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帝国建立后,法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国力稳步上升,成为举足轻重的欧洲工业大国,与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时期相比,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帝制下的繁荣”催生了拿破仑三世的野心,大肆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他也想像拿破仑一世那样,通过诉诸武力与欧洲列强一争高下,以消除法国在拿破仑一世失败后蒙受的耻辱,重新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在节节胜利之后威武霸气的帝国大军却在普法战争中遭遇惨败,拿破仑三世沦为俘虏,第二帝国亦就此灭亡。从1852年第二帝国诞生到1871年第三共和国建立之初的这段历史,成为法国近代史的最后篇章——
在和平时期,法国军队拥有兵力约42.6万人,其中海外殖民地驻军13万人,本土兵力近30万人,包括步兵、骑兵、炮兵三大兵种,另外还保持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拥有各类舰船470余艘。在战争期间,可以根据需要临时发布征兵法令,扩充兵员。
第二帝国军队中,最令世人瞩目的当属拿破仑三世的宫廷侍卫部队——“百人卫队”(EscadrondesCent-gardes)。这支队伍是根据1854年3月24日拿破仑三世签署的一项法令组建的,专职保卫皇帝及其他皇室成员的人身安全,受宫廷大元帅领导,直接听命于拿破仑三世,在体制上并不隶属于原有的帝国近卫军。“百人卫队”建队之初共有官兵148人(军官11人,士兵137人),后经2次调整扩充至221人(军官13人,士兵208人)。他们从骑兵部队中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选拔,个个身材高大,训练有素,身着华丽制服,头盔上带有精美的镀金雕饰,皮质“胸甲”上带有代表第二帝国的“拿破仑之鹰”刺绣纹章。装备的M1854卡宾枪是一款新型武器,口径9mm,全长1170mm,枪管长745mm,质量3.15kg,发射9×41mmpinfire边针发火弹药(11g铅弹头,装载1.2g黑火药),初速547m/s,有效射程200m。卡宾枪由沙泰勒罗皇家兵工厂制造,法国枪械工程师特鲁耶·德·博利厄上尉设计,因此也称为特鲁耶·德·博利厄M1854卡宾枪(MousquetonTreuille-de-Beaulieu)。该枪的刺刀是一把特制马刀,长1m,与枪支并不匹配,只能在阅兵等礼仪场合使用。
军队的力量主要在于步兵,法军拥有100个步兵团,在许多战役中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法国步兵装备的夏塞波M1866步枪,是当时世界上最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枪械之一,在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时期就已生产了100余万支。该枪系圣埃蒂安皇家兵工厂工程师安东尼·阿方索·夏塞波设计并命名,口径11mm,质量4.6kg,全枪长1310mm,枪管长795mm,采用后膛装填,发射纸包定装弹,每分钟可发射7发枪弹,有效射程达1200m,性能优于同时期普鲁士军队装备的德莱塞针发式步枪,是公认的早期后装步枪的优良典范。
1863~1866年间,法军还研制了一种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大量枪弹的速射武器——雷菲机枪。该枪有25根枪管,枪管长1.38m,口径13mm,由后膛装填枪弹,射击时可通过武器后部的曲柄一个接一个地释放击针,可连续发射25发枪弹。整件武器安装在经过改造的野战炮双轮炮车上,总质量710kg。由于外观与火炮相似,研发者维谢尔·德·雷菲(VerchèredeReffye)上尉和舒尔茨上尉,将其称为“子弹炮”(canonàballes)。该武器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开发的,1870~1871年普法战争爆发期间投入战场190挺,但由于训练不足、使用不当,并未发挥多大作用。
为实现世界霸权的野心,拿破仑三世一方面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在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发动一系列殖民战争;另一方面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忽而拉拢英国,忽而又与俄国接近,因势取利,孤立和打击法国不同时期的对手。通过连年不断的战争,试图消除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后果,重振法兰西威势,称雄欧洲,进而争霸世界。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克里米亚战争发生在1853~1856年间,交战双方一方是俄罗斯帝国,另一方是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后来撒丁尼亚王国(意大利王国的前身)也加入到这一阵营。