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4-10-17 00:00刘娜王雪洁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9期

摘 要: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愈发重视。农产品作为食品市场的初级产品,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长远的影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增强人们“舌尖上的幸福感”的必要措施,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简要介绍了赤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农产品安全监管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and Livestock Products in Chifeng City

LIU Na1, WANG Xuejie2*

(1.Chifeng Center for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and Livestock Products, Chifeng 024000, China; 2.Chife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As the primary products of the food market, agricultural products not only affect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but also have a long-term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 necessary measure to enhance people’s “happiness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and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 Chifeng city,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 safety supervision,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Keywords: farm produce; quality safety; supervise

赤峰市地处辽河流域最上游,为西辽河流域的主要产流区,地处内陆,是传统的农业大市。

2023年,赤峰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 300 km2左右,粮食总产量达到650万t,肉类总产量146.3万t,蔬菜总播种面积1 033 km2左右,总产量750万t。本市范围内设施农业面积约为1 273 km2,产量达到510.7万t,面积和产量稳居内蒙古全区首位。一直以来,赤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农产品生产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建立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过程监管体系,不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以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赤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梳理了相关工作做法和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1 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1.1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

近年来,赤峰市制定印发了《赤峰市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推动监管下沉,建立了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且高效运行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构建“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网格化监管模式,并持续推动网格化管理落实落细,不断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2021—2023年网格化管理全面推开,目前全市144个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网格化管理100%对标达标。赤峰市实现“两个全覆盖,一个常态化”,即网格员监管培训全覆盖、信息和职能职责公示全覆盖,巡查检查、信息录入等监管工作常态化开展。目前,赤峰市纳入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管理种养殖主体4 700余家,注册网格员2 500人,利用手持终端规范化开展巡查检查7 000家次左右。各旗县区也积极结合地区实际,尝试建立更具地方特色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例如,巴林右旗大板镇积极探索旗县、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四级监管模式。2023年,赤峰市松山区探索形成的“一书一图三员四定五查五项制度”网格化管理体系,不仅创新推动网格化管理提档升级,更是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基层农产品管理做出突出贡献,全面提升了全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水平。

1.2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

检验检测工作是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在检测体系建立和完善上,赤峰市起步较晚,但是进步相对较快。2017年赤峰市农牧业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正式取得了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证书)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颁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CATL证书),获得了“双认证”,具备了对农药残留116个参数和兽药残留36个参数的检测能力。在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方面,全市12个旗县区均建立有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实现“五有”——有机构、有牌子、有设备、有队伍、有保障。2022年,市级层面有意加强基层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积极推动旗县级质检机构“双认证”工作,制定了三年工作方案,加快推动全市检测能力提档升级,力争2024年底,再推动4个旗县区通过“双认证”,届时12个县级检测机构全部通过“双认证”。在乡镇速测室建设方面,2023年赤峰市借力内蒙古自治区转移支付资金为苏木乡镇配备了农兽药残留速测仪,为旗县区个性化配置常规农药残留速测胶体金卡,目前能够开展速测的苏木乡镇达到102个,占全部乡镇的70%。2024年计划继续支持建设33个苏木乡镇速测室,推进市级抽检、旗县定量、乡镇速测三级检测体系一步步完善,检测工作提档升级。

1.3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

赤峰市狠抓农畜产品质量抽检,2023年共完成产地农畜产品定量检测7 933批次,完成年初任务计划的126%,其中市县两级定量检测3 872批次,配合自治区级以上农牧部门完成4 261批次;共检出不合格样品23批次,总体合格率99.71%。完成农兽药残留速测筛查10.9万批次,其中常规药物速测筛查1.08万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市农牧业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分析近年来检测数据,总结易超标品种18种、易超标农兽药20种,发布《赤峰市食用农产品易超标品种和易超标常规药物名录》,提高检测针对性。自2019年起,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赤峰市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与公安、市场监管、工信、供销社进行合作,2023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 690人(次),检查农资门店4 227家,抽查农资产品个数6 274个,各级农牧部门产地农畜产品监督抽查3 234批次,县均查办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2个以上。赤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为粮食生产和重要农畜产品的持续供应和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1.4 农畜产品重点品种管理和追溯体系建设

