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习作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电影欣赏与习作教学相结合,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和提高写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作教学;电影课程;课程融合;小学语文
目前的习作教学极易出现题材狭窄、文笔枯燥的弊病,教师往往教得费力,学生也学得吃力。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综合学习资源,电影欣赏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和精神成长为目的,以电影作品为载体,以阅读欣赏为途径,以读、看、写、演、评等为手段进行综合性语文学习。因此,将电影课程与小学语文习作课程融合,不仅能丰富语文习作教学的题材和方式,对提升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也大有裨益。
一、选择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提高阅读写作兴趣
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石,是提升写作能力最实际的途径。针对各年级语文课文内容或必读书目,教师在电影欣赏课上,可选择改编自经典名著的优秀影片,如《小王子》《爱丽丝漫游奇境》《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草房子》《城南旧事》等,通过观看精彩的影片,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强烈愿望,并开展主题阅读、写作活动。
如组织学生看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之后,笔者在班级开展阅读原著系列活动。根据电影情节引领学生共同阅读某个重点篇章,组织阅读交流,让学生谈谈影片与原著的异同。并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电影所作的改编你赞同吗?说说自己的理解。”基于此,指导学生撰写篇章读后感,并在班上进行讨论交流。同时,笔者也推荐了原著作者罗尔德·达尔的其它作品,如《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好心眼儿巨人》《小乔治的神奇魔药》等。通过一系列读书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经典原著并撰写读后感的兴趣。
二、聚焦电影台词,感受语言魅力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可以发现同样题材的作文,有的学生写得生动,有的学生写得枯燥。比较后不难发现,不同语言表达会导致不同呈现效果。好的电影之所以动人,引人入胜的台词必不可少。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语言的掌握,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境下自然实现的;是在心理放松和不反感的条件下接受的……”学生在观看电影时,其实就置身于真实的语境当中,同时他们的心理状态是放松的,这是感受语言魅力、学习语言表达的绝佳机会。
如《狐狸与我》开头的旁白:“我的故事,刚好发生在我上学的路上,我记得当时我才10岁……它好美,在那个瞬间,我以为可以抚摸它,那一整天我都在想着那只毛榉林中的狐狸,放学后,我回到与它相遇的地方,希望能再见到它,我已下定决心,我要驯服那只狐狸,但我没料到,一段冒险旅程将就此展开。”这就是一段绝佳的作文开头。观影后,笔者把这段台词单独摘录出来带着学生赏析。首先在情感表达方面,通过描述“我”遇到狐狸那一瞬的美好记忆,以至于“一整天都在想着”,以及为了再次见到狐狸而下定的决心,能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我”对那只狐狸强烈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其次,这段台词的最后,表达了一段出乎意料的冒险旅程就要展开,能够激起观众深入了解故事的好奇心。最后,这段台词虽然简短,却传达了开头需要传达的信息,不仅逻辑清晰而且引人入胜,这些都是一个好的叙事作文开头需要具备的要素。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创新,写作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
三、关注拍摄手法,提高布局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写作中谋篇布局,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这也是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电影是用影像、声音等来表达故事的艺术。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里,电影需要有详有略地讲好一个故事,其谋篇布局值得学生学习,并用在写作中。如在观看《王二小》这部电影时,笔者让学生边看边思考:“影片着重拍摄了哪一段内容?”学生看完后纷纷表示,是王二小牺牲的情节。笔者接着再问:“王二小牺牲的时候又重点拍摄了什么内容呢?”通过回放,答案显而易见,是王二小牺牲时人物表情动作的特写镜头。看完这个片段,笔者引导学生总结回答:“联系我们的写作,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怎样写,重点应该在哪里?”联系观影所得,学生得出了共同的结论:叙述一件事时,开头结尾需简略,要把写作重点放在事情经过上,尤其要关注主要人物在关键事件中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通过将电影欣赏与语文习作教学融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发展。同时,这种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提升了他们的文字表达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洪武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