这场战争最初被称为“东方战争”和第七次俄土战争,但因时间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发生在克里米亚半岛,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法国是在战争爆发一年后介入的。1854年3月28日,法国联合英国共同对沙俄宣战。同年9月14日,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9月19日进抵阿尔马河,对俄军发起攻击。俄军在英法联军猛烈打击下损失惨重,被迫退守至俄罗斯黑海舰队所在的塞瓦斯托波尔(Sébastopol)海军基地,由此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防战。英法联军构筑堡垒、挖掘战壕,架设百余门大炮不断发动攻击,俄军则凭借要塞堡垒和地形优势进行顽强抵抗,双方在堑壕战中陷入僵局。英法联军对塞瓦斯托波尔的围困经历了一年四季,持续了340天。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士兵们饱受折磨,因寒冷、饥饿和疾病(霍乱、痢疾、坏血病)造成的伤亡不计其数。直到1855年9月8日,援军的到来和守军的疲惫让法国人突破并夺取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中最重要的一座堡垒——马拉科夫堡,进而结束了围困。
1856年3月30日,交战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俄国被迫接受联军提出的苛刻条件。和约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不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上设防。俄国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奥斯曼,并归还卡尔斯,承认由各强国对处在苏丹宗主权之下的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三公国实行集体保护。在整个战争中,俄军损失52.2万人,奥斯曼军损失近40万人,法军损失9.5万人、英军损失2.2万人。
克里米亚战争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首次使用了爆破弹,使火炮的杀伤力大为增强;首次使用火车运送补给和增援部队,加快了战争节奏和发展进程;以蒸汽动力驱动的战舰在与传统风帆战舰对决中,显示了强大威力;电报、摄影等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战地新闻传播方式,加快了传播速度,让后方能第一时间了解战争进程,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真实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博物馆藏品中,有多幅反映克里米亚战争的摄影作品。1855年11月,法国摄影师莱昂·尤金·迈赫丁(LéonEugèneMéhédin1828~1905年)随同画家让·查尔斯·朗格卢瓦(JeanCharlesLanglois)来到克里米亚,用相机记录了这里饱受战争摧残的景象。其中,尺寸最大的《塞瓦斯托波尔全景》,画幅为96.2cm×29.6cm,通过多个画面拼接而成,拼接的痕迹在印制过程中被清除掉,这幅摄影作品被博物馆列为“珍宝级”文物。《塞瓦斯托波尔军营》的拍摄视角是驻军总部的庭院,所有建筑物均被炸毁变成一片废墟。《在克里米亚的墓地》不仅呈现了整齐排列的墓碑,更有墓碑前的大炮、炮弹以及工兵挖掘战壕使用的工具,曾经的战场与现实的墓地同框呈现,蕴含着深刻寓意。这些摄影作品采用的是19世纪中叶刚刚兴起的“蛋白印相”技术(制作照片时,将蛋白纸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对蛋白纸进行感光处理,然后在专用相框中使底片与之接触,暴露在紫外线下,即可形成影像),每一件作品都弥足珍贵,摄影师亦被誉为“法国战地摄影的先驱”。
意大利战争(1859年)
意大利战争也被称为法奥战争和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交战双方为法国-撒丁尼亚王国联军和奥地利帝国。这场战争自1859年4月26日奥地利向撒丁尼亚王国宣战开始,至1859年7月11日弗兰茨一世与拿破仑三世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持续了72天。
1858年7月21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与意大利西北部的皮埃蒙特-撒丁尼亚王国签订了共同对奥战争的秘密条约。根据该条约,法国承诺在撒丁尼亚王国受奥地利进攻时出兵援助,作为这种防御联盟的回报,撒丁尼亚王国将萨伏依和尼斯郡割让给法国。
奥地利向撒丁尼亚王国宣战后,法国随即作出参战决定。出动兵力共计17万人,大炮312门,由拿破仑三世御驾亲征担任总指挥,下面分设5个军团:第一军团由巴拉杰·迪里埃伯爵(Baragueyd'Hilliers)指挥,第二军团由帕特里斯·麦克马洪(PatricedeMacMahon)指挥,第三军团由弗朗索瓦·塞尔坦·康罗贝尔(FrançoisCertainCanrobert)指挥,第四军团由阿道夫·尼埃尔(AdolpheNiel)指挥,第五军团由拿破仑亲王(拿破仑·约瑟夫·查尔斯·保罗·波拿巴)率领。另外,还有帝国卫队,由雷尼奥将军(AugusteRegnauddeSaint-Jeand'Angély)指挥。撒丁尼亚共出动7万步兵、4千骑兵和90门大炮,由萨伏依的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担任总司令。
