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力量

2024-10-12 00:00:00袁铭俊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4年35期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那年秋,我备战一次竞赛。接二连三的挫败让我逐渐失去了信心。初秋的天气竟像寒冬,冷得透心凉。心中的无助和前途的渺茫萦绕心头,让我无所适从。

何以解忧?唯有诗书。“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诗中跨越千年的情,让我的心在翻开书的一刻便退去了矜持。在这里,我遇到了给予我力量的人——苏轼。

恍惚间,我看到了千年前的他。“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鸿悲怆,沙洲茫茫。乌台诗案,让这个大文豪徘徊在生死的边缘,这也成了他一个无法磨灭的伤痕。可是,苏轼竟能在此后写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吞山河之句。此时,我心中的火已被点燃,孤单和寒冷开始消散,四肢逐渐充满力量。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开始努力,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我渐入佳境,重现了往日的辉煌。竞赛难度固然大,可若有苏轼般的豪情壮志便不足挂齿,我重新找到了那个自信的我。

出乎意料的是,入围名单发布,我落选了。我恰似“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不甘的情绪充满了我的心。为何我如此努力,却遭如此荒谬结果?

我迫不及待翻开书,寻找我流失的能量。看到苏轼的《定风波》,我明白了他在暴风雨中磨砺出的精气神,试问天下还有什么样的风雨能够摧毁他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首《定风波》,宛如一颗给风雨路人的定风丹,词中蕴藏的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每一个抵抗命运的人。我心中升起一股暖意,这个千百年前的人好像成了我的知己。此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冬消尽,春伊始。“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竞赛的穷冬烈风已然刮尽,春回大地,世界豁然开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虽未入围,但历经过寒冬的洗礼,我的水平已突飞猛进。

合上书,苏轼的豪放已映入我火热的胸膛。“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千年前的苏轼给了千年后的我力量。这一刻,我心中有温度,手中有力量!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东淄博市周村区第二中学】

点评

作文详细地记叙了小作者参加竞赛前后的心路历程,无论是赛前的挫败和重来,还是赛后的落选又豁然,都得益于诗文中所蕴藏的精神力量。文中引经据典,将自己阅读诗文的感受与参加竞赛的心境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把“阅读的力量”更加具象化,时时扣题。首尾呼应,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