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看见”而起效,心理教师是真正“看见”他人的人,能看见学生,也能看见学生背后的系统,看见危机又能看见危机下的契机。用看见链接彼此,用看见撬动成长。
关键词:学校心理辅导;危机识别干预;心理健康教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30-0075-03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被看见,从赫洛克效应到马斯洛需求理论都告诉我们“被看见”中蕴含着价值和能量。罗杰斯说“被看见,是每个人心中最深层次的渴望”。
从某种意义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门有关“看见”的学问,心理教师是真正“看见”人的人,需要用看见去达成联结和理解,用看见去撬动学生的成长。
一、看见的力量
图1所示内容是一封学生放在解忧信箱里的信,当发现里面静静“躺着”的小刀时,我着实心跳加速、背冒冷汗。然而,被小刀压着的纸上却写着这样的文字:“我把我的刀给你,我正在改变。我不确定这种改变好不好,但管他呢。”这封信让我知道并确认,我校“解忧杂货铺”心理信箱里通信往来的几百封信件、几十万文字是充满意义、蕴含价值的。
纸条的主人是一位经常来信的高一女生,我从信中知道她有些“社恐”,还经常自残,但我们并未在现实中相识。我曾数次邀请,但她也不曾与我面谈,仅通过写信来表达困扰、纾解情绪,而我也只是透过文字来共情感受、提供支持。我曾怀疑比起面对面的更加“真实”的联结,文字的力量是否过于微弱,但这把交给我保管的小刀却告诉我,不管用什么方式,如果能“看见”,她便充满力量。
有些青春期学生会用自伤的方式宣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他寻找和确认自己存在感的方式。此时我们出于担心而简单地阻止,也许不是一种真正看见。行为即沟通,自伤是一种尖锐的呐喊,当学生发出交流信号,寻求联结时,只有看见自伤学生真实的疼痛和交流的渴望,积极回应并互动,才能真正让他感受到自己存在于这段安全关系里,存在于这个世界,才能让他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值得被认真对待、有价值的个体。
创伤被看见,就有了转化的可能;痛苦被看见,就有了存在的理由;资源被看见了,就有了向上的愿望。心理工作通过“看见”而起效,心理教师一定是真正“看见人”的人,带着好奇、谦逊走进学生,看见快乐、委屈与恐惧,也看见存在、痛苦和需求。
二、看见学生
(一)先看到再看见
要“看见”学生,就要先“看到”。一定先在现实中“看到”,才有心理层面的“看见”。
心理课是我们和学生建立联结的桥梁,是看见学生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心理课才了解和认识心理老师,因为心理课的暖心、走心和入心才会更加认同心理老师,让学生在有困扰时找心理老师求助。心理课上,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学生,他们会在活动时将自己隔离在外、情绪明显不佳或跟之前表现不同,这都需要我们留意。我在办公室常备棒棒糖,上课前会放两颗到口袋里,当看到这些“不同”的学生,我会在下课时叫住他:“来,老师请你吃糖”。
此外,我还在每节课学习单下方增添了一个“自我觉察框”,请学生课后为自己的投入程度和本周心情打分,并留出空白,请他记录这节课的闪亮瞬间,这不仅能引导学生觉察自己,也是教师看到学生的新窗口。
还有一种简单的做法是向班主任和课任老师学习,多创造机会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多刷“存在感”。从本学期,我校启动了“心理周末计划”,利用周末延时开展全员参与的班级联盟cf35fa9a567a4e55485a179581144ec833ae38fe18596d6dd7dd63e2d39b21cc心理拓展和菜单式主题心理讲座,增加学生周末的“心理味”;我们还推出每月特色心理活动,如9月的“返校打卡”,10月的“生命中的小黑点”,11月期中考试结束当天立即启动的“爱的抱抱”,12月的心理老师说晚安等,这些活动让我们能够更频繁、近距离地走近学生。而“看见”他们的同时,心理老师也更多地“被看见”着:办公桌上的“小惊喜”变多了、来访数量明显增加了。
(二)看见学生背后的系统
看见学生,也要看见学生背后的系统,学生们都生活在一个个系统里,系统中的父母、老师等重要他人的改变会触动系统,撬动成长。
我们可以用“看见”联结班主任。在我刚工作时,一位很认真的年轻班主任向我求助,她觉得自己很努力地管理着班级,可是结果总不如自己所愿,她自责又内疚,觉得自己很失败。我听完这位老师的叙述,明显感觉出她已经做得足够多、足够好,但她一直把厌恶的矛头指向自己,用这种方式逼迫自己更努力。当时,我对这位班主任说:“你真的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她的眼泪一下涌出来,泣不成声。真正能不断成长的人,都是内在和谐的人。当这位习惯于自我攻击、内心硝烟一片的班主任被我看见了她的付出、辛苦时,我想她终会慢慢放弃和自己之间的“战争”。也因为“被看见”,她成为我联结到的第一位班主任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
用看见联结家长。前不久我遇到一位因孩子确诊重度抑郁症而崩溃的家长,对此,我承接住她的情绪:“我知道你现在的感受很不好,你可能不解甚至绝望。照顾孩子之前,记得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你很重要,这段时间可以让爸爸多关注孩子。”“被看见”后的母亲很快由防备变得松弛,其后,我们关于孩子情况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
用“看见”连接起我们,用系统为学生助力,在无形中构筑一座桥。当老师和家长被我们深深地看见,他们也能在”被看见”中学会“看见”他人,并在真实感受里,慢慢学习和练习去觉察接纳自己的学生、孩子。
