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要求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高校要在技术上实现系统化整体推进,在组织上实现协同化精准协作,在运作中实现双向驱动型供给,正确认知并妥善处理技术逻辑与教育逻辑之间的关系。文章在分析相关案例的基础上,设计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六个维度的课程建设框架,以及“事、思、识、实”四个方面的内容体系,在分析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可能面临的困境后,分别从教育主体、过程、载体、效果等方面提出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共识,打造虚实融合的育人生态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思政;产教融合;数字技术;课程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颠覆性的变革,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内容的创新。面对数字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如何继承与发扬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并且利用技术优势创新教育方式,这是高校在智媒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绕不开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高校推进数字思政有助于优化教育教学决策,构建智慧化的育人体系。同时,在思政课教学中,高校须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着眼于课堂,还要深入社会实践,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实现全程育人,确保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2]。
产教融合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的深度融合,使思政课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3]。基于此,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中,教师应利用数字技术高效整合思政教育资源,着眼于现实空间、虚拟空间的深度融合和自由转换,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思政课教学,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拓展数字思政教学资源的应用场景,落实思政课育人目标。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提供的内容、开展的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实践路径,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变革,让学生在“视听触”的虚拟仿真环境中体验课程内容。
一、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理论体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成为教师在新时代做好思政课改革工作的必然选择,这有利于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生动化、形象化和趣味化。高校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理论体系,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等多项内容。
(一)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系统架构
产教融合使思政课教学阵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数字技术创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学习模式和评价体系,通过对二者的有效运用,高校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系统架构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等六个维度。
1.教学目标
第一,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能应用这些知识分析社会问题,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二,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在实践中能够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不断提升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将思政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能力。第三,学生能够自觉承继并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持续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宏伟事业的使命感、自觉性及创造力,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中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职业道德与规范。
2.教学内容
高校通过产教融合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契合并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中,教师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为首要目标,构建完善的数字教育实训体系,完成教学内容的转换以及教学场域的迁移。教师应通过应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与学生发展实际相结合,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教学方法
第一,教师在智慧教育平台上应用数字技术精准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实际情况,运用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高校通过应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多种模式,实现包括高校、企业、地方等主体在内的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并且将新闻热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式”环境中学习相关内容。第三,教师通过智能算法对学生需求进行动态分析之后,给学生布置具体化、个性化、实践化的任务作业,引领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4.教学载体
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较为灵活,教师可以基于数字教育平台进行理论授课,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延伸,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4]基于此,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中,教师应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企业精神、地方文化等内容与思政育人相融合,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实现课程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5.教学评价
高校应综合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效果等多个维度构建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评价体系。其中,内容评价包括课程资源的选择、应用等,教师应在挖掘相关内容后进行整理和分析,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载体评价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的应用,教师应通过数字技术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操作、课余活动等,构建多维互动、综合融通的育人格局。过程评价包括资源的挖掘、传递以及教学等,教师应通过数字技术整理相关课程资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技术媒介在课堂中展示出来。效果评价包括学生、教师、高校、社会等层面,高校应从不同的主体角度进行全面评价,从而丰富和完善相关课程资源。
6.教学效果
学生是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最直接的获益者,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强调供给侧、投入端考查,重视需求侧、产出端考查,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直接反映课程建设的有效性。高校应注重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教学反馈,既要关注学生获得感方面的理性维度,也要关注学生持续性发展方面的实践维度。
(二)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内容体系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域下,高校要明确思政课的教育目标,紧密围绕生活实践、职业规划与道德伦理等核心要素,精心设计并开展一系列互动式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解决思政课教学“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内容体系,高校可从“事、思、识、实”四个维度来把握。
