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域下麻柳刺绣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2024-10-18 00:00:00罗琪张敏言
设计 2024年18期

关键词:麻柳刺绣;符号学;文创产品;纹样创新;图案构成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4)18-0094-04

引言

麻柳刺绣,又被称为“扎花”,是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一带流传的传统民间刺绣艺术。它淳朴精美,传承了较为传统的手工技法,同时色彩鲜明且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麻柳刺绣不仅体现了麻柳先民的巧手心灵,还代表了秦、蜀、陇不同地域文化和汉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显露着时代特征和浓厚的地域气息。文章聚焦于探究麻柳刺绣纹样在视觉语言特征方面的表现,将其应用于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之中,期望以此传承、保护麻柳刺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一、研究现状

麻柳刺绣作为一项传统民间手工艺创作,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麻柳刺绣这一文化符号面临着种种挑战。即使在经过全国性和地方性政府的保护之后,这种汇集生活智慧的手工创作依旧不能与大规模生产的机器刺绣相竞争。然而,正是由于这一无法与其他技艺相媲美的短板,使得麻柳刺绣在不同于其他工艺品的领域中拥有着独具特色的价值。麻柳刺绣的现代继承者,已经不再拘泥于将传统的刺绣技艺单纯作为传统穿戴的一种形式,而是将其转化为一种能够表现现代美学的展示方式。这种转变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展示和欣赏,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应对文化全球化时代转变的新思维以及对艺术的尊重和追求。更进一步,这种趋势也使得麻柳刺绣成为蜀绣中备受瞩目、发掘和创新的派别。因此,刺绣本身所具备的研究探索价值也应得到充分认可。

广元地区独有的麻柳刺绣被视为一种高度可识别的文化符号,运用设计符号学对此种文化符号进行深入分析,则可进一步探究其从形态到深层文化层面的内在含义及表述。文章选用符号学理论作为研究角度,对麻柳刺绣纹样进行几何化和抽象化,提取其视觉语言特征,以此为基础实现文旅产品设计与开发。一方面,借助对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内核的理解和深度挖掘,赋予当代产品全新的设计含义,从而能够推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对麻柳刺绣进行自我创新,实现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二、研究思路

在对民间手工艺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文章在深入调研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产品的特点和当地本土文化意象,抽象提炼符号化元素,并将传统手工艺与西方现代符号学的理念有机进行融合,以现代化设计思维展开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研究思路见图1。

(一)结合田野调查法与文献资料法深入探究麻柳刺绣的历史发展、造型图案及文化含义等诸多方面。

(二)基于符号学理论的3 个维度,运用图像描摹和形态学分析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和解析,并采用图表形式呈现分析结果,为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做出准确支持。

(三)从所选纹样元素进行提取、解构、重组的角度出发,运用现代设计手段进行演化,将其符号元素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

三、麻柳刺绣纹样符号学分析

符号是一种信息交流的介质,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物。人们常用符号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并实现相关行为。符号学作为一门研究这些符号的学说,通过对符号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探讨,为设计符号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设计符号学则在符号学的理论体系基础上而来,专门探讨产品设计的本质[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刺绣具有广泛的文化象征意义,麻柳刺绣同样如此。通过其独特的文化符号系统,麻柳刺绣传达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体现人们美好的愿望[2]。文章运用符号学对麻柳刺绣纹样进行设计分析,以深化对其所含文化内涵的理解,进而将这一独特的手工艺通过现代设计手段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之中。据文献资料搜集,本研究选择代表性麻柳刺绣作为研究样本,进一步进行语义分析、语构分析和语用分析3 个基本分支,逐层揭示了设计的造型、色彩、内在功能结构等要素,同时也阐释了设计中所涵盖的文化内涵、故事情境、社会认知等方面。因此,将设计符号学与传统设计学的理论与设计实践相融合,有助于推进设计符号学的深入发展。

