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4-10-15 00:00:00关颖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36期

5月17日,“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市主会场活动在西安博物院举行。此次科技展中,文物全息数字化、虚拟可视化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市民,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穿越时空、虚实交融的沉浸互动式科技文博新体验。

秦始皇兵马俑以灰色的秦俑为世人所熟知,在活动现场,参观者通过佩戴MR产品,如何拥有了“复活”秦俑的神笔。当体验者亲手为眼前的虚拟秦俑“涂”上最后一抹色彩,秦俑立刻腾空而起、挥剑如虹,尽显秦人英姿。“通过高科技手段,能够将秦俑颜色还原,甚至还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看着秦俑‘复活’,真的太神奇了。”在现场体验的刘先生表示,科技的发展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美好的体验,尤其是能还原历史甚至与历史对话,那种参与感特别神奇。

这边是为秦俑上色,那边参观者戴上“眼镜”已经开始轻松阅读古碑文了。“戴上这个VR眼镜,能还原碑林石碑上的古碑文,有读不懂的地方,只要用手指在碑文上点一下,就能轻松实现碑文翻译,并且还能现场问答,这个体验太好了。”现场体验读碑文的李女士连连发出感叹。她表示,由于古今行文差异,读懂古碑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有了这款“翻译器”,不仅让人身临其境,还真的长知识了。

(摘编自《西安日报》2024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