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企业风险导向增值型审计的有益探索

2024-10-17 00:00:00李炳奇
中国内部审计 2024年10期

[摘要]在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合资合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支撑、优化资本结构是港口发展的重要路径,而如何统筹好港口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风险,成为新时代内部审计发挥增值作用面临的新课题。基于内部审计主要困境和面临的三大风险,山东港口青岛港审计部以风险为导向,在管理机制、制度建设、审计模式等多方面创新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股权投资审计 工程投资审计 内部审计

一、新时代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背景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同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山东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推进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于2019年8月组建山东省港口集团公司,着力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整合后的山东港口,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山东省港口集团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国企深化改革、一体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明确了高质量开展合资合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支撑、优化资本结构合理控制负债规模等以“投资为主线”的发展路径,而如何统筹好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风险,成为新时代内部审计发挥增值作用面临的新课题。对于机构层级众多、投资业务面广、工程建设项目多的第一大权属公司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港)而言,适应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要求,内部审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创新投资审计模式,推动投资审计“三大转变”,实现对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职情况的审计全覆盖,促进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为港口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二、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对港口投资审计提出的新要求

港口企业内部审计要承担好审计监督职责发挥增值作用,当好保健医生,以风险为导向,准确识别风险,聚焦投资项目在投资审计中面临的投资决策风险、投资质量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等三大风险,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靶向增值。

(一)从源头抓好投资决策风险控制实现增值

从源头全面抓好投资风险防控,防止出现内控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权力运行不规范,投资战略及方向管控不严,投资项目论证不充分无法保障投资收益等问题,最大程度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从过程抓好投资质量风险控制实现增值

要发挥好工程投资全过程审核把关的重要作用,防止出现工程项目延期、费用超出预算、设计修改未经审批、工程过程审计不严格、竣工结算书编制不合理等问题,节约建设资金成本。

(三)从项目后评价抓好投资经营风险控制实现增值

加强对参股单位投资的决策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评价,充分评估和真实反映经营过程中的潜亏事项和风险,有效控制参股公司年投资回报率低甚至亏损、资不抵债的风险,提升股权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港口投资审计面临的主要困境

港口投资审计是在大型固定资产、股权投资过程中,为推动健全投资管理机制,制止盲目建设和低收益投资,节约建设资金和降低损失风险,提高经济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形式。投资审计包括投资前期审计、投资实施审计和投资回收审计三大部分,投资审计是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面临以下三方面困境。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国家海洋战略政策、港口投资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认识不够,还停留在财务收支传统审计的层面,对国家投资跟踪审计监督的指示精神学得不深不透,存在消极观望、被动应付的观念,未能主动担当作为,转变审计思路,未真正把投资审计落地开花。

(二)机制制度不到位

决策审核、审计实施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投资审计全过程组织模式不科学。如对重大工程投资仅关注竣工决算审计,未做到审计关口前移,未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经济性进行有效控制;股权投资仅在任期审计中关注账面绩效,缺乏投资专项审计,未对被审计单位的制度及执行有效性、潜亏事项、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度评估审计。

(三)能力素质不到位

在投资审计过程中因风险的隐蔽性、业务的专业性、依据的多样性、评定的复杂性等难点,存在审计队伍的素质结构不匹配,缺乏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审计流程不规范、控制不严,缺乏对财务专项审计、资产评估等招标引进的外部审计机构的有效制约,容易造成对重要的审计事项视而不见或者揭露不彻底,严重影响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增加审计风险。

四、青岛港风险导向增值型审计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要求,围绕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集团决策部署,在上级部门指导下,青岛港审计部立足财务审计、工程审计、内控评价三大职能,破解内部审计困境,聚焦投资项目三大风险,积极构建全覆盖、全流程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主动创新实践,加强自身建设,扎实推进审计转型发展,认真履行审计防范风险、规范管理、价值增值的责任担当,主要创新做法如下。