(一)麻柳刺绣纹样视觉符号的语构分析

1. 麻柳刺绣纹样造型符号语构分析:麻柳刺绣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主要为广大劳动人民穿戴使用,内容注重大众喜爱的元素,具有象征意义。虽然麻柳刺绣的制作过程富有创造力,但也有一些规律可循。造型纹样是麻柳刺绣装饰的核心元素,绣制时通常遵循中国传统的对称均衡式构图。麻柳刺绣在长期发展中遵循着传统的构图形式。该形式主要可分为连贯式和分段式两种,并表现为采取对称法和平衡法等构图手法的方式。其中,连贯式的构图常采用连续对称的花样来控制画面的大部分区域,以此创造出鲜艳而朴实的艺术效果。而分段式的构图方式则将整个画面分为前后两段或上中下3 个部分等,以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觉效果。每个部分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呼应,极大增加了艺术表现力。不仅如此,独特的装饰图案也贯穿了麻柳刺绣一脉,其中,山、水、人物、花草、树木、虫鸣以及鸟兽等具备了独特的象征和寓意。除此之外,绣女们还将山水、花鸟以及人物进行了夸张和变形的处理,以此为创作添加了更加独特的风格。上述透过麻柳刺绣展示的生活风貌不仅是当地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存环境的喜好的体现,同时也向人们传授了其朴素生活的包容性和融合性。作为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麻柳刺绣的图案设计表现得十分丰富多彩,从几何图形到人物描绘、动植物图案等都包含其中。因此,本章将挑选多样的麻柳刺绣图样,将其转化为矢量图,并对于其形态变化、元素组成和构图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捕捉麻柳刺绣所传达的图形要素,部分成果见表1。

2. 麻柳刺绣纹样色彩符号语构分析:麻柳刺绣的颜色受材料限制,相对单一且变化不多,通常使用纯朴的白色和蓝色为主基调,配以不同形式的彩绣,如红底彩绣、黑底彩绣、蓝底彩绣、白底彩绣、蓝底白绣、黑底白绣等[3]。图案花纹以红、蓝、黄、绿、白等鲜艳色彩衬托,搭配不同明暗冷暖色调的棉线,简约明朗,体现了充满热情的乡土气息。色彩运用注重强烈的对比,引人瞩目的图案,逐渐形成了一种端庄或活泼、素雅或艳丽的艺术风格。颜色的搭配可以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偏好。麻柳刺绣常采用受人欢迎的颜色,例如红色、粉红色、绿色、黄色和蓝色,并搭配白色、蓝色或黑色作为底色。绣工们善于运用明亮对比的色彩,经常使用蓝白、黑白、红白或纯白作为底色[4],使作品既鲜艳又不平庸。在进行刺绣时,绣工总是勇于尝试红绿相间的配色,同时补充了黑边或白边,达到了减弱强烈色彩对比的效果,从而增强了画面的协调性。红色一直以来都象征着幸福和热情,而绿色则象征着生命和自然,这体现了麻柳人民审美理念的特点[5],见图2。

(二)麻柳刺绣纹样视觉符号的语义研究

麻柳人相信一切都有生命,刺绣作品常常以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为灵感。大体上,可以将其划分为3 种类型:首先,是以人类为核心的庆典活动,通常选取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作为素材,包括农耕、收获、狩猎、婚礼等主题,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其次,是自然风景画面,常见元素包含太阳、月亮、各类星体、河流、湖泊、海洋等,此类纹样元素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通常被用作装饰品,例如挂画、桌布等;同时,也经常以动植物为主题,进行单独或组合的描绘,通常会使用吉祥物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个人愿望的表达。麻柳刺绣所展示的图案都是具体的纹样,源自祖辈的传承和抽象的简化,呈现出装饰性和艺术美感。

1. 显性语义:通过对麻柳刺绣文化符号的形象分析可得知,在视觉表达方面,麻柳刺绣图案主要来源于几何、动物、植物、吉祥文字、人物以及动植物排列组合等多个领域。这些图案与当地的民俗风情息息相关,具有丰富的意象性,并且造型简练、夸张,见表2。

