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海伦·凯勒的妈妈”,这位聋人教授“撑起了伞”

2024-10-15 00:00:00雷琨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4年33期

郑璇,我国首位自主培养的聋人语言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教授,专攻听障儿童心理与教育、手语语言学、残障人群心理咨询。听障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身份让生活中温文随和的她对事业有着一种近乎执拗的使命感。

此前,郑璇偶然看到一位家住广州的网友“轩轩妈妈”发布的笔记,图片上是轩轩粉嘟嘟的小脸,配文却一句比一句让人揪心。轩轩被确诊患有先天性黑朦,这是一种发生最早且最为严重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会导致婴幼儿先天性盲,同时伴有神经性耳聋等其他症状,但医学界现阶段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盲加聋带来的障碍,绝不是1+1=2这么简单。”郑璇介绍说。视听双障者比盲人、聋人面临更大的语言鸿沟。虽然是少数中的少数,但面对的却是难处中的难处。“这样不行!我怕她浪费时间啊!”看到轩轩妈妈还陷在求医无门的巨大挫败感中,郑璇几乎是“追着赶着”想要帮忙。

郑璇立刻请自己的学生私信联系那位无助的母亲,并嘱咐除了说明清楚来意外,还要附上她在北师大官网上的个人简历。“忽然有一个北京的老师说要来帮我,我不敢相信啊,我担心是‘医托’怎么办啊?!”经过多方打听核实,轩轩妈妈才加上郑璇的微信,并提出希望视频通话亲眼确认一下。通话中,郑璇提到自己要到广州出差,面向听障儿童家长做个讲座。因为“对轩轩也有帮助”,她便邀请轩轩妈妈来参加,得到的回应是“要收费吗?”面对这样的“戒备”,郑璇毫不介意,好脾气地让对方放心。多年接触盲聋群体及其家庭,再加上听障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她更能共情他们的迷茫与担忧,“他们不知道谁能帮到他们”。

这次广州之行,郑璇来对了!见面时,轩轩妈妈含着热泪,显得很拘谨。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心很塞”。对于“盲聋人家长”这个身份,她还在艰难的适应期。郑璇就从“什么是特校、聋校”这样最基本的概念讲起,还把广州启聪学校早期干预的老师介绍给轩轩妈妈认识。“她好厉害啊!自己淋过雨,就想要为别人撑伞!”轩轩妈妈这样评价郑璇。

命运试图将盲聋人囚于暗室,郑璇想以教育为支点,竭力为他们撬开一道缝隙。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2024年6月12日,有删改)

◆解读

对郑璇来说,世界安静得可怕,没有春日里的细雨滴答,也没有酷暑中的阵阵蝉鸣,即使佩戴上最先进的助听器,听力也远远不及常人,但她却能取得常人所不及的成绩——精通多国手语,38岁时成为全球华人中第一位语言学专业的听障博士……郑璇在追梦路上从未停止过奔跑。

郑璇积极投身于听障人士高等教育,致力于建设听障人士与健全人能无障碍沟通的未来,让更多聋人的内心世界展露于阳光下。郑璇是无声世界里的“有声”者,她身体力行,为聋听世界搭建桥梁,让无声的梦想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