(一)以破解内部审计困境为导向,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机制

青岛港审计部提高站位,把投资审计转型发展与港口一体化改革和审计自身发展结合起来,变“要我转”为“我要转”,将重点事项、重点领域的专项审计、工程审计、投资项目后评价列入年度审计计划,上报青岛港集团党委,列入年度党委工作要点,定期向集团党委会报告,更好发挥审计在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破除“不想转”的保守思想障碍。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健全治理结构。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审计工作隶属董事长直接管理,破解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的问题。创新管理体制,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在集团层面组建了审计中心,在重要二级公司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增加审计资源配置,完善集中统一为主的审计组织体系,增强审计监督能力。加强监督协作,建立与党委巡察、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法律合规等监督力量的协作机制,创新“巡审联动”机制,提高审计监督整体效能。

(二)以规避投资决策管理风险为导向,完善“双层级”投资审计制度体系

为有效降低投资决策管理风险,山东港口集团公司根据《山东省省属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从集团顶层制定了《投资管理办法(试行)》,列出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细化管控标准,进一步规范各权属单位的投资管理行为。青岛港作为山东港口集团公司的第一大权属单位,组建了投资风险控制委员会,制定了《投资风险控制委员会管理办法》《工程类审计服务使用管理细则》《财务类专项审计服务管理细则》,在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审计部投资审计的职责、范围、内容。

青岛港审计部从自身制度体系建设出发,进一步完善了投资审计的全流程制度体系,在修订《内部审计管理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审计结果运用管理办法》《工程审计管理办法》等7项审计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不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的投资风险管控水平。

(三)以规避工程投资过程管理风险为导向,创新全时段工程审计模式

针对工程投资项目过程管理风险,青岛港审计部创新工程建设项目事前招标(预算)控制价、事中进度资金、事后结算及竣工决算的全时段工程审计模式(见图1),将审计节点不断向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延伸,促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和效益目标的实现,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审计关口前移,把好造价预控审计关。在实现集团及所有下属单位投资的工程项目审计全覆盖的基础上,前移审计关口,将工程审计介入点由招投标阶段提前至工程勘察、设计、监理等前期阶段。延伸建筑安装工程费控制价审核深度,针对控制价中占比大的费用项目,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进行论证,提出优化建议,从源头上控制造价。

二是实施跟踪审计,把好进度资金审计关。为加强重大项目投资管控,2020年以来,青岛港审计部充分发挥外聘第三方审计机构专业优势和内部审计管理优势,对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实施了全过程跟踪审计,将审计监督嵌入工程建设管理链条,全程参与工程初步设计、控制价编审、队伍招标、合同签订、设计变更、施工过程、竣工结算等重点环节,及时发现征地补偿、材料供应及使用、材料批价、施工数据核实、图纸设计进度及深度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并以简报和会议纪要形式下发,提高审计时效性,促进重大项目规范管理。

三是强化复核管控,把好工程结算审计关。以风险为导向,青岛港审计部从审计原则、报审质量、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四个方面加强结算审计。编制港口工程结算审计的常用原则,明确结算审计注意事项;从报审资料源头抓起,特别是重点关注首次承揽集团项目的施工单位的报审质量,强化真实性、完整性复核;采用工程量实地勘验、隐蔽工程等关键工序现场核实、合同单价与工程定额、类似工程价格对比等审计方法,对费用计算进行多角度复核验证;对结算争议事项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造价咨询机构三方专题会审,当面沟通交流,确定解决原则,有效提升了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

(四)以规避股权投资绩效管理风险为导向,创新投资标准化审计模式

由于股权投资方式受到内外部市场环境、经济周期、政府投资政策变化、被投资公司治理方式等多重因素影响,山东省港口集团公司的股权投资运作过程充满风险。目前,青岛港把扭亏治亏、规范参股股权管理作为攻坚目标之一,股权投资审计被列为审计重点,青岛港通过采取任期审计、专项审计、投资项目后评价多种方式并行,提高股权审计的覆盖范围,把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贯穿于股权投资审计的全过程,构建股权投资审计内容标准化体系(见表1),依据风险导向审计内容得出审计结论,在审计后续整改阶段完成审计成果的转化。

