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新起点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思考

2024-10-16 00:00:00杨超刘敏
党史文苑 2024年9期

“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也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一对基本范畴,先秦典籍中已有论述,到魏晋时期受到广泛研究阐释,对之后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体”,即形质也,意指形而上的本体、本质及其所延伸的根本原则;“用”,即形质上之妙用也,意指形而下的作用、功能及其所延伸的实践运用。“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是对体用关系的智慧表达,体现了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被提出,并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勘定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品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在“明体”上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价值旨归,在“达用”上坚持“三个统一”的建设路径,在“贯通”上论述文化创新发展“四个维度”的效能实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篇章,必须深入领会“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

一、“明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价值旨归

(一)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是在世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唯一不曾中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连续性作为首个突出特性,不仅是从历史延续之广度,更是站在国家长久发展之高度提出的重要论断。同时,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文化精神要求我们在新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既是赓续中华文脉的必要手段,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二)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也要“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提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深刻指出了文化主体性与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中国人民的紧密联系。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需要更好地发挥文化创新发展的作用,通过挖掘新内涵、提炼新话语、创造新形式、构建新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形成强大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使人民群众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落在实处,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三)助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等都展现出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破除西方媒体大肆渲染的“中国威胁论”,维护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在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中,立足中国实际打造具有新时代中国色彩的国际话语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既是必然要求,也是必要手段。

二、“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建设路径

(一)坚持“两个结合”,立足当代与传承文化底色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并强调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其中“第二个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PnNrn6+yslWAaTaCN5+a0w==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应采取批判继承、借鉴改造和守正创新等方法。一方面,剔除传统文化中滞后时代、含有封建毒素的文化糟粕,例如封建文化中的“愚忠”“愚孝”等;另一方面,立足时代发展、社会所需,擦亮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例如“福文化”中的祈福起源与新时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之间的底层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两个结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也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做到立足当代与传承创新相统一。

(二)以人民为中心,面向大众与始终保持先进相统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至上”的理念,强调文化创新发展要以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根本出发点、立足点。这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由谁评判”等问题。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这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必然以先进性作为方向要求。面向大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先进性的必然体现,始终保持先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人民底色的必要保障,文化创新的先进方向始终为实现人民利益保驾护航。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面向大众与始终保持先进相统一。

(三)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坚持开放包容与坚定文化自信相统一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包容性作为中华文化的突出特性之一,始终是中华文明发展、中华文化创新的活力来源。一方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以“择善而学”的气度,“有容乃大”的胸襟,“海纳百川”的心态主动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这是文化创新发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关键所在,要关注世界实践中的普遍性、时代性现象,围绕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进行创新发展,用中国智慧解释“世界怎么了”,用中国方案回答“我们怎么办”。文化自信是秉持开放包容的底气,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本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时必须坚守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将开放包容与坚定文化自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中统一起来。

三、“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效能实现

(一)文化内容之“贯通”

文化内容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要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包含了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等内容组成的庞大文化体系。新起点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创新发展,在物质文化层面上,应提高阐释研究水平,将古今相通的文化要素融入衣食住行中,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大食物观”的重新阐释,扩大了食物的内涵与外延;在制度文化层面,将传统文化中的制度规范转化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例如传统廉洁文化与当代廉洁教育中的“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之间的深度联系;在行为文化层面,注重道德人格教育,从“崇正”“立信”“和合”等古代社会规范中汲取精华,变为涵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力武器;在心态文化层面,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小来思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等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价值理念。

(二)文化功能之“贯通”

文化功能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意义旨归。“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主要功能为引导、整合和传续三大功能。引导,核心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必须落脚于教育,将具有民族色彩,赋予时代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个别教育、课堂教育、家庭教育等形式,以实现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整合功能表现为内在文化要素的梳理与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吸纳,文化创新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资源整合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文化创新发展,才能真正达到批判继承,去伪存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通过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基因才能不断被激活,文化自信的底气才能不断被增强。

(三)文化形式之“贯通”

文化创新发展通过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融入于各类文化载体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形式创新曾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必然实现文化表达形式的创新发展,将表现传统文化的旧形式转化发展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找准独特视角,例如《逃出大英博物馆》中“回家”呼唤引发的共鸣;二是借助数字媒介,例如用3D技术还原历史人物、场景;三是加强时代性内涵的阐发,以“学科思政”“行业思政”“活动思政”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生产生活全过程,使其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命力。

(四)文化传播之“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使中国样子被人看清,中国声音被人听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应挖掘打造具有突出中华色彩的文化品牌、海外传播阵地;同时,应着眼于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努力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等思维中的人类共相意义,将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转化为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推动全球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既是践行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现实任务。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刻理解“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新目标新作为努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J].求是,2023,(17):4-11.

[2]张士海.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12):29-36.

[3]项久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1):4-11.

[4]刘灵光,许海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契合维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21-29.

【基金项目】2023年度福建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体系的多元协同构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Y-S23185)。

(作者杨超系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助教,刘敏系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黄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