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经常下雨,每当雨落时,故乡就像一幅水墨画,优美而清雅。雨后,大山里的一切都焕然一新。风一吹,湿润的泥土和树叶的味道在空气中荡漾,沁人心脾,让我陶醉不已。
在故乡时,我喜欢坐在屋檐下的石墩上看雨。抬眼看,雨丝细密如织,远处的大山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往近处看,眼前是被雨打得东倒西歪的竹叶、黛色的老式石瓦、红色的砖墙、长满青苔的石阶,都充满着时光的痕迹。低头看,雨落在地上的小水洼里,溅起一朵朵小水花。若是换个角度看,小水花有的像一只只蝴蝶,有的像一朵朵玫瑰,有的像一片片炸开的银色烟花。
我还喜欢闭上眼听雨的声音。雨打石瓦,清脆空灵;雨落蕉叶,润物无声;雨入水池,悄生涟漪……雨声和风声交织在一起,好像万物都是雨的乐器,它随意拨弄便能奏出独一无二的乐曲。我坐在石墩上,感受着雨的一切。
雨淅淅沥沥地下了几千年,喜欢它的人不止我一个。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有关雨的佳句。李清照在《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中写道:“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纳兰性德在《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中写道:“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古人爱雨,我也爱雨。雨落的样子朦胧美丽,雨落的声音悦耳动听。我爱雨的一切,爱它“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的凄凄切切,爱它“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热烈多情,也爱它“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含蓄温柔。
一声雷鸣响起,把我从回忆里拉回了现实。我走出门,像儿时那样,坐在屋檐下看雨。
(指导老师 潘瑞平)
【点评】曹玉玲同学用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生动的雨中世界。文中有视觉的描写,如雨丝细密、雨中山色、雨落竹叶;也有听觉的体验,如雨滴落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响,丰富了读者的感官体验,使整个雨景更加立体和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文章以“雨的记忆”为线索,从故乡的雨中景致写到雨声,再写到历史长河中文人墨客对雨的描绘和情感,最后以雷声唤醒回忆,回到现实,虚实交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