三、看见“危机”与“契机”
作为心理老师,我们还要看见危机和契机。心理危机识别干预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有效的心理工作虽可以预防很多危机,但最难的地方在于及时发现“危机学生”。
(一)看见“危机学生”
后疫情时代里,大多学校都在通过“静态普查”(心理测评)和“动态观测”(个别心理辅导及班主任、心理委员等的观察)两种途径来看到“危机学生”。但心理测评的有效性需要提高,而心理问题具有隐蔽性,有时部分“危机”无法被看到。
我们可以增加心理测评的有效性。测评必须保证学生在课上时间完成,并加强监管,若是回家测试或在课下测试,效度一定大打折扣。其次,测评中可以尝试加入相关人格测试(如16pf、EPQ),同时筛查有明显性格异常(如极度偏执、冲动、敏感)的学生,还可增加家庭情况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等);在高一全员心理档案建立过程中,加入对既往病史的调查(如身体和心理疾病情况,实践中确实通过学生反馈发现存在个别家长有意回避孩子心理状态的情况),这都能增加预警的可能和可靠性。
我们还可以拓宽求助通道,让求助方式变得触手可及。有学生曾跟我说,当我想象到通向心理中心的遥远路途,我就放弃了求助的打算。因此,我校在各年级教室旁设立了“心路口”,学生可以就近预约兼职心理老师进行辅导;也在校园不同角落放置了三个解忧信箱,让那些不愿见面和透露姓名的学生在满满的安全感之下表达苦恼;此外,“87-525-525济南市24小时学生心理关爱热线”的标识在校园随处可见,成为学生们铭记于心的生命热线,热线老师深夜半小时的倾听也曾经挽救过我校学生的生命,在此诚挚地表达敬意和感谢。
我们要凝聚多方力量。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是一项多方联动的系统工程,绝对不能只留心理教师一人工作。我们要联合学校学部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及心理委员、舍长的力量,建立起“宿舍—班级—学部—学校”分级危机上报网络。我们还要联合一类特别重要的力量——校医、宿管。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呈现在身体上,而回避心理困扰的学生往往会积极前往医务室求助,另一方面,住宿校区中,很多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异常更容易在夜晚的宿舍环境中显现,因此我校将校医、宿管也纳入进来。实践中,由校医和舍管推荐前来的学生中有很多确实存在着心理风险。
(二)看见“契机”
“危机”中蕴含着“契机”。在去年的一次关于学生心理状况的家校沟通中,当我向家长反馈完学生在心理辅导中的表现,打算用该生心理普查的数据说话时,家长提出了质疑,表示自己对孩子的测评并不知情。因此,本学年心理普查之前,我校通过班主任向所有家长发放了“学生心理普查家长告知书”,事先做好家长的知情同意工作,让那一次的危机成为了完善我们工作的契机。
每一例“危机”都有其特殊性,但在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因素里,最基本的是规范操作流程,让危机干预工作科学化、细致化、系统化。比如,与高危学生工作时,得到安全承诺是重要的工作环节;开展与家长的多方会谈时,要纳入分管校长、德育主任等学校层面力量。充分重视纸质档案的留存,并注意委婉表达,缓解家长焦虑、重视对家长的理解与鼓励,给家长支持,以达成守护学生安全的统一战线。
“危机”同时意味着学生成长的契机、家庭改变的契机。当危机发生时,引导教师和家长用积极的视角看危机,就不会陷在情绪里被问题困住。我们可以运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中的相关理念和技术。比如,使用赞美和肯定来发挥影响力:“是啊,你很努力想帮助孩子改变,尤其是这两周晚上你一直在细心陪着孩子”。可以通过假设问句引领出家长的希望感:“如果你能平心静气地面对孩子,你在那一天会有什么不同?你会怎么跟孩子说话”;使用关系问句拓展家长新的思考架构:“如果我问孩子,他会对你刚才提出的做法有何看法”;使用例外问句为家长赋能:“有没有一些不同的时刻?那种你和孩子相处得很愉快、很亲密的时刻”。
四、看见“自己”
我们还要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价值。
心理教师的价值在哪里?如何体现?我们埋头做了大量工作,却无法像其他科目一样,以试卷为标尺,用分数来丈量。即使我们的工作防范了许多危机事件,但可能依旧难以阻止某些极端事件的发生。
在我看来,心理教师的价值藏在一些小小的改善里。在一节有关生命意义的心理课上,课堂最后仍有学生茫然无奈地当众表达:“我觉得人生就是没什么意义。”我请他接纳这种感受,也坦诚地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最后,我把我和学生的觉察用一段话总结:“在我们的人生长河中,也许会有一段时光让我们觉得生命没有意义。这种时候,我们感到生活很暗淡、很没劲,但这种无意义感也会督促我们去找寻意义感、让我们踏上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最后,这个学生的眼睛亮了起来,欣喜地回应“没有意义也是有意义的,对吗?”
此外,还有更多的小改变发生在每一例辅导里、每一次活动中。学生获得的能力看似没法立刻兑换为高考分数,却在沉默中积蓄力量,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助力学生的幸福与成就。
生命的本质是被深深地看见。看见学生,看见系统,看见危机和契机,更看见自己的价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路上……
编辑/黄偲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