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自律善反思打牢基础 积跬步至千里逐梦清华

2024-10-11 00:00:00原泽宇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 2024年9期

编者按:2024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本刊一些核心作者的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多人考入清华北大,他们有哪些学习秘籍呢? 本刊将陆续邀请一些学霸达人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本期邀请的是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原泽宇同学,他以总分721分考入清华大学,河南省内无人出其右。令人欣慰的是他的老师王军杰也是本刊的优秀作者。我们独家邀请原泽宇同学讲述他是如何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进行科学备考的,还邀请王军杰老师进行精彩点评,干货满满,值得收藏!

一、规划先行,计划引领成功之路

学习要有计划。我是一个喜欢列计划的人,从一次次详尽的计划中收获了许多。在高三紧张的复习中,我有一个本都是在列计划。这其中有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这样的总体安排,也有每一周、每一天、每一次考试,甚至每一堂课我要做什么的具体计划。这些计划给了我行动的方向,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完成一项计划之后,我会把它划掉,也给了我满满的成就感。

二、纠错反思,智慧成长的阶梯

要善于纠错反思。我在学习上最大的成就可能是写了很多纠错笔记。单就数学来说,在高中我就写了七八个本。我一般把纠错本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类似笔记本,就是一些基础知识和自己整理的一些专题。第二部分是错题本。第三部分是一些总结反思。对于什么题往纠错本上整理,这需要自己来决定。不是说所有错题都要写到纠错本上,也不是说这道题没有错就不需要写了。对于计算性的错误,或者因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可以多练习几次或者多背书而改进的,没有必要往错题本上写。一般积累的都是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题,就比如说用了某种特殊方法可以节约计算量的题,都是值得我反复看的题目。第三部分的反思其实就是对自己所犯错误的一些提醒,或是易错点,或是考试时的一些技巧,我把它写成一句话,考前经常看。这些对我帮助很大,直到高考进场前5分钟,我还在看这些内容。需要注意的是纠错本是自己看的,不要拘泥于形式,也不要过分修饰,对自己有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三、精准定位,弱项突破是关键

要明白自己的弱点,针对性地复习。要想取得好成绩,所有学科必须均衡发展。在高考的六个学科中,我的弱势是语文和英语。从高三一轮复习开始,我就在补这两科,最终在高考中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当然对于一些比较强的学科,我也不是没有弱点。在这里我推荐做失分统计图,就是每次考试之后把每一类题丢的分数统计出来,经过多次考试之后,就大致明白自己在哪一类题型上有欠缺,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提高。

四、质量并重,学以致用方为真

要明白对自己最重要的是自己学会了多少,而不是学过了多少。直到高三后半期我才明白这点,以前我可能会贪图一次学很多东西,想一劳永逸,但效果并不好。后来我发现,最重要的是把学过的东西和老师教过的东西真正掌握,内化于心,不要做表面功夫,不要在没有用的东西上浪费时间。所以我开始不求快、不求多,每天只需进步一点点,超越昨天的自己,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五、理性面对成绩,保持心态平和

理性看待考试成绩。高中尤其是高三的考试非常多,经常一次考试刚结束,下一次考试就又快开始了。在考试完和成绩出来之间是一段危险期,在这一段时间你会想着考试成绩,考好了可能会沾沾自喜,考得不好有可能郁郁寡欢,影响学习效率。如果考差就抓紧一顿,考好就放松一段,那么会打乱自己的学习节奏,影响自己的成绩。我们都需要正确面对成绩,明白考试是为了发现自己的问题,要在高考前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

六、夯实基础,构建知识大厦的基石

要打牢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到高三复习的最后时刻,做的试题越来越多,我最终发现高考其实大多考的是基础知识,而那些所谓拔高的题目也是在基础知识上拓展延伸出来的。在高考前一个月,我又挤时间把六个学科的课本全部过了一遍,把以前没有过多关注的知识点认真地背了一遍,尤其是生物、化学、物理。

果然不出所料,今年高考的理综试题比较偏基础,没有太多难题,我之前的努力就有了效果。我建议同学们把课本吃透,比如在高三生物课本我至少看了五遍。

七、学习是一个终身过程,理科需要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方法)

数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时首先要重视基础概念的理解,再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知识点。我个人是按照学习知识点—做题—纠错—总结—反思这样的步骤来学习的,慢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认为自己知识点和题型都没有问题,多做题还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现在新高考卷第19题,做不出来可能真的是因为见得太少了。

物理,化学,生物:我认为这三科的学习还是要重基础,重审题,重练习,重纠错。基础知识自然不必多说,尤其是化学、生物这样的学科,最好是能把课本上的每一句话都烂熟于心。而在审题时,我的方法是圈画标注,在题干中找到关键词圈出来。我们老师也经常说慢审快做,就是说审题要慢,做题要快,才能把题做好。做好这些之后,还是需要多多练习才能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至于如何纠错,在前面已经详细讲过,不再赘述。

可能这些方法都很普通,老师也强调过很多次,但真正做好的人却很少,所以我觉得落实和坚持是最重要的。我在清华等着您!

!名师点评:(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王军杰)

作为原泽宇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回望他这三年的成长历程,我感慨万千。首先,他是一位自律的同学,无论是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还是假期的静谧时光,他都能坚守初心,持续耕耘在学习的田野上。其次,他有着强烈的目标意识,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能够勇往直前,永不言弃。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在学习的道路上屡创佳绩,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同时他还有着高效的学习方法。他做题时专注而深入,讲解时清晰而透彻,纠错时认真而细致,反思时深刻而全面。这些看似简单的环节,在他学习时却被演绎得井井有条,令人赞叹不已。当然作为班长,他更是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及时反馈同学心声,做好老师助手,积极沟通,帮助同学共同进步。正是这些全面的发展,铸就了原泽宇同学今日的辉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优秀和成功。我为林州一中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也祝《中学生数理化》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 徐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