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朝着心中的梦想再出发

2024-10-12 00:00:00姚赟赵一凡王昊邸英轩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4年9期

在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孙颖莎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这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乒乓球选手,以其卓越的技艺、坚韧的精神和独特的魅力,在奥运舞台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7月30日,孙颖莎搭档王楚钦在巴黎奥运会混双决赛中4-2击败李正植/金琴英获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乒乓球在奥运会史上收获的首枚混双金牌。8月3日,孙颖莎在女单决赛中2-4不敌陈梦,获得银牌。8月10日,孙颖莎随中国队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中3-0战胜日本队获得冠军,实现奥运女团五连冠。

超越输赢

场上,她是“杀气腾腾”的小魔王;而场下,她则是可爱的萌妹,是当之无愧的团宠。孙颖莎个子不算太高,留着一头短发,圆圆的脸蛋。在与队友的合照里,她总是咧开嘴笑,露出两颗虎牙,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有网友开玩笑说,这是“用最萌的脸打最凶的球”。

张怡宁曾用“无法复制”来形容她,“给人的感觉就是用自己的节奏来打球,不是特别慌乱,说明她的心态非常好。”

巴黎奥运会,孙颖莎肩负着混双、女单、团体三项重任。在同步进行的女单1/16决赛中,现年23岁的孙颖莎对阵61岁华裔卢森堡选手倪夏莲,这场“世界第一”与“世界唯一”的对决,成为巴黎赛场上的一段佳话。

倪夏莲凭借着对乒乓球的无限热爱,在巴黎迎来了属于她的第六次奥运会,也创造了奥运会乒乓球的年龄纪录。比赛暂停时,她接过丈夫兼教练丹尼尔森递过来的可乐,喝上一口;即便是输球之后,也依然露出标志性笑容,热情拥抱对手,被网友赞为“快乐乒乓球”。

而在与孙颖莎单打前夕,倪夏莲还受邀给“莎头”组合当起了陪练。因为倪夏莲与朝鲜女选手金琴英的打法相似,混双决赛前,国乒特意邀请她帮忙练习,倪夏莲也是毫不犹豫答应,网友们直呼“大格局”。

最终,在这场年龄悬殊巨大的女单比赛里,孙颖莎以4比0战胜倪夏莲。赛后,孙颖莎主动上前握手致意,而倪夏莲也是满脸笑容地向孙颖莎表示了祝贺。有媒体评价称,这场比赛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输赢,在她们的人生中,自己早已是胜利者了。

从声音开始

孙颖莎对奥运会的记忆总是很深刻。

她清楚地记得自己懂事后看的第一场奥运会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那一年,张怡宁赢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比赛,卫冕奥运女单冠军。就这样,张怡宁成了孙颖莎的偶像,那年只有8岁的孙颖莎已经是球龄3年的小小乒乓球选手了。

在和乒乓球相遇之前,孙颖莎总是在家里玩一个她命名为“滴滴答答”的游戏——随手抄起一个小玩意扔在桌上弹跳,碰撞发出的频率愈发密集的响声让她着迷。父母看她总喜欢这么玩,心想,要不让她试试乒乓球吧。女儿的第一把拍子是他们在家附近的体育用品店里买的。打那时候开始,孙颖莎放学后,几乎每天都会去打一两个小时乒乓球再回家。耳边传来的密集响声,从不规则的滴滴答答变成了清脆跳跃的乒乒乓乓。

孙颖莎妈妈的印象中,女儿对乒乓球的爱是肉眼可见的。当时妈妈会去场馆里帮女儿捡球,孙颖莎的球盆总是装得很满。有时候妈妈捡满了,她还会在尖尖上再摞几个,摞不了就往兜里揣几个,队里的孩子们好像也都是这样,活脱脱一群屯起果实准备过冬的松鼠。

在小学入选河北省队后,这个习惯也一直没变。河北女队主教练杨广弟记得,孙颖莎除了练球外也非常喜欢捡球,不用捡球器直接趴地上用小盆哗哗地装,球不够了还会顽皮地钻到别人台下胡噜几颗走,或者干脆从队友的盆里倒走一些。大队员们也非常喜欢哄着这位年纪最小的队员玩,经常是哈哈一乐就过去了。