赤峰市以“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盯紧11个重点品种,结合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实际,开展专项监测,加大巡查检查频次,规范开展重点品种速测筛查,加大力度打击滥用农药和兽药等违法行为[1]。赤峰市预计完成包括重点品种在内的速测筛查70 000余批次,积极组织技术专家开展用药指导和技术培训,同时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对涉农涉牧旗县区宣传覆盖率达到了100%。最近几年,赤峰市加大对追溯体系建设力度,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信息化升级。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有461家企业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注册,重要农产品产地溯源信息导入国家平台1 233家,4 828个规模以上生产主体纳入大数据监管与智慧平台。赤峰市在产地开证、市场索证方面双向发力,着力推广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落实;累计推动全市503家生产主体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动274家生产主体开具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共开具6 685张,附电子合格证上市产品7.34万t。各级农牧部门到超市、农贸市场等流通环节宣传推广,与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推动学校食堂、单位食堂等机构向直供主体索取并留存承诺达标合格证。内蒙古绿水青山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推荐和审查,成为赤峰市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监测点”,通过“搭建一个框架、打造一批样板、完善一套体系”的方式,推动全市追溯管理向智能化转型提升,提升监管效能。

2 赤峰市农产品发展现状

2.1 食用农畜产品标准化

赤峰市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出来”,持续提升优质畜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加速推进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以及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近10年来,赤峰市围绕杂粮杂豆、肉牛肉羊、蔬菜、鸡蛋、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制修订地方标准100余项。2023年征集上报《旱作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技术规范》《昭乌达牛选育种公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赤峰小米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管理规范》等16个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均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立项评估。赤峰市农牧业标准化委员会也在积极筹备建设中,届时赤峰市农牧业标准化工作将迈上新台阶。此外,赤峰市还围绕赤峰谷子、赤峰番茄、赤峰鸡蛋、牛家营子桔梗等产品开展现代农牧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工作。其中,赤峰谷子被列入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

2.2 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

发展“两品一标”等特色农畜产品,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截至2023年底,赤峰市有效使用绿色食品企业168家,认证产品548个,年产量72.01万t;绿色食品生资认证企业1家2个产品,年产量1.9万t;有机产品认证企业92家,产品571个,年产量40万t;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数量居内蒙古自治区前列;名特优新农产品有效名录内产品81个,有效名录生产经营企业142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2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用标企业122家。同时,赤峰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赤诚峰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积极推动绿色、有机等认证产品与“赤诚峰味”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形成品牌叠加效应,推动优质优价。根据《“赤诚峰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商标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绿色、有机、全国名特优新、特质农品等认证产品可申请使用“赤诚峰味”区域公用品牌商标,借力“赤诚峰味”广阔宣传平台强势推广。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赤峰市紧紧抓住农业农村部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机遇,积极谋划部署。2017年喀喇沁旗获得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命名,成为引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标杆。2023年,松山区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目前,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个,自治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4个。赤峰市组织已挂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开展“亮牌”行动,擦亮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字招牌;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畜产品品牌打造,授权45个生产主体和86款优质农畜产品在包装上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字样;开展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效保持“回头看”,第四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储备和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动态增补储备工作正在进行中;宁城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申报方案已完成。

2.4 优质农畜产品培育

2016年,赤峰市率先颁布实施《赤峰市农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按照《奖励办法》规定,由赤峰市和旗县级两级财政出资对认证(登记)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优质农畜产品进行奖励。《奖励办法》实施以来,全市优质农畜产品认证登记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其中,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数量激增5.6倍;从2016年21家企业、82个产品,增加至目前168家企业、548个产品;从传统的杂粮产品扩展到养殖业、种植业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产品。杂粮杂豆、蔬菜、水果、牛羊肉、水产类等地方优势特色产品均获得了认证。其中,林西县恒丰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产的杂粮产品认证绿色食品后,企业年销售额翻番,年均带动农民增收4 000元/人。2023年赤峰市委市政府颁布了《赤峰市优质农畜产品认证(登记)奖补办法》,继续对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进行奖补,并且奖补资金由每年200万元增加到每年500万元。与此同时,赤峰市第一次将良好农业规范、特质农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纳入奖补范围。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影响因素

