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指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科技的推动下,涌现出的具有创新性、高效性和智能化特征的生产力形态。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已在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要素等方面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和优势。这些新的特点和优势催生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形式的革新。同样,它既为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要求。基于此,要强化思政教育的时代方位,认清思政教育的时代动因,把握思政教育的时代路径。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思政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变革
一、强化思政教育的时代方位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经济结构、就业形态、社会关系、教育体制、社会价值观都在呈现转型的态势。人们的知识、理想信念、精神面貌、品德修养、综合素养面临急需提升的迫切要求。教育的担当比任何时候更为重要和明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主要内容,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注重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国家治理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强调对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斗争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通过红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英雄模范事迹宣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勤劳、诚信、友爱、和谐等优良品德。这些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不可或缺的内容。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方位下,思政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展教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还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议题,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的速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加快,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人都是舆论中心,人人都是思想的传播者。思政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时代发展。
新质生产力下的思政教育应在继承传统教育的基础上,适应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等新时代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借助互联网、智能技术等新工具,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思政教育要与时俱进,立足实际,引导学生积极融入时代潮流,勇担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6HH3ZEHwgXMELjugLbDoHbeZ+7ZtkuGA01E4kZ5701I=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认清思政教育的时代动因
(一)科学发展必须受道德的约束
爱因斯坦提出“科学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品德”的观点,强调了科学与道德之间的紧密联系。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知识必须与高尚的品德相结合,才能真正造福人类。新质生产力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强化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在科学发展中遵循伦理原则,平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政教育要适应这个变革。例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发复杂和多元化,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同时,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研究和思考,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养人才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正面临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思政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性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新时代的生产力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等。思政教育需要与之相适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有机统一
杜威强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相互结合,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实现教育的有效传达。在内容上,思政教育应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方面的知识;在形式上,可以通过新质生产力给予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经过讨论、辩论、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把握思政教育的时代路径
(一)以什么基调:弘扬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艺工作要把握正确的方向,积极引导文艺创作、表演、评论和管理,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社会正能量,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时代精神,增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书记还指出,要让主旋律更响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艺工作全过程。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人人都是创作者,思政教育更应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怀,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维护清朗的发展环境。
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泛在教育场景中,弘扬主旋律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例如,中国影视市场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许多影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许多作家、诗人和网络文学创作者致力于创作反映社会主题、塑造正面形象的作品传递正能量,引导读者思考社会问题,增强文化自信;在线平台的各种正能量的故事、优秀人物事迹的分享、社会公益活动的宣传等都在这些平台上得到广泛传播,激励人们积极向上。那么,思政教育也应在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2024年10月下 第30期 (总第202期)
(二)用什么方式:问题导向,关注现实困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我有一个小时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会用五十五分钟来思考和分析,五分钟来解决它。”爱因斯坦认为,问题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充分思考和深入分析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新质生产力解放了生产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社会分化问题、隐私问题、数据安全问题、就业问题、文化认同问题、隐私问题等,一些问题也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生选择。思政课要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惑和疑惑,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使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成长需求。例如,随着自动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劳动力可能会面临失业或岗位调整的压力。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新技能的人才,而部分劳动力可能需要进行转岗培训或职业转型,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这一社会的变化态势势必引起人们思想的变化,有的人会有诸如困惑、迷茫、颓废的不适应性表现。思政教育必须给予学生更5b41315e236f6669943808bab16b7e35ad38629c78a0ce6853f716e57c9d317e多的关怀和同理心,给予学生更多的方向性引导和激励性启发。
(三)借什么手段:借助新质生产力的条件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背景下,思政教育可以借助新质生产力的条件,如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拓展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借助新质生产力的条件,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可以建设和利用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如在线教育平台、教育应用程序、教育游戏等。这些资源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形式,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建立在线学习社区和论坛,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和讨论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促进思想碰撞和共同成长。利用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进行监测和分析。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个性化地指导和辅导学生的思政学习。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造具有沉浸感的学习环境和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社会问题等,提升思政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结合新质生产力的交叉融合特点,将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例如,将思政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活动,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递正能量、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四)教什么内容:推进课程改革
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思政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引入新领域的知识,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研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将时事热点、社会问题等内容融入思政教育中,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议题。通过实际案例和事件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时代脉搏。要突出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讲授典籍经典、英雄人物故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要引入多样性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内容,促进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通过国际交流、文化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力。要加强实践教育,让学生深入社区、企业、农村等基层单位参与实践活动,感受社会生活,锻炼实践能力。通过实践,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要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需求,设计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公益志愿活动、社会调研、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业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领军人才。
(五)靠什么人:培养高水平教育队伍
培养高水平的思政教育队伍是推进思政教育的关键。需要加强对思政教育教师的培训,引进优秀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引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具备高度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于党的事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判断能力,能够引领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思政教育队伍成员应具备广博的学识,包括哲学、社会学、政治、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应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思想理论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思想境界,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思政教育服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教材编写、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他们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包括社会实践、工作实践等方面的经验。他们应该了解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他们应积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形式,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情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他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