(1)动物图案:麻柳刺绣中广泛使用了各种动物形象,其中主要包括调皮可爱、富有活力的狮子,虎虎生风的老虎,色彩艳丽、翩翩飞舞的蝴蝶,以及喜鹊、蝙蝠、龙凤、鸳鸯等。

(2)植物图案:植物纹样则较为常见的有莲花、菊花、桃花、牡丹等,这些图案均取材于生活常见植物,并经过刺绣技法的美化。

(3)吉祥文字图案:麻柳刺绣中还常见使用吉祥文字,如“福禄寿喜”等文字,常常采用单字或长字串形式呈现,具备美好寓意的文字常常与生动的纹样相互搭配。

(4)几何图案:几何图案大多以边框纹路为主,常见的有云纹、犬齿纹、“卐”字纹等。

(5)人物图案:以基于人物为核心的节日庆典活动也是麻柳刺绣中的常见图案内容,例如“国泰民安”“清官出巡”“老鼠嫁女”“美女打牌”“吉祥丰收”等传统民间故事和传说都为麻柳刺绣的图案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2. 隐性语义:麻柳刺绣图案在当地深受劳动人民喜爱,具有大众化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通过图案,人们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传统图案注重寓意吉祥,人们向往幸福和健康。同时,刺绣图案也反映了人们对内心宁静、善良的追求。石榴寓意丰收和繁衍;牡丹寓意富贵华丽;喜鹊寓意浪漫爱情;凤凰象征吉祥与和谐;蝙蝠象征福气;鸳鸯象征美满的婚姻和团结;寿桃寓意长寿;狮子和老虎则被视为力量的象征,见表3。

(三)麻柳刺绣纹样视觉符号的语用研究

语用学侧重于从使用者的角度,解释符号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麻柳刺绣图案在现实环境中应用以及与社会有关的意义进行分析,可以对麻柳刺绣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有更加全面的理解。麻柳刺绣强调实用性,其主要应用于家居和生活用品的装饰。麻柳刺绣图案可被运用于多种服饰和生活用品,如枕套、鞋垫、袜底、围腰、手帕、童帽、绣花鞋、帐帘、肚兜、荷包、香包、桌布、壁挂、床单和盖头等[5]。刺绣图案在服饰中的应用注重于装饰、象征和实用性,使用者主要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穿戴。麻柳人以朴实的绣工之言,诠释了他们对美学思想和内心情感的表达,述说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以及对善恶之辩、公正正义的良心呼唤,极富有思想性。绣女们将常见动植物、山水风景和生活场景等进行概括、抽象、几何化,提炼出独特的艺术形式[6]。图案纹样中展现了生活的影像,体现了创造性的构思,同时严谨的刺绣技法更是将这些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布料上。这是麻柳人的生活智慧,也是麻柳人特有的审美趣味。麻柳刺绣的创作者很多都是未经受过教育的女性,她们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麻柳刺绣代代相传。她们巧妙地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将历史知识和道德伦理融入到刺绣作品中,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获得教育,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一切都展示了麻柳刺绣的文化归属[5]。

四、麻柳刺绣纹样元素在文创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在保持麻柳刺绣纹样语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针对菊花、石榴花以及牡丹花纹样中的视觉符号进行抽取和总结,运用现代设计语言进行创造性的创作。采用融合麻柳刺绣视觉符号与其他文化载体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推动麻柳刺绣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其次,对选取的3 种麻柳刺绣纹样进行语义扩展和转化,深度挖掘其中所包含文化的“语义”。通过深入探索麻柳刺绣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功能,并运用提炼出的造型与色彩,创造性地改变纹样提取过程,在纹样提取上做出创造性的变化,从而传达出当地刺绣文化所蕴含的美好寓意。

(一)纹样图案提取及重构

1. 纹样图案提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我们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将装饰性放在首位,同时结合产品的形状和功能,重新组合麻柳刺绣的纹样,以展现美的装饰效果,同时彰显民俗文化的特点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1)菊花纹样:菊花纹样是麻柳刺绣中最典型的纹样之一,代表着许多高尚品质,象征着对亲人的留恋和思念,以及纯洁的爱情和坚定的友谊。同时,菊花也体现了广元人民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及对幸福与和平的追求。提取纹样时保留了原本花型,以花心为轴形成左右对称与上下对称纹样。色彩上保留原始配色,黄色的花蕊与粉红的花瓣,夸张抽象地展现了菊花的姿态。

(2)石榴花纹样:石榴花果繁茂美丽,寓意财富、繁荣、子孙满堂,绣制者常以石榴来表达对亲人衷心的祝福。提取纹样是将石榴花苞与石榴作为主体纹样,向下垂落的石榴花花苞和沉甸甸的石榴。选取黄色与红色写实石榴原本的色彩,蓝色的叶片与红色的花苞形成强烈视觉效果,饱和度低的蓝色与红色和谐了画面。