3.1 农牧业生产者安全用药意识薄弱

赤峰市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对分散,管理单元众多且各不相同,规模小或者不成系统。种植、养殖户法律意识薄弱且安全意识不强,以增加经济利益为主要需求,存在超剂量混用乱用常规药物、违规使用禁限用农兽药和淘汰药物、为掩盖畜病临床症状屠宰前用药等情况,使有害物质残留在农畜产品中。部分养殖户在畜产品养殖时会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等兴奋剂,以及家禽畜和水产品患病后过渡使用的磺胺类和抗生素类化学药物,这些化学药物会滞留在动物体内以及组织内,使动物组织内的耐药菌株大量繁殖,并通过动物食品传播给人类,或产生“三致”作用,即致畸、致基因突变、致癌。刘芳等[3]在内蒙古某地自产蔬菜中检出6种限用农药,检出率最高的为毒死蜱;检出常规农药16种,检出率最高的为吡虫啉。商慧敏等[4]对内蒙古地区市售蔬菜进行了检测,久效磷检出率最高,为4.64%;乐果超标率最高,为2.50%。郑莉韬等[5]在内蒙古地方特色奶制品中检出萘啶酸、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磺胺邻二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苯吡唑、磺胺甲氧哒嗪和泰乐菌素等兽药,检出率为0.11%~1.37%。

3.2 财政经费紧张

近几年,赤峰市年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在1 000万左右,相较于数量众多的监管主体、庞大的产业规模可以说是捉襟见肘,使得地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受到严重阻碍。由于部分旗县区缺少工业经济促进,财政情况比较紧张,县级农业单位缺少工作经费,各个单位开展工作严重依赖上级拨付的项目经费,本级财政配套迟迟无法兑现。基于此,即使领导足够重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不足也会导致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举步维艰。

3.3 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但由于规划管理的不统一,导致诸多部门都参与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缺少协同机制,监管部门之间的责任与职权分工不清,平行机构的监管范围相互交叉,缺少完整的问责机制。如果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各级农牧部门就会出现相互推脱责任的现象,相关责任很难全部落实到位。此外,在共同监测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检测盲区以及重复抽检现象,这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及财力,还影响了检测工作的开展。近年来,赤峰市经历了多次机构改革,都涉及农牧部门。其中,2019年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后,绝大多数乡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被并入技术服务机构,牌子撤销,乡镇监管员身兼数职,村级协管员大多数由村两委、技术骨干、防疫员等担任,乡镇和村一级的工作力度相对不足。个别乡镇监管员和协管员对自身职责认知不清,业务不熟悉,工作不主动,网格化监管力量不足。

3.4 农牧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

尽管赤峰市在推行农牧业生产标准化建设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农牧业标准化建设仍然不规范,还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主要是宣贯力度不够、相关配套体系不完善、经费不足。小农户实现标准化种养殖很困难,部分农产品生产者种养殖过程中不符合标准现象严重;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受商业利益驱使,违反技术规程以及生产标准的情况屡屡出现;广大农民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传统生产习惯未能改变,标准化技术推广难度很大。

3.5 基层检测技术水平有限

我国基层农产品检测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①基层检测机构业务职能多,编制少,人员力量不足,且人员流动性大,高素质人才少,加之检测任务量小,现有检测人员业务锻炼机会少,实操经验不足,机构检测技术能力不能持续维持。②基层农牧主管部门制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案内容不明确,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无据可依,并且质量安全监测制度不完善,主管部门要求不明细,检验检测很难执行到位。③基层检测机构设备老化严重,更新缓慢,灵敏度和准确度都不能适应当前检测任务需求,影响检测的数量和质量。

