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胡津萌

2024-10-15 00:00:00郑丹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4年34期

今年暑假的一天,学生胡津萌加我微信,说晚上要给我送糖果,她目前已被湖南大学录取。我很高兴,眼前不禁浮现出她几年前的模样。

她有着一张容长脸,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眼睛半眯着,嘴巴微张,浅浅的酒窝若隐若现,像是月牙儿和星星相会。一把乌黑的马尾束在脑后,粉红色的发箍紧紧地箍住额前的碎发,露出光洁的额头。

她听课的样子最为迷人。眼睛紧紧地盯住黑板,手里握着笔,像是随时准备记录要点,忽而微微点头,似乎领会了奥义;忽而微蹙眉头,似乎疑惑不解;忽而笑意粲然,似乎豁然开朗。她的表情就是我上课的“晴雨表”,牵引着课堂进度的快慢。下课的时候,她大多数时间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不是在课外书中寻觅,就是在习题集中深耕,偶尔与同桌聊天,脸上依旧挂着津萌式微笑。

七年级时,胡津萌的数学比语文好;到了九年级,语文和数学并驾齐驱。数学老师说她做题不是不错,而是错了后能够及时反思。我提倡读书,她不仅自己读,还要求妈妈放下手机陪读。我提倡练字,于是暑假她每天准时打卡发班级群,最初,她的字工整却朝着一个方向倾斜,像被风吹斜的麦苗;可渐渐地,她的字变得茁壮挺立,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她的变化,而且,她的作文内容也由单薄干瘪变得圆润丰满起来。

记得有一次,我随口提到写时间不能直接写时间,比如写傍晚,可以说“暮色像一只大鸟用硕大的翅膀缓缓遮住了天空”,结果第二天,这句话就出现在了她的作文里。

“老师,我到了。”微信语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赶忙迎出门,暮色把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送到了我的面前。津萌卸下了发箍,散开了马尾,戴上了眼镜,穿上了背带裙,不变的是眉眼依旧盈盈。数年时光褪去了年少的青涩,沉淀出一份优雅和娴静。我们聊她的志愿,聊她的高中,聊我们的初中。她感谢我初中对她的引导。“关键是你自己很努力啊。”我笑。“你的字怎么进步得那样快?”突然,我想起了一直盘桓在心头的疑惑。“可能,是我慢慢地领悟到了写字的要诀吧。”她的眼里似乎澄澈着一弯新月。是啊,她本身就是一个执行力强又善于领悟的姑娘。

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我很庆幸能有胡津萌这样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