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书房盘点

2024-10-15 00:00:00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4年33期

书房可以让人短暂地逃遁熙熙攘攘的尘世,让心灵得以休养生息。稍稍开一点窗缝,清爽的微风便在整个书房巡行,润泽胸腔中的每一个器官。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太大,书房足以抚慰我们疲惫的心。”

陋室:刘禹锡的书斋名。环境虽然简陋,但他在这里写出了千古绝唱《陋室铭》。他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诸葛亮的“茅庐”、西汉扬雄的“云亭”相提并论,表达了其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老学庵: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书斋名。他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ead3ecbcaa6a175ed5a342093567c853烛夜行’之语名庵”,以此激励自己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庵”,从“广”,从“阉”;“广”泛指房屋,“阉”指关门,“庵”就是关了门的房子。命名庵,是说要关起门来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是不想闻,而是没有想闻的内容。书房中的苦乐,想必只有陆游自己知道。

项脊轩:该书房的主人是归有光,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书斋名有两重意思。其一:“颈”之背为“项”,不大,与“脊”同在不为人所注意的身体的背面;轩小而向北,居于屋子的背面,故以“项脊”为喻。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宋朝时住在太仓县的项脊泾,自号“项脊生”,把自己的书斋题名“项脊轩”,表示不忘所宗。

三希堂:乾隆的书房,虽然名气很大,但面积总共也就8平方米,是故宫最小的房间。“三希”同“三稀”,“三稀”指的是乾隆皇帝收藏的三件稀世书法珍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希堂虽小,狭长的室内又用楠木雕花隔扇分成里外两间,但陈设典雅、古朴,弥补了空间的不足,再加上设计得当,毫无局促之感。

抱残守缺斋: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将书房命名为“抱残守缺斋”,并非给自己脸上抹黑,而是因为他生平“嗜古成痴”,称“竭其力之所至,不以营田宅,治生产,惟古器物是求”。他集藏“上自殷及隋碑,巨若鼎彝,纤如泉珍,旁罗当壁,广及罂登”。这些千年古董因历经沧桑,难免残缺,但刘鹗视若珍宝,他的书斋名也表达了其甘心一辈子与这些残缺不全的文物为伴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