4 赤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和建议

4.1 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制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内容繁杂,必须由各级政府主导,公安、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和主体共同参与,各尽其责,才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稳步推进。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所辖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承担总责任,主要负责人则是当地食品安全工作首要负责人。地方各级政府应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工作的重点,保障经费投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组织机构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充分利用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等考核要素,在考核中注重保障落实,推动责任履行,在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中,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要内容,向市县党委政府传递责任压力,促进人员和资金的保障到位。同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保障监管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4.2 提升检测能力,强化监管技术支撑

①提高专业检测人员、快检人员及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参加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的频次,创设考核激励机制,举办检测技能竞赛推选检测优秀人才,实现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能力提升。②持续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人才引进、教育培训和考核晋升的制度建设,有条件的地区积极落实检测人员津补贴制度,保证现有人员不流失[6]。③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引进现代化检测技术方法和先进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技术的广度和精度,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大保障。④加快推广胶体金速测技术,提高检测的时效性。

4.3 推进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在广泛收集国家、地方、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针对本市的主要农畜产品,继续完善有关地方标准,确保主要农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都有标准可依。积极鼓励并制定产地环境标准、土壤环境标准、空气环境标准、灌溉水环境标准,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对接,进一步完善本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同时制定农产品贮藏、运输、销售加工等标准。加强标准宣贯,开展标准进村入户活动,推动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按标准生产。积极推进绿色农业生产理念,大力推广标准化种养殖技术,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4.4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示范引领

抓住农业标准化生产、承诺达标合格证、执法办案关键点进行突破。①树立抓安全必抓标准的理念,突出制用结合、不用不立的理念,在用标方面持续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化标准用标试点,推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以点带面。积极探索尝试特色优势农产品分级标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坚实的基础。②持续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落实,持续推动生产主体合法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与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解决农产品流通环节过程中开证索证的难题,在销售环节实施查验机制,倒逼经营主体开证亮证。③针对专项整治中有问题的品种,增加农产品监督抽检数量,扩大农产品检测参数范围,扩宽胶体金速测覆盖范围,及时查出不合格产品并进行执法跟进,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采取严厉打击,以此震慑生产经营者不敢触碰法律[7]。

4.5 加强宣传指导,增强用药安全意识

各级农牧部门既要采取拉横幅、办培训、发资料的传统形式实地入户宣传,向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和农资经营主体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农药管理条例》等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科学用药常识,也要结合当前实际环境,灵活运用电视、微信、短视频平台等互联网媒体工具,扩大宣传覆盖面,督促生产经营主体严格落实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合法使用农牧业投入品,从源头上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努力营造“人人懂安全、层层有责任、处处都监管”的安全生产环境氛围和农村健全的法制舆论氛围[8]。

5 结语

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总b0f780e83da6f229926954d9c39c6a07体向好,但仍然存在常规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对此,赤峰市要做好产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切实履行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加强标准化生产、检验检测、执法办案、品牌打造等全环节监管服务,压实生产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从源头上保障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守护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高汉红,杨佩,万聪,等.天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建议[J].湖北植保,2023(6):3-6.

[2]陈琳琳.F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24,30(1):134-137.

[3]刘芳,朱国华,韩玉梅.乌兰察布市自产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与膳食暴露风险评估[J].江西农业学报,2022,34(7):182-189.

[4]商慧敏,赵惠清,单美娜,等.2015—2021年内蒙古地区市售蔬菜中禁限用农药残留调查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6):849-853.

[5]郑莉韬,蒲云霞,侯坤,等.内蒙古地方特色乳制品及含乳制品兽药残留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9):1346-1350.

[6]施波,向世杰,邓苹玲,等.关于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结与思考[J].农业与农机,2023(6):6-8.

[7]刘冬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8]许娜,陈晨,阿嘎日,等.通辽市科尔沁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J].现代农业,2023,48(1):96-97.

作者简介:刘娜(1991—),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

通信作者:王雪洁(1991—),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植物保护、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E-mail: 3347653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