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特色

2024-10-15 00:00:00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36期

《堂吉诃德》这部小说堪称文学杰作,在写作上有诸多令人称赞的笔法:

1.运用夸张手法塑造人物

塞万提斯在塑造堂吉诃德这一核心人物时,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现。首先是人物外貌的夸张。堂吉诃德身穿一副残缺不全的盔甲,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驽马,却声称自己是无所不能的骑士,能够拯救全世界。其次是情节上的夸张。作者设置了一系列夸张滑稽的情节来表现堂吉诃德的形象,比如在堂吉诃德大战风车这一情节中,他用长枪刺进风车的翅翼,结果连人带马被风车甩了出去,后来是被他的随从桑丘搀扶才得以爬起来。作者通过这些夸张的情节来讽刺堂吉诃德的荒诞行为和他的理想主义,以及他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冲突。还有人物思想的夸张。堂吉诃德的思想和言论过于理想化,以至于夸张和变形,他对骑士之道的解读和现实格格不入,荒诞不经。夸张手法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同时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深入,讽刺的效果更加强烈。

2.运用对比手法来凸显形象

堂吉诃德和桑丘这两个人,形成了全方位的强烈的对比:一主一仆,一高一矮,一瘦一胖,一个天马行空,一个朴素现实。两个人在语言上也形成强烈对比,堂吉诃德在与人交谈时,常使用典雅的词汇和特定的典故,比如他是这样形容他的心上人杜尔西内娅:“我的贵妇人杜尔西内娅,她的美丽超越了所有的维纳斯和海伦,她的美德胜过了帕拉斯和弥涅尔瓦。”而桑丘的语言则比较朴素和直接,他在描述自己的愿望时是这样说的:“我只想吃饱饭,有个温暖的床睡觉,还有个好主人给我发工资。”这样的对比,使两个人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形成一种性格上的张力,显得幽默而有反讽意味,把堂吉诃德脱离现实、耽于自我幻想的形象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3.运用情节的反转来表现主题

堂吉诃德一腔热忱地拯救世界,但是往往带来了与预期相反的效果,他的英勇行为往往导致了自己或者他人更大的不幸。比如堂吉诃德目睹一个叫安德烈斯的男孩被农场主惩罚鞭打,他出手阻止,农场主停止了鞭打男孩并被迫承诺不再伤害安德烈斯,结果在堂吉诃德离开后,安德烈斯受到了农场主更大的惩罚。情节前后的反转,揭示了堂吉诃德理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体现了理想化的人道主义和现实中人性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增加了故事的荒谬感,促使人去思考怎样的人道主义才能给予别人和社会真正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