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一个人出去旅游过;我是个计划性很强的人。
这两个特性导致我在旅游时必须找一个合适的旅游搭子,要么愿意和我一起计划,要么愿意听从我的安排。
虽然我知道在一个陌生城市旅游,仅靠网络上的一些消息不可能使得计划的每一项都完美落地。但在我的“认真执行”下,似乎大部分都可以做到。而我的计划要详细到今天坐哪一列地铁,以此来推出行时长多久、几点出门合适等等。
详细的出行计划在J人看来简直狂喜。
可最近的我出了一些问题。严格的计划让我时刻紧绷着,如果没有完成就会陷入焦虑状态。在看了很多书做了很多咨询之后,我做了一个对过去24年几乎没有一个人单独去玩过的我来说有些大胆的决定:
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去玩一下。
我避开了海南所有的大热门旅游城市,最终选择了澄迈。澄迈,一个我说“我是来玩”时,本地司机都要思索好几秒来这儿玩是为什么的地方。
不过有点好笑的是,在动了念头之后,我迅速定了民宿和高铁,执行力强到我更觉得自己的确需要放松下来。
出发去澄迈那天,由于没有列“出行必备清单”,我返回去好几趟去拿东西,坐车去高铁站的路上我脑子里有个小人一直在说:“你看,还是要做好计划,不然也不至于高铁改签到无座。”但也正是因为改签,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乘坐的是城际列车,对一个新交通工具的喜悦和好奇让脑子里的小人哑口无言。
澄迈之行大概有三天,睡觉、躺着玩手机的时间满打满算大概占据了两天,认真贯彻落实了“放松”理念。不过最终还是觉得“来都来了”,于是从脑子里抓出自己唯一想做的事:看海,给自己找了个目的地——永庆寺后海。
在第二天的下午,睡得正香的我突然惊醒:再不去就有点不合适了。于是洗漱、打车,等自己清醒过来已经到了永庆寺门口。
而我也做了一个过往的我不可能会有的行为:站在景点门口查攻略。摸清了永庆寺里面比较出名的地点,也摸清了永清后海的位置后,我开始了最放松的一个下午。
在咖啡馆慢悠悠地喝了杯咖啡,又跑去图书馆(藏经阁)看了会书,等到图书馆管理人员来催,我才知道原来永庆寺17:30就要“下班”。
于是拿着书又“转战”到永庆后海,也是在这里,我一下子找到了一个人旅行的快乐:和陌生人聊天。
我碰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大哥。
他说他们家世代都是打鱼的,但自己晕船。后面实在受不了就跑去当兵了,回来被分配工作,避免了出海打鱼的“家族传承”。
他还说有次带着一个没有见过海的河南朋友坐船,他在旁边晕得好难受,但那个朋友特别激动,跑到船边上,边录视频边说一句:大海真大!
他讲这些事情时手舞足蹈,我在旁边边吃清补凉边和他搭话。远处太阳也在逐渐落下,海边开始从湛蓝色变为橘子海。
我永远在紧绷的心脏似乎也慢下来了。
天黑后,本来还想回去健身的我由于打不到车被迫在永庆后海多待了两个多小时,在这两个小时里,我坐在一个很柔软的沙发上,什么都没有做,放下手机纯发呆,听着旁边的酒吧放歌,看着远处的孩子们在海边玩耍、情侣们在沙滩上夜话、当地居民在这里散步……那一刻我可以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
一个可爱的孩子跑到我身边,看着沾满沙子的小脚我猜测他刚从海边跑回来。他用同样沾满沙子的小手递给我一颗糖,而那一刻,毛不易那首《无名的人》刚好放到“在熟悉的街头,有人会用所有的温柔喊出你的名字”。
这不是熟悉的街头,他也不是我熟悉的人。可在那一刻我放下了内心所有的紧张和戒备,接下了他的那颗糖。
不过我最要感谢的是那位距离我5.8公里还愿意接单来这边载我的司机大哥。于是坐上车后我鼓起勇气表达了自己的感谢,而他也打开话匣子,和我聊天。他问我是一个人来玩吗?他还说我应该很习惯一个人出来玩吧,他就不行,一个人去做事就提不起精神,出去旅行必须拉着朋友一起。
在他眼里,一个人来澄迈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旅游、晚上九点多从永庆后海回去都是好酷的事情。
但我其实好想告诉他,我一点也不酷,几天前的我还会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觉得自己就要完蛋了。我隐晦地告诉他我遇到了不好的事来散心,他在我临下车前突然说了一句话:“你都可以一个人出来玩了,还有什么不可以度过呢?”
回到民宿那一刻我突然好想把这一天记下来,记录下我遇到的善良的陌生人,记录我勇敢迈出的第一步。
而下一步是什么时候呢?
再说吧,想那么远干吗?
那明天究竟什么时候起床,又要去哪里玩呢?
等明天再说吧。
后记:第二天起来就好想吃永庆寺的素面,于是打车去吃了一碗面。来回大概花费了五六十元,但我还是很开心。想做什么的时候就去做什么,大概是这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