远奋斗的精气神。“我们已经坐上新时代的巨轮,必定能驶往更远的远方。”新挑战新作为,新征程新贡献。“红五连”官兵表示,使命在肩,征途如虹,他们将勇毅前行、奋力奔跑,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刘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