奥地利方面共出动步兵22万,骑兵2.2万,火炮824门,由久洛伊·费伦茨元帅统领。到了战争下半段,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也曾亲临前线,直接指挥军队作战。
在整个战争期间,法国军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其中对战争走向和最终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马真塔战役和索尔费里诺战役。法国著名画家尤金·路易斯·夏彭蒂埃((Eugène-LouisCharpentier1811~1890年)创作的《在马真塔的帝国卫队》和《索尔费里诺之战》,生动展现了这两场战役的相关场景。前一幅作品描绘的是在马真塔镇,梅利内特将军率领帝国卫队的一个师与固守在这里的奥军苦苦鏖战近4个小时,直到麦克马洪将军率领的增援部队抵达,进而大获全胜。当天晚上麦克马洪被拿破仑三世授予“马真塔公爵”封号,次日梅利内特晋升为法国元帅。后一幅作品重点描绘的是拿破仑三世在索尔费里诺战役中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的场景。此役,参战的法国军队由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率领,撒丁尼亚军队由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率领,奥地利军队由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率领,投入战场的兵力总数达到33万人,战斗于凌晨4时打响,持续了9个多小时,伤亡人数近4万人,最终奥地利军队落败撤军,法-撒联军获得胜利。
博物馆展出了拿破仑三世使用的望远镜和在索尔费里诺战役中穿的一套上将制服。这套制服包括深蓝色外衣和红色长裤,其材质、颜色、制式等都与当时法军其他将领的制服相同,表明拿破仑三世不喜欢通过特殊的服饰来突显自己。制服上别着的2枚勋章,分别是拿破仑一世创建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和他本人在1859年8月索尔费里诺战役后创建的意大利勋章,表明他对这场战役的胜利格外看重。这几件物品均来自于拿破仑公主的个人收藏,自2011年起存放于法国军事历史博物馆,在此之前还曾存放于日内瓦红十字会博物馆。索尔费里诺战役与红十字会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当时瑞士人亨利·杜南(HenriDunant)对无意中看到的战场惨状感到格外震惊,他自行组织了伤员救护工作,正是在他的倡导和影响下,促成了国际红十字会的创建和发展。
普法战争(1870~1871年)
普法战争又称法德战争,是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大陆形势的转折点,它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彻底瓦解和德意志帝国的成立而告终。
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1868年,西班牙希望霍亨索伦家族的一位王子担任国王,遭到法国强烈反对,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让步。但法国仍然要求普鲁士做出保证,霍亨索伦家族永不担任西班牙国王。威廉一世委婉拒绝,并电告宰相奥托·冯·俾斯麦。俾斯麦恶意篡改电文,并将之公布,即“埃姆斯急电”,以羞辱法国。此事直接导致法国于1870年7月19日向普鲁士宣战。
8月2日,法军于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发起进攻,首战获胜。两天后普军组织有效反击,在8月4日维桑堡战役、8月5日斯皮什伦战役,以及8月6日沃尔特战役中,普军三战三捷,连连获胜。之后,在8月16日马斯拉图尔战役和8月18日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战役中,普法两军都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勇猛,战斗异常惨烈。虽然法军成功击退了普军的攻击,并使其遭受重创,但并未实现既定的作战目标,即打开通往凡尔登的道路与另一路法军汇合,巴赞元帅率领的莱茵军团退回工事坚固的梅斯要塞,陷入普军的合围中。
8月30日,拿破仑三世和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的军队被逼退守色当。9月2日色当战役,拿破仑三世战败被俘,率军投降。此役,法军1.7万人伤亡,10.4万人被俘。虽然战争尚未结束,但实际上已经揭示了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及其盟军的胜利。
博物馆展出了一套将军制服(军帽和上衣),属于法军第2师指挥官阿贝尔·杜埃将军(AbelDouay,1809~1870年),他在1870年8月4日的维桑堡战役中阵亡,当时穿的便是这套制服。