第一,“事”指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典型案例。对教学案例的选择,高校应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研究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研究指标(确定总体研究结构—分析教育对象特征—初步选取指标—再次筛选指标—调整指标体系—检验指标体系—确定指标体系),筛选出符合课程教学的备选案例,从案例的典型性和时效性以及数据收集的难易程度等角度出发,确定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第二,“思”指在了解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给予其启发性设问。课堂启发性设问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真理、积极实践的动力。对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的启发性设问,高校应从问题的难易程度出发,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出阶梯式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高校通过应用阶梯式的设问,能够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第三,“识”指教学大纲中具有原则性的理论知识。对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高校应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试点学科专业全面推进,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健全课程建设的体制机制。高校应重点优化课程内容供给,通过和企业开展合作,做好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内容的顶层设计,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第四,“实”指产教融合发展的数字化思政实践平台。高校应通过应用数字技术赋能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着力打造数字化思政实践平台。为有效利用数字化思政实践平台,教师应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转变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XR(扩展现实)+ER(拟真现实)”[5]的综合集成式教学,从“我讲你听”“我做你看”走向技术支撑下的互动式数智化教学。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综合服务云平台,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完成教学场域的迁移、教育内容的优化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
数字技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革,因此高校须合理应用数字技术,审视复杂的育人境况,切实分析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困境与问题。要实现课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科学化发展、智能化育人,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准确把握课程建设中技术、内容层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主动思考和分析。这是高校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中应当秉持的理性态度,也是其必然选择。
(一)理念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学理念更新问题
思政课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教学实践是教学理念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生动体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合作学习等良好的教学理念只有切实融入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价值,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中,高校亟须更新教学理念,即树立正确的数字技术及产教融合理念,形成科学的课程认知。一方面,思想观念固化。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习惯基于原有的认知体系开展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意识,甚至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不愿意过多使用数字技术,担心技术运用带来数据安全、学生隐私泄露等问题。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归类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其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是基于文科思维的,这使得高校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教学缺乏科学的判断依据。另一方面,理解应用困难。长期以来,思政教育工作者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惯性影响,倾向于采用文科思维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认为思政课是一门政治性与理论性兼具的课程,致使其思维被传统习惯所束缚,限制了其在教学创新上的探索,阻碍了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引入。大多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采取理论宣讲与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导致高校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同时,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的开展涉及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但大多思政教育工作者都是文科背景出身,难以有效应用各类新兴技术。
(二)技术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新旧范式冲突问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因此在对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高校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并非只是数字化原有的教学模式,也不是数字化传统育人手段,而是包括理念、模式、手段等方面的全面重塑,这容易造成改革过程中技术层面新旧范式的冲突问题。目前来看,数字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存在教师运用能力不足、对数字技术不够重视,以及教学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理论内容的传授与灌输,教学双方通过面对面交流解答学生疑惑,但是在数字技术发展背景下,育人主体成为符号化、隐匿性的存在,阻碍了传统模式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教育权威遭到削弱。同时,高校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仍然存在数字技术、思政教育和产教融合的共通性问题,教育主体被动运用“数字化+思政教育”传统模式,把产教融合单纯理解为开展实践课,对怎样把不同范式的育人内容融合起来并转化为育人合力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知,使得数字技术的“狂欢”完全遮蔽了作为“主场”的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6]。
(三)内容层面: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且共享不畅导致的信息茧房问题
高校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基础是要有海量的教育资源,各个教学领域之间相互融合,并且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挖掘和应用这些资源。当前,诸多高校为顺应时代潮流,高度重视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普遍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教学平台。但是各院校的教学平台都是基于自身教育需求而建构的,在课程内容、建设质量、资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不同的思政课程内容和产教融合平台的数据难以实现同步,导致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且共享不畅,产生教育同频共振效应有一定的难度。部分高校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过程中,并未实现与第三方主体的合作交流及数据交换,难以提升整体的育人效能。算法推荐技术是数字技术中的典型应用,高校应用算法推荐技术能够精准分析学生的思政教育需求,从而为其提供多样化、娱乐化、个性化的育人内容。但如果高校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存在选择性、偏向性信息接收问题,就会陷入“信息茧房”之中,使被困于圈层信息的学生出现思想封闭、眼界狭窄等问题。
三、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与演进,也助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中,高校须立足自身现状,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从教育主体、过程、载体、效果等方面探索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处理好其中技术元素与育人元素的关系,致力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共识,打造虚实融合的育人生态。
