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不可言说”的命运

2024-10-21 00:00:00谷立立
检察风云 2024年15期
关键词:阿莉乌拉言说

“慢散文”小说《三部曲》:拥有极简又致密的叙述,潮涌和爆裂的情感(图文无关)
书名《三部曲》作者 约恩·福瑟【挪威】译者"李澍波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们应该怎样描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挪威剧作家、小说家约恩·福瑟?他的身份如此多元,似乎很难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来概括。还好,福瑟的答案很明确。“谁是约恩·福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审视,约恩·福瑟其人都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他既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公众人物和写作者。”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朴实的话语当成福瑟的自谦。因为无论他写了什么,又取得了多少成就,他骨子里仍然是一个普通人,最沉迷的与最忠实的不是别的而是生活。

现在生活开始了

没错,生活。这大约是所有作家穷尽一生之力想要完成的终极计划。福瑟也不例外。在他的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无眠》中,就有这样一段描述:一对年轻情侣初到异乡,却莫名其妙地陷入了困境。女孩阿莉达还记得她与情人阿斯勒初次见面的情形。那是在一次婚礼上,阿斯勒正在演奏小提琴。阿莉达从他的乐声中听到了在她年幼时就失踪了的爸爸阿斯拉克的歌声。于是,当她下定决心离开故乡杜尔基亚村,跟着阿斯勒外出闯荡,她语气坚定地告诉自己,“现在生活开始了”。阿斯勒的回答则是,“现在我们驶入生活”。

这是一个暮秋的晚上,阿莉达躺在穿越峡湾的船上,兴奋得“听到海来了,海走了,月亮闪耀而这夜就如奇妙的白昼一般,而这船漂啊漂啊漂向前方,向南,沿着陆地”。这样的场景很美,但在《三部曲》中却并不多见。似乎是要复原高纬度地区漫长而又难熬的寒夜,福瑟将他的故事设置在湿淋淋的雨天。它是如此荒凉,对应着阿斯勒与阿莉达更为荒凉的人生。没过多久,这对年轻人来到了比约格文。这是彼时挪威最大的城市。但城市的繁华与他们却没有太多关联。除了两捆沉甸甸的行李、一把小提琴,他们什么都没有,更别说要开启幸福的“生活”。

为了还原生活的本质

因为恰恰就是在“到处都是房子和人”的比约格文,他们第一次尝到被排斥、被孤立的滋味。阿莉达怀有身孕,即将分娩,却始终找不到落脚之地。一时之间,似乎整个城市、整条街道都不约而同地关上了门,没有谁愿意接纳来历不明的他们。而在经历了太多次碰壁之后,阿莉达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她相信,所有的不公皆源于财富分配的不均:“有的人拥有很多东西而有人没有”;偏偏,“那些拥有财产的人可以左右那些没有财产的人”。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将福瑟的写作与易卜生的剧作画上等号。毕竟,易卜生写的是现实,福瑟完成的是想象。就像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所说的那样,福瑟始终在“用极具创新意识的戏剧和散文让不可言说的事物发声”。什么是“不可言说的事物”?简单来说,就是生活。因为“生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不可言说的,只能被写出”。因此,为了还原生活的本质,福瑟放弃了传统的故事讲述。相反,他就像技艺精湛的印象派画家,总是以简约的文字捕捉人物转瞬即逝的神情,由此折射出他们的命运。

言说“不可言说”的命运

毫无疑问,这种命运是“不可言说”的。就像阿斯勒。仿佛陷入了永劫不复的命运魔咒,他和他的父亲、祖父一样都是小提琴手。尽管他们的琴声很美,美得常常让人忘了生存的艰难,令人陶醉在“那像天一样高,像天一样宽广”的乐声中,体验到极致的幸福,但幸福从未真正降临到他们身上。很多时候,小提琴手的命运是致命的:他们祖祖辈辈、世代相传,延续着相似的人生。可他们似乎又什么都没有,“没有世俗之物,唯一的就是这把小提琴以及他自己和小提琴手的命运”;他们总是离开,离开深爱的人,离开他们自己,总是把自己献给其他人,永远不能完整地属于自己,总是在努力让别人完整。

