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浙江永康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主任黄大足接到了一条信息:644名新生中,唯独一个名叫于帆的孩子,至今没完成报到手续。察觉到异常,他立刻拨通了于帆父亲的电话,没想到,接电话的就是于帆本人。“不好意思,老师,我现在没时间来学校报到。”电话那头的于帆说,因为父亲脑梗复发,手术后离不开人,他必须留在医院。
16岁的于帆来自四川南充,父母离异,从小跟随在永康务工的父亲一起生活。“7月6日,爸爸的右半身动不了了,我就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立即手术。”父亲入院意味着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断了,眼下父亲后续康复还需费用,他借遍了能联系上的亲戚。母校古山中学2024届3班的老师同学也为他发起了捐款。
于帆说,自己本来打算先退学,等到一定年龄,去打工挣钱还医药费。就在于帆犯难的时候,教育局、校方等领导来到了他的身边,并鼓励他:“你只管卸掉‘包袱’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其他的事情,有我们!”在场一行人的话语,让于帆重拾信心。
在各方助力下,于帆的困境得以解决,他也决定到学校报到。他说,自己要好好学习,做个有用的人,要回报那些帮助自己的人。
(摘编自《浙江日报》2024年7月9日)
◆素材解读
1.教育的真正意义。“你只管卸掉‘包袱’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其他的事情,有我们!”坚定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情怀和担当。暖心的教育能够传递正能量,这给于帆心中播下爱的种子。
2.病痛无情,人间有爱。每一次热心的援手,都足以成为生命中温暖、坚定的力量。在各方助力下,于帆的困境得以解决,相信这个感恩懂事、有孝心、有责任感的男孩肯定会带着这份生命中的温暖砥砺前行。
◆适用话题
感恩懂事 情系桑梓 教育大爱 爱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