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家书

2024-10-15 00:00:00陈金陵
祖国 2024年15期

前言:彭雪枫将军是原新四军四师师长,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万里长征,娄山关大捷,创建钢铁新四军四师,建立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战功卓著,屡建功勋,终成就一代名将!不幸于1944年9月11日牺牲在抗日战场,英勇殉国,年仅37岁。

原新四军四师彭雪枫师长,是一位身经百战、文武双全、战功卓著的抗日英雄,不幸于1944年9月11日在率领新四军四师主力挺进津浦路以西的河南夏邑抗战前线英勇牺牲,年仅37岁。他与妻子林颖结合三年的时间里,饱蘸革命者爱的琼浆,倾诉一位新四军将领爱的衷肠,在战火烽烟中写下87封家书。寒霜丹叶,白雪红枫。请听,彭雪枫与林颖的烽火家书。

林颖:

枫,亲爱的枫

这是夜

洪泽湖畔的芦花

飘落我的肩头

伴着西去的夜风

追随你率部挺进路西的步伐

昨日誓师大会的铿锵话语

辉映你战将的风华

又一次点燃我对你思恋的火花

离别刚刚一日

便又想起三年前那个初秋

我们第一次相约在泗洪半城的柏树林下

雪枫:

亲爱的林颖同志

这是夜

第一次拿起书写情意的笔

便想诉说一个革命者的内心

“我心中的同志,她的党性,品格和才能,应当是纯洁,忠诚,坚定而又豪爽,军人究竟是军人,我的军衣已经穿了十八年。”

林颖:

是啊,十八年一件件军衣

伴随你烽火征战

伴随你一步步走进我的心灵

雪枫:

“昨夜月色皎洁,正开着会,接到你的来信!怎么读下去呢?那样靠得近的几位同志,而会又开得那样长,二时半才散了会,读了你的信,三时就寝,左右睡不着,翻了几个身,司号员已经打号音了,于是只好起床,到河边去了。”

林颖:

我也是无时无刻盼着你的来信

盼着信中一字字一句句

倾诉衷肠

婚后第三天我踏上洪泽湖边的小船

回到淮宝县我的战场

小船摇去

只剩你挺立的身影

化作洪泽湖水轻轻飘荡

雪枫:

半城,淮宝

都是我们各自的战场

烽火硝烟,热血飞扬

鸿雁传书,眷眷思恋

盈满我们的蜜月时光

林颖:

你总是在信中讲述一场场战斗

似乎要我和你一起分享胜利的欢畅

昨天,就在我们结婚一个月的前一天

1941年10月23日

你们又打了个大胜仗

洋河,陈道口

看到你持枪跃马冲向前方

雪枫:

“在指挥阵地上,看着战士们那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雄姿,使我深为感动,我从内心的热爱他们!也许他们也在爱着我吧,因为我离他们并不远,连望远镜都不需要,就是没有陪同他们一同冲锋而已。你该为我担心吧,当我们看突击道路侦察地形的时候,仅仅距离敌人六十米远,一颗子弹打中了我们所藉以隐蔽的碉楼的枪眼的旁边,又一次一颗子弹在我们面前三十米处落下。不要紧的呀,枪林弹雨是军人的家常便饭,习以为常。”

林颖:

你的习以为常

揪扯着的难道不是我的心?

还有那未出世的孩子

不也在紧紧抓住我的腹部

强硬掩饰着他刚刚成型

牵挂父亲的小小心境?

你说过

“我们的爱情,要抱着坚定的胜利信心”

怎会不知我和孩子

同你一样迎接一次次胜利的喜讯

结婚三载,分别无数

一次次洪泽湖畔的喜泣相迎

一次次半城清晨的临别无语

雪枫:

“我知道你我并不因之有所怨尤,这是为了抗战事业,大时代的青年人、革命夫妇,是不足为怪的。这是你经常劝勉我的话,我早已铭刻在心。”

林颖:

为了抗战,为了豫皖苏人民

我们的离别相思

我们的欢聚欢欣

都付与那一封封长长绵绵的书信

托付起彼此信仰的坚定

说到书信

我又一次无语

你总是批评我的信“太简单”“太抽象”

甚至埋怨

“最急人的是久不接你的信,最恼人的是总不见你的长信!”

你想知道我的点点滴滴

你想知道我和孩子期盼你的日日夜夜

三年里你的87封来信

绵绵长长,字字情意

都烙印在我的心底

下一封,下一封

你们挺进路西后我的第一封回信

一定快快地、急急地、长长的

一封长信

我保证

林颖:

你的来信呢?

你挺进路西后的第一封长信呢?

为什么等不及我的长信

你便要停笔

停笔?

绝笔?

不,我不相信,我不接受!

不要你的绝笔

要你的长信!

你,欠我的长信!

长信!

雪枫:

“不管我走到多么遥远的地方,有一位美丽的姑娘,一位坚强的同志,一个有理想的女性惦记着我,始终与我志同道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林颖:

雪枫,雪枫

你不能走

雪枫,雪枫

我再也见不到你了,小枫还没有见过爸爸呢

雪枫:

小枫,我亲爱的孩子

爸爸没来得及握住你的小手

没有听到你稚嫩的笑声

更没能听到你喊一声爸爸

可,我,彭雪枫

你的爸爸

已经成为了你的骄傲

化作擎天大树支撑起你一生信仰

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

远在天边的爸爸

一定守护着你

一辈子守护着你

林颖:

枫,雪枫

我的“寒露丹枫”!

我听到你的心在呼唤

看到你就站在新四军四师战列的最前沿

那便是你

那便是我

我们携手跨越生与死的界限

共同创造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和孩子的朝阳初升的明天!

你听

你听!

雪枫:

我听见了

看到了

洪泽湖畔到半城近十里的路上

我大淮北数千民众

我身边永远相伴的四师将士们

一路排开120多座香烛祭案

哭泣声,呼喊声

枪鸣声,呼啸声

还有那千里外的延安宝塔山下

党中央、毛主席、朱德总司令

数不清的抗战英儿们

捧上白色的花环

为我一生的求索,一生的共产主义信仰

义无反顾

精神永恒

我走了

我走了!

彭师长,你慢慢走,慢慢走

你永远活在我们淮北老百姓的心里!

彭师长,彭师长!

你永远和四师将士们在一起!

直到永远!永远!

彭师长!

彭师长!!

彭师长!!!

(作者系原中国环境报社社长助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