终于,在屡屡被拒之后,阿斯勒带着阿莉达闯进了一户人家,并在这里生下了儿子西格瓦尔。到了第二部《乌拉夫的梦》里,时间已经过了好几年。此时,为了摆脱命运的怪圈,阿斯勒改名换姓,成了乌拉夫。在离开比约格文之前,他卖掉了父亲留给他的提琴。之后,他独自返回城里,想要为妻子奥斯塔(阿莉达的新名字)买一只“用最橙黄的金子和最湛蓝的蓝珍珠”做的手镯。但他并不知道,就在他离开住处不久,他就被人盯上了。一个老头子固执地认为乌拉夫亲手杀害了原本居住在这里的老太太。

现在我们驶入命运

到了这里,小说似乎即将进入旷日持久的审判。但福瑟并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在他笔下,一切都是静默的,仿佛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悄悄地落下了帷幕。甚至,他没有动用大量笔墨去推演凶杀的全过程,只是借由阿莉达的匆匆一瞥,快速地完成了他的讲述。“她(阿莉达)看到阿斯勒站在门厅里捂住了老太太的嘴,然后阿斯勒带上了门。于是,阿莉达在桌子下面伸开了腿,她重重地呼吸了好几次……”不幸的是,乌拉夫终究还是被捕了。他被判犯有重罪,并被送上了绞刑架。很难说,这究竟是不是福瑟版本的《罪与罚》。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福瑟从来没有远离他创作的主旨:追溯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而展开他对小人物命运的探究。

可以肯定的是,命运并没有就此停止它对阿斯勒一家的蹂躏。在他死后,阿莉达带着西格瓦尔回到家乡。在第三部《疲倦》中,长大成人的西格瓦尔从陌生人手中买了一把二手小提琴,开始了他的演奏生涯。这就像命运的轮回,循环往复,没有终点。它提醒我们,人不仅会带着沉重的罪愆生活下去,更无法与命运相互抗衡。回到《无眠》的开篇,当阿莉达决定与阿斯勒厮守终生,阿斯勒告诉她,“现在我们驶入生活”。但其实,他们“驶入”的哪里只是生活,还包括彼此相互交缠的命运。或许,这就是福瑟创作《三部曲》的题中之义了。

编辑:黄灵" " yeshzhwu@foxmail.com

新书速递

《南来北往》"高满堂 李洲" "著作家出版社

随着电视剧《南来北往》的收视率创下央视近年来爆款剧的播出新纪录,作家高满堂携手李洲首次创作的公安题材作品也于今年正式出版。故事讲述的是,1978年铁路刑警马魁沉冤昭雪,迎来了他人生的又一个春天。他同刚入职的徒弟(乘警汪新)从相互嫌弃、误解不断到携手破案,演绎了一段诙谐幽默又感人至深的师徒情谊。在行驶的列车上,来来往往的旅客都有着各自的故事。剧中,这列横贯40年的火车如同穿越了时光隧道,给读者带来的绝不只是几代人的回忆,更多的是时代变革、人生百态……

——蓝晓宇

猜你喜欢
阿莉乌拉言说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鸟巢里的怪事
好孩子画报(2022年3期)2022-03-28 17:18:14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阿来研究(2021年2期)2022-01-18 05:36:12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阿来研究(2021年2期)2022-01-18 05:36:10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学生天地(2018年25期)2018-10-22 05:31:02
打牲乌拉的贡品文化
兰台内外(2017年6期)2017-05-30 06:46:31
甜甜的乌拉
启蒙(3-7岁)(2016年5期)2016-06-13 08:19:13
那尼!怎么就开学了
言说他者还是言说自我——从波伏瓦在中国译介中的一场论争谈起
醉了说不得
故事会(2006年15期)2006-01-13 03: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