(一)主体维度:提升教学主体的数字素养,促进校企合作走向深入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受数字技术的影响已突破时空局限,打破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在推进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过程中,企业和高校应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实现高校资源、企业文化在各主体间共建、共通、共享。高校应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整合相关资源,革新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应用具有互动性、参与性、趣味性的教育手段,构建新型的主客体交互关系,将“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转化为“沉浸式的教育教学叙事”,从而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数字素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对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高校应坚持将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巩固课程知识,正确分析和认识相关问题,与企业合作实现校企“双元”育人的目标。高校可与企业或地方政府共建协同育人基地,共同制订以特色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建设、网络育人等为主要内容的产教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全方位教育服务,引领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解决课程教学“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问题。
(二)过程维度:提供个性化课程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应着眼于当代学生的实际需求,全面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坚持“靶向施教”的原则,识别并聚焦学生诉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课程内容。课程教师须运用各类数据平台搜集学生相关信息,坚持纵向分析与横向识别,通过绘制学生的多向度图谱,从而增强对学生差异化需求的理解,实现因材施教、“精准滴灌”[7]。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中,课程教师应加强课堂管理,强化课堂互动,形成“思考-互动-体验”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应用数字画像等先进技术,为学生提供优质育人内容,在教学中注重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优质内容,不断更新和优化教育内容。例如,课程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半条被子”和“真理的味道有点甜”等党史故事场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高校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中可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搭建开放的数字教学资源平台,着力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依托产教融合模式打造“线上+线下”的课程形式,将课程内容融入相关实践活动中,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教学,使理论知识与学生发展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载体维度:打破技术壁垒,推动课程资源共建、共通、共享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是高校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技术基础,产教融合模式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应以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为导向,以校政企协同育人为途径,共同搭建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理论宣讲、学科竞赛等实践平台,探索互利共赢的教学模式。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中,高校必须加强技术供给,以借“外脑”的方式,打造“云思政”平台,实现对传统教学平台的数字化升级,并“对技术本身的功能和结构加以优化”[8]。这需要高校、政府、企业等主体之间的通力合作,打破优质资源共享的技术壁垒,建立技术合作的联通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云端共享。校政企三方应开展选题策划、内容生产等相关合作,推动课程资源共建共通,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深入基层。校政企三方可通过VR直播开展课程教学,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教学案例“真实”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在场感,打造体验式、交互式的数字化课堂。
(四)效果维度:制订有针对性的课程考核体系,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课程评价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中,高校应用智能终端等数字教育平台,不仅能够在横向上全面记录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数据信息,而且能够在纵向上助力实现涵盖各年级段的全过程评价,从而构建完善的数字课程档案,为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课程考核体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新形态[9]。高校应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强化课堂价值观引领,促进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此外,教师可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全面跟踪课程教学,采集学生在虚拟情境中的表现数据,为学生制订个性化评估方案,实现课程评价由“静态结论性”向“动态多元性”转向。教师在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后,应将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学习能力,在凸显其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妥善运用数字化资源和平台。与此同时,高校可在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评价中引入数据监控技术,实时采集、记录与分析课程活动数据,形成动态的评价反馈,进而以问题为导向制订教学计划和整体方案。
四、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中,数字技术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怎样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数字思政强调数据要素的支撑驱动,产教融合强调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高校须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多维数据的实时监测,进而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运行过程,推动思政教育实现学术性和实践性的融合发展。高校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强调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基于对数据准确性和关联性的系统把握,高校须找准课程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围绕教育教学、应用工具、平台阵地三个方向,探索实现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思政”,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高校只有不断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结合新的政策内容和先进技术,创新和完善数字思政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才能应对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思政课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沈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探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习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20(02):156-159.
[3]谢存旭.产教融合背景下思政课的教学向度与范式[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5):69-71
[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5]吴满意,高盛楠.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论内涵、核心指向与实践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3(04):85-91.
[6]豆素勤,王强.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特征、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J].学术探索,2023(02):149-156.
[7]汤潮,赖致远.数字思政的内涵生成与实施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2(10):97-101.
[8]曹树真,付杨,陈德鑫,等.从技术植入到生态优化: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范式转型[J].中国电化教育,2021(12):103-110.
[9]冯刚,聂小雄.数字思政的生成背景、基本内涵和实践运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05):1-11.
[基金项目]2023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数字思政’的运行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GXSZ054YB)。
[作者简介]郭胜甫(1996—),男,河南叶县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