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探析

2024-10-16 00:00:00杨漫漫王炳宇
党史文苑 2024年9期

红色文化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由中国共产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具有革命主义精神和历史文化价值,并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文化中涵养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利用新媒体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形式,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等方式,充实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创新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手段,丰富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将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有利于新时代新青年坚定政治立场,厚植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一、红色文化的发展脉络

(一)蒙昧探索: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是以反对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变革运动。1840年,西方列强用鸦片打开了清朝紧闭的大门,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不同方式的救国运动展示了中国人民顽强勇敢、勇于奋斗的精神,是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新青年》,并以此为载体传播文化,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杂志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等早期共产党员都受到该杂志的影响,并为后期进行民主革命和成立中国共产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奠定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艰苦奋斗,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

200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的概念,他认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孕育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创新、富于进取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一代代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红船精神”,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一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都是红色文化的具体体现。

(三)曲折前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推动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要任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活动,提高人民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质,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了大量富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和人民性的文艺作品,丰富了红色文化内涵。

(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党的自身建设,不断自我革命。1978年之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推动经济和文化的融合。这一时期,中国加强了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举办红色文化节、组织红色文化宣传等。

自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念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加大了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度,通过政府和民间交流等方式,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红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坚定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方向:从红色文化中坚定理想信念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高校建设的根本目标,这就要求高校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中,坚定理想信念是新时代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准。红色文化中蕴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高校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需要正能量文化加以引导。促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能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革命情怀,将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至上等理想信念传递给新时代青年。从实践出发,引领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为学生日后发展提供精神滋养。

(二)增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情感认同: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所创造的光辉历史与丰功伟绩,是培育大学生国家自豪感的精神源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培养十分重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可以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使他们更加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三)丰富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课程内容: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红色文化是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通过挖掘红色文化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将其转化为课堂实训内容,有利于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打造特色化教学,从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让红色血脉传承永续,将红色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探析

(一)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充实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内容

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应找准契合点,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内容,开发红色教育课程,建立菜单式与模块化课程体系,利用红色典型案例教学、红色体验式教学、访谈式教学、结构化研讨式教学等诸多形式,借助实境课堂为大学生展现红色文化。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通过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高校课堂,构建红色文化教学体系,引领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从而自觉担当时代使命,实现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推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载体

红色文化是立党兴党强党的丰厚养分,也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强大精神力量,它记录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将当地的红色资源有机整合到案例讲解、实践教学、红色研学中,扩大党史学习教育的资源供给,提高教学内容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情感粘性,实现情感共鸣、理性认知、价值认同的融合。具体来讲,首先,高校可充分挖掘整合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编写特色课程教材,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其次,建立“高校—区域”双主体共建机制,开展红色景点共建,让高校和区域共同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通过定期组织大学生去红色景点参观,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最后,组织高校教师深度挖掘地方红色文物和历史背景,帮助师生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三)利用新媒体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创新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手段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大众传媒平台为手段,打造红色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的网络信息平台,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模式。结合时代特点,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充分利用虚拟课堂、云课堂等教学软件或平台,让党史学习教育生动起来。此外,通过VR等先进技术,可以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场景还原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加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可以利用大学生自我教育功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地思考和探究。

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促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打造特色化教学平台,建立红色资源信息平台,提高红色文化宣传实效,切实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人民日报,2017-12-01(002).

[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7,(26):467-492.

[4]习近平.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J].新长征,2022,(01):4-11.

[5]金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党史教育管理的价值及实现研究[J].经济师,2022,(04):231-232.

[6]汪志球,郑智文,丁雅诵.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N].人民日报,2024-05-13(010).

[7]姜长宝,任俊霞.红色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为、应为、难为与何为[J].中国大学教学,2024,(03):40-46.

【基金项目】2023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一般项目马列·科社《舜文化融入山东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CKSJ13)。

(作者杨漫漫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辅导员,王炳宇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本科生)

责任编辑/黄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