五、风险导向增值型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审计融入公司治理体系,管理机制更有效

青岛港历来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工作,不断从管理机制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审计的治理结构,始终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发挥审计在党和公司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组建多层级横到边、纵到底的专职审计机构、审计中心、审计单元,构建层级健全、垂直管理、高效统一的审计组织架构,为提高投资审计工作奠定组织保障。

(二)厘清投资审计制度边界,内控保障更健全

充分发挥审计制度建设优势,青岛港建立完善了《投资审计管理办法(试行)》等11项投资审计管理制度,以投资审计项目为依托,2022年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投资审计等80余个审计项目,提出并被采纳意见建议70多条,促进被审计单位健全内控制度16项,全面履行了监督和服务职能,不断拓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减少投资监督盲区,促进防范风险、合规运营和价值增值。

(三)聚焦全时段工程审计重点,投资成本更节约

青岛港通过实施建设项目事前招标(预算)控制价、事中进度资金、事后结算及竣工决算的全时段工程审计模式,促进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和效益目标的实现。2022年共完成工程结算审计251项,报审值17.02亿元,审定值16.27亿元,审减7501万元,审减率4.4%,节约工程建设资金。

(四)聚焦股权投资审计标准化,审计质量更夯实

青岛港将审计质量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通过实施投资审计的审前准备、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征求意见、审计报告、后续审计等各环节审计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推行风险导向标准化清单管理模式,严格履行规定程序和审批复核程序,落实审计报告和公告制度,健全整改督查机制,促进整改落实,提升审计效能。

六、开展风险导向增值型审计的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投资审计监督的关键所在

领导带头,要在思想上重视审计,工作上支持审计,决策上信任审计,始终把审计当成“一把手”工程,树立审计权威,坚持审计工作没有禁区,形成领导带动、审计推动、多方联动的大内审格局,为审计人员开展投资审计创造良好环境。

(二)树立风险导向理念是投资审计监督的先决条件

创新精神是推进投资审计工作的不竭动力,以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逐步构建起审前准备、风险评估、审计实施、审计终结和后续整改的全流程的监督管理体系,促进本组织改善经营、化解风险、减少损失,促进实现审计价值增值的目标。

(三)实施“双路径”审计是投资审计监督的关键环节

围绕本组织资产投资的战略目标,实施“双路径”投资审计模式,即工程全时段审计和股权投资全流程审计。根据不同路径,确定审计风险、审计重点、审计标准、审计方法,全过程参与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实现投资审计项目的监督全覆盖,促进免疫系统规范运转。

(四)坚持质量控制是投资审计监督的核心保证

分步骤实施审计全过程标准化的审计质量控制,强化审计质量的多级复核制,建立审计成果的考评机制,推行审计人员的职业化通道建设,促进审计目标、审计结果有效落实,创新运用先进技术方法和平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完善监督环境是投资审计监督的运行保障

围绕股权投资审计、工程审计的重点内容,推进线下审计与线上审计融合,研aa8EFVV3A4Ogfg/rg8hvVtySdB3d14B96zjEb1dcKFc=究建设审计项目和审计方法标准化管理体系,创新应用审计信息支撑平台,强化投资审计监督人员配置与业务能力的提升,采用外审与内审相结合的方式,补齐内部审计人员短板,强化责任意识,严肃审计追责问责。

七、结语

内部审计工作价值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续强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久久为功,促进审计工作价值与效率的均衡协调发展,实现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山东港口集团服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266400,电子邮箱:libingqi0532@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艳娇,许佳玥.《新时代强化国有企业党领导内部审计工作的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 2021(4):11-16

[2]石培.《坚持创新引领推动投资审计转型发展》[J].现代审计与会计, 2021(3):28-29

[3]余科斌,许晓婷.《利用数据分析提高工程项目审计成效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 2021(3):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