一支美国雷明顿公司制造的枪机下转式步枪,是普法战争中法军使用的武器。据介绍,为了满足战争期间的武器需求,法国购买了大批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留下的库存武器,其中雷明顿公司生产的枪机下转式步枪就多达数十万支。
法国画家阿尔方斯·马利·德·诺维尔(AlphonsedeNeuville,1835~1885年)创作的油画《1870年8月18日的圣普里瓦公墓》,描绘了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战役中的一个场景:傍晚时分,普鲁士近卫军步兵在这里发动最后的攻击。坚持战斗的少数幸存者退入圣普里瓦公墓围墙内,从容面对最后时刻的到来。在刚刚过去的战斗中,由坎罗贝尔将军指挥的法国第6军团向敌军阵地发射猛烈炮火,已造成敌军伤亡1万余人。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虽败犹荣。
法国画家让·巴蒂斯特·爱德华·德泰耶(JeanBaptisteEdouardDetaille,1848~1912年)创作的油画《1870年8月18日指挥官拜尔贝吉耶阵亡》,描绘了法军指挥官拜尔贝吉耶在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战场负伤倒地前的瞬间画面,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1870年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战败投降的消息传回巴黎,巴黎市民走上街头,要求罢黜皇帝。9月4日,由共和派和保皇派组成临时政府,法兰西第二帝国崩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路易·朱尔斯·特罗胥担任政府首脑兼陆军部长。在普鲁士军队逼近巴黎之时,临时政府宣布更名为“国防政府”,表示决不放弃每一寸领土,呼吁在全国各地招募新兵,誓将德国人赶出法国。
此时,还有一支法国常备军主力部队被困在梅斯要塞,这支部队有兵力18万,是当时法国唯一一支真正有组织的军队,由法国元帅弗朗索瓦·阿希尔·巴赞(MaréchalFranoisAchilleBazaine,1811~1888年)率领。巴赞元帅在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时担任第三军团司令,指挥法军右翼的二、三、四军,当拿破仑三世后撤后,被提升为事实上的法军总司令。色当战败后,这支部队成为法国继续征战的最后希望,然而巴赞元帅却在1870年10月27日向普军缴械投降。
此后巴黎陷入普军包围,国防政府积极寻求外援,但无济于事。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镜厅加冕称帝,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
1871年1月28日,国防政府与普鲁士在凡尔赛签订停战协定,该协定规定法国必须解除常规武装,向普鲁士先行支付2亿法郎(赎金或罚金),限期召开国民议会批准和约草案。2月13日,国防政府在波尔多召开国民议会,批准和约草案,并选举以阿道夫·梯也尔为首的政府替代国防政府。5月10日,法德两国在法兰克福签署最终的《法兰克福条约》,条约规定法国给予德国50亿法郎战争赔款,并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部分地区割让给德国。
展品中,法军上校邓弗尔·罗什洛(Denfert-Rochereau,1823~1878年)的一件外套,承载了他和他所领导的部队英勇顽强保卫贝尔福要塞的光荣历史。1870年11月~1871年2月,普军对贝尔福要塞进行了为期100余天的攻击和封锁,驻守该要塞的法军指挥官邓弗尔·罗什洛上校率领守军和民兵共计1.5万人顽强抵抗,力保城池不失。直到1871年2月18日接到国防政府命令后,才带领他的部队携带着武器有尊严地撤离。他因此被法国人民视为民族英雄,并获得了“贝尔福雄狮”的美誉。与之相反的是,率领18万军队不战而降的巴赞元帅在战后被以叛国罪判处死刑,后来被共和国总统麦克马洪赦免,刑期减为20年。
1871年3月18日,巴黎市民发动起义,占领巴黎市政厅,法国政府迁往巴黎城郊的凡尔赛宫。3月26日,由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组织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委员会。巴黎公社成立后遭到驻扎在凡尔赛的政府军的残酷镇压,在1871年5月22日~5月28日的一周内(史称“流血周”),不计其数的公社社员被屠杀或处决,数以万计的人被拘留、逮捕或流放到圭亚那作苦役,巴黎公社的历史至此结束。
巴黎公社是在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的2个月中,短暂统治巴黎并宣布要接管法国全境的政府。在它短暂的生命期内公社采用了从前被废弃的法兰西共和国历,采用象征社会主义的红旗以及第二共和国时期装饰有红边的三色旗,将第二帝国时期被禁唱的《马赛曲》作为国歌。从4月到5月,政府军的兵力在数量上持续增长,同时他们完成了对巴黎外围抵抗力量的分割包围,并将国民自卫军赶回城里。5月21日,巴黎城墙西部的一道城门被攻陷,凡尔赛军开始夺回巴黎,由于公社卫队杀死了2名法国将军加上公社拒绝接受法国当局的管理,最终导致政府军的严厉镇压。1871年5月23日,公社下令焚毁巴黎的各主要建筑,战斗到5月28日下午或晚间全部结束。至此巴黎公社运动宣告失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