(3)牡丹花纹样:作为国花的牡丹被视为花中之王,优雅端庄,高贵典雅,是美的象征,也代表着忠诚信义,履行承诺的精神,在刺绣艺术中常常被运用来象征坚定的爱情。牡丹的花纹图案作为麻绣的标志之一,往往以夸张的形态出现在刺绣作品上。图案中心的八瓣花瓣由中心向四周散开绽放,右上角还有两朵花苞相缠绕,色彩选取渐变的红色形成由深入浅的花瓣形态,见表4。

2. 纹样重构组合设计:通过提取和分析设计要素图谱中的纹样元素,笔者选择了菊花纹、牡丹纹和石榴纹这3 种典型的麻柳刺绣纹样,并将其进行设计重组。这3 种纹样在语义上都具备了“生命延续”和“坚定纯洁”的相似含义,纹样本身也包含了能够产生新生命的能力,为进行深度挖据实用功能和美学功能的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通过对纹样进行解构、重组与变换,可以将牡丹纹和菊花纹以及石榴花纹进行形态重组,并以石榴花纹的圆形结构为基础形态进行排列变化,将牡丹纹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复、对称、旋转,形成共生图形;同时,在菊花纹的基础结构形态上组合纹样,分别提取牡丹花苞进行左右对称排列。其中,菊花纹作为一种经典的中国传统图案,在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牡丹纹则以其雍容华贵的形象、独特的造型和多样的花形而受到广泛的喜爱,石榴纹则因为寓意着财富、丰收和幸福而在传统文化中备受推崇。这3 种纹样元素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在文化和历史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适合用于设计衍生图案的构建与发展。在满足现代审美需求的前提下,对核心纹样进行设计演变,保持纹样元素不变。以选择的3种纹样为例,展示图案衍生的设计过程,如图7 所示,形成一组新的纹样。在色彩上保留麻柳刺绣传统的配色方案,色彩以红色为主,采用黄色、粉色、蓝色等对比鲜明的辅色,整体图形给人一种简洁明快、华丽而不俗的感觉,见图3。

(二)实践应用作品

根据当前审美观念的标准,本次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采用了不同的配色和图案组合方案作为主视觉标志,同时,遵循着现代产品设计理念的实用功能、文化底蕴与审美原则进行设计。此外,我们还以麻柳刺绣图案的符号特征为基础,通过文创产品来关联语义和文化内涵。为了满足现代生活审美需求,可以对麻柳刺绣的功能和形态进行创新转化,使其适应不同的实用场景。因此,在设计相关文创产品时,可以将其应用于办公用品的设计。系列化文创产品提供多样化的消费体验,迅速满足市场需求。引发观察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这些产品视觉表达所隐含的深层意义,创造出传承传统文化底蕴、符合现代审美的麻柳刺绣文创产品。

在当代社会,人们在面对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时,对于情感上的放松和解压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了提高办公用品的使用体验,加强用户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将所处地域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到办公用品设计中,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而且可以通过文化元素的凝练,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本次设计作品针对此背景进行了一系列办公用品设计方案的开发,见图4。办公用品设计主色为粉色,底色为黑色和白色。这3 种颜色是麻柳刺绣的典型代表,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本次设计将麻柳刺绣手工艺文化的标志、标准色和纹样的组合反复应用于办公用品。

另外,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如何利用电子媒体实现将静态视觉符号与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是麻柳刺绣纹样设计转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微信红包的普及和推广,微信红包封面逐渐成为品牌营销和宣传传播的新方式。通过将品牌形象和营销元素融入红包封面中,能够有效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户关注度。许多品牌也开始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品牌传播和营销活动,通过微信红包封面营销活动,深度参与数字营销和互联网营销领域,实现品牌推广和用户黏性的双赢。为了进一步传播麻柳刺绣文化,可以结合微信红包封面设计,提高其曝光度和推广效果。具体的设计内容包括红包封面单线和填色两种形式,详见图5。我们可以通过提取和重新构建麻柳刺绣纹样的符号语言,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以增加受众的新鲜感和舒适度。用户领取到心仪的红包封面后,可以向他人展示,展示自己的独特品味和喜好。

结语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麻柳刺绣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广元地区文化的象征。通过融入三分法“语构”“语义”和“语用”概念的莫里斯符号学,麻柳刺绣文创产品设计对其纹样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型纹样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设计,将创新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之中。麻柳刺绣的文旅产品具有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有助于推广当地文化,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