但到了比赛时,没有人会再抱着哈哈一乐的心态去面对她,年纪最小的孙颖莎从没跌出过队内赛前两名。等到在队里练满一年,冠军除了她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代表省里出去比赛她都是第一主力。从那时开始,杨广弟已经从孙颖莎身上看到了一些不太属于这个阶段选手的成熟。

对于乒乓球这项魅力与残酷并存的运动而言,获胜的实力与对责任的感知是决定一名选手能走多远的两条腿。在此之上,孙颖莎更习惯用目标丈量路径,“我的目标是进了省队我就想往国家队打,进了国家队我就想拿世界冠军、拿奥运冠军,是这样一步步的。”

后来,孙颖莎历经三次全国少年锦标赛,最终拿下冠军,叩开了国家队的门。

在山顶造山

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对所有乒乓球运动员来说都是一座山。

对外国选手们来说,这是座难以翻越的巨大高山。对国内选手而言,这里更是绝顶,登上来需要拼尽一切从十多亿人里脱颖而出,睁开眼睛发现,上面站满了世界上最有天赋的一群人。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年龄、性格、打法都不尽相同,却获得了同样的一种责任——赢。

孙颖莎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进入国家队,把曾经的成绩放在脚下作为起点,以赢为责任重新出发。

在国家二队时,她的主管教练张琴觉得她经常缓一些、慢一点,一批评她她就躲,或者干脆不理人。所以张琴决定教给她的第一件事,是脸皮要厚,“在人才济济的国家队,必须学会厚脸皮,不能怕批评,找出问题才能进步。”

接近一年半的训练后,孙颖莎打进一队。在进一队之后,孙颖莎对国乒肩上的压力有了实感。批评越来越多,表扬几乎没有一句,教练每天说的最多的字是“丑”——不好好打球就丑,只有做到教练的要求才会变漂亮,这是黄海城锤炼孙颖莎“大心脏”的土办法,话难听,但真管用。

在美与丑的夹缝里过了5个月,孙颖莎首次参加世界级成人组乒乓球赛事便斩获了女单、女双两项冠军,次月世界排名从无直接“空降”至世界第十。火箭般的跃升速度让她的“天才”与实力开始被看见,大家开始对这个脸肉乎乎的小女孩留下印象。

而在大众视野里,真正的“一战成名”发生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大名单上,孙颖莎的名字出现在女单席位——那时候,距离孙颖莎平生第一次拿起乒乓球拍只过去了16年,距离她看到张怡宁夺冠的北京奥运会也只过去了13年。

球落地后才是反攻的时刻。后来的故事大家更为熟知,2023年的WTT新加坡大满贯赛,她和两年前一样身兼三项,不同的是,这次她获得了三个冠军。女单世界排名,孙颖莎的名字铆在第一的位置,已经远远超过100周了。

遗憾无缘大满贯

对于23岁的孙颖莎来说,距离乒乓球大满贯的荣耀仅差一枚奥运女单金牌,而在巴黎赛场,她再次留下了遗憾。

北京时间8月3日晚,在法国南巴黎竞技场4号馆迎来乒乓球女单决赛。这是东京奥运会后,时隔三年,孙颖莎和陈梦再度会师奥运决赛。

比赛一度十分胶着,双方大战六局后,23岁的孙颖莎不敌30岁的陈梦,以大比分2比4遗憾摘银,无缘实现乒乓球大满贯。而陈梦再次拿下女单金牌,卫冕成功。比赛结束后两人紧紧相拥,孙颖莎依旧没有太多表情,而陈梦则轻轻拍打着孙颖莎的后背。随后,两人一同举起国旗,向在场的观众、教练、裁判挥手致敬,现场响起阵阵欢呼声。

这是一场巅峰对决。陈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场比赛对于她和孙颖莎都存在不同的意义,她们从开局到最后拼尽了全力,这场比赛没有失败者。

赛前谈到和陈梦会师决赛,孙颖莎说道:“和梦姐会师决赛无比荣耀,决赛为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而战斗,决赛的我跟上届东京的我肯定不一样。不管结果如何,希望不留遗憾。”而赛后接受采访时,孙颖莎表示,这场比赛遗憾肯定是有的,但失败打不倒她,下个四年她还会全力再去争取,再去朝着心中的梦想去努力。四年后的她,期待着蜕变成为真正的“大魔王”。

来源:极目新闻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