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学校里与家庭中均表现得乖巧、听话,且成绩突出;离开老师、家长的视线,他却成了一个顽劣的孩子,只因自己的自行车曾经被盗便多次实施盗窃以作发泄……
两种截然不同的模样在男孩小宇身上交替呈现,令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办案组的检察官无比揪心。根据案发后双方谅解协议及刑法规定,检察机关最终对小宇作出不起诉决定,但专业的帮教监护必不可少。然而,小宇的异地求学计划让这场帮教困难重重。主动作为,立破并举,最终,检察官延伸未成年人检察保护工作触角,协同多方力量,异地实施精准帮教。一颗“护未”之心,如皎皎明月,跨越江河,照亮了男孩的心灵。
2023年5月,上海市青浦区公安机关接到一任姓男子报警,称自己的自行车被盗。经了解,任先生将自行车于前一天傍晚停放在居民楼下,未上锁后离开,第二天早上准备使用时却发现自行车已消失不见。
调查监控录像后,警方很快发现,一名年仅17岁的男孩存在重大作案嫌疑。5月13日上午10点,民警在男孩家中将其抓获。
男孩名叫小宇,2005年出生,当看到民警出现在家中时,感到既惶恐又迷茫。他很快坦白交代,在2023年初,自己心爱的自行车被人盗窃遗失,心中一直愤愤不平。3月的一天,他发现一辆自行车与自己丢失的那辆极为相似,且没有上锁,随意放置在某小区内。一个突然冒出的邪恶念头控制了他的大脑,于是,他将自行车擅自推走。
之后的两天内,他骑着自行车四处溜达,很快失去了兴趣,就将车随意放置在小区内的某个僻静角落。2023年4月和5月,他又分别窃走两辆同款自行车。经评估,小宇盗窃的三辆自行车价值共计人民币4500余元。
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办案组检察官看着小宇悔恨的面庞,听他焦急地说着:“我一开始真的不知道这是犯法,觉得自己并不是为了获利,只是为了发泄情绪,但后来也知道了这种行为就是盗窃。我知道错了。”
在与小宇的父母进行深入沟通后,检察官了解到,小宇日常无不良嗜好,在校期间成绩非常优异,此时已经获得异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日就将启程深造。除了这次的事件,他此前从未做过其他违法犯罪的事情。经过初步的普法教育,小宇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思想的不成熟和行为的不道德。
由于失窃的自行车均陆续在小宇小区内找到,小宇和父母也都态度诚恳且愿意就此事作出赔偿,几名被害人均表示愿意和解:“孩子不大,又是初犯,好好教育能改过自新。”2023年9月6日,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小宇作出不起诉决定。
虽决定不起诉,但小宇的行为仍需帮教指导,其监护人也存在较多管教监护问题。就在检察官着手准备帮教方案时,小宇怯怯提出,他急需办理入学手续,若按正常流程运转,极有可能会影响他按时入学报到。
经研判,检察官认为,对未成年人进行帮教至关重要,但其受教育的权利不容侵犯,而且接受教育也能够促进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的进步。于是,2023年9月8日,未成年人办案组检察官与公安机关沟通协商,研讨小宇入学问题。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加快流程运转,毫不松懈地开展帮教工作,不耽误小宇在最后期限前完成所有入学手续。
首先是针对小宇的家庭,检察官决定以“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不公开听证”的模式进行指引,以这起案例为契机,推动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背后家庭监护不力的问题。在接受检察官及相关教育单位普法沟通并详细阅读由青浦区人民检察院编制的《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后,小宇的父母对自己忙于工作而疏于关心管教儿子的做法感到后悔,并对检察官的协助表示衷心感谢:“我们会认真学习,即便小宇去了学校,也会时常对他进行教导。谢谢检察官!”
仅靠家庭的力量还不够,社会协同才能提高帮教实效。为深化帮教监督效果,检察官一方面联动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与小宇签署《观护帮教协议》,以此形成合力,为小宇的思想提高、行为约束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的基础;另一方面与小宇所在社区进行协商,在该地开展自行车摆放管理公益活动——以该社区自行车停车点为志愿服务区,与小宇一同身穿志愿者马甲,将散落的自行车移至停车区域,并指导附近居民依规有序停车。通过切身的志愿服务活动,小宇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此前行为的不当之处,促进了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双向提升。
日子匆匆过去,小宇赴学的日子终于到来。为了让精准帮教不受异地求学的阻挠,检察官早已根据个案需求制定了针对性的帮教方案,并利用技术软件,架起一座渗透司法理论、传递司法温情的桥梁。
暑去秋来,对小宇的帮助持续稳定推进。检察官利用小宇下课或周末休息时间与其电话沟通,了解其心理变化。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小宇在慢慢地发生改变。一开始,面对检察官的关心,他紧张、胆怯;可后来,在检察官的细心引导和父母的真诚交流下,他不再害怕,反而变得活泼开朗。远程视频的屏幕虽小,但小宇眼神中闪烁的光彩无法阻挡。渐渐地,小宇与检察官的对话多了起来,甚至偶尔聊起在校的有趣瞬间和生活感悟。
线下,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也坚持将检察履职与社会治理一体化。
首先,检察官着眼于小宇与其父母所在的社区。经与公安机关交流后,检察官了解到,该地区盗窃案件较为多发,实地走访调查后,检察官也发现,该社区及周边范围内非机动车辆管理并不严格,公共设施的维护和日常安全监管巡查均有不到位的地方。于是,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于2023年9月4日向小区物业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议中强调,要加大监管巡查力度,强化工作人员培训管理,杜绝盗窃等事件再度发生,为社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9月21日,小区物业回复检察院,表示将全部采纳检察机关意见,提高自身工作管理能力。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我们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政法机关,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远比想象的重大。”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办案组负责人林丽娟如是说。
在办理小宇案件的过程中,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以青木护未团队为中心,连夜电话沟通、查阅大量卷宗,并以实地走访、教育感化等方式,始终将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尺度”与未成年人保护的“温度”以及协同社会力量的“密度”相结合。此外,林丽娟也表示:“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应当有落实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态度’。立足区域实际和我们的本职工作,主动作为、向前一步、立破并举,方能实现未保工作的特殊性和价值性。”
其次,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不断探索未成年人帮教新路径,形成了实践性文章《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化帮教体系完善路径研究——主要基于S市Q区检察院的地方性实践》,并成功入选了2023年度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工作智库课题。今年4月,青吴嘉三地检察机关就具体观护帮教工作会签署工作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示范区未成年人检察社会体系建设,推动形成了帮教的强大合力。
小宇事件发生之后不久,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收到了一封来自小宇的感谢信。信上的字迹略显稚嫩却句句真挚,字里行间透露的忏悔与感激之情令承办检察官无比感动。或许正是这些被挽救的孩子走上正途后的真情回望,令检察官们无悔自己的付出,从而更加坚定地行走在提升未成年人检察监督水平、全面构筑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网络的道路上。
编辑:张钰梅 zhangclaire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