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模拟电视收视情况调研

2024-10-10 00:00:00张小静习海燕孙鹏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18期

【摘要】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传统模拟电视收视人群数量锐减,全面关停模拟电视时机已来临。在关停之前,我们对河北省农村地区进行了模拟电视收视情况调研。本文介绍了调研有关情况,分析了调研数据,并针对调研结果提出了建议和结论。

【关键词】模拟电视;收视;调研;样本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8.036

1. 调研背景

模拟无线电视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80、90年代达到高峰期。作为当时人们获取信息与娱乐的主要传媒,模拟无线电视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模拟无线电视的收视人群逐渐减少,已淡出大多数人的视野。

从国际上看大多数国家已经关闭了模拟无线电视。2009年2月17日,美国政府中断了模拟电视广播信号,转向全数字式无线电视信号;欧盟在2012年全面停止了模拟信号传播电视节目;日本于2011年07月关闭了模拟无线电视;韩国于2012年12月31日之前停止了所有地面模拟电视广播。

从我省情况看,IPTV发展迅速,现在用户数约1500万,省有线网络公司积极拓展业务,已基本实现光纤到村,具备了全覆盖条件,另外2015年启动的中央广播电视地面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涉及我省114个县,这些地区模拟无线电视已更换为数字电视播出,还有一些县实施户户通工程也关闭了模拟无线电视。

综上,关闭模拟无线电视播出是大势所趋,但在关闭前需要了解掌握模拟无线电视的具体收视情况,摸清底数,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为此我们进行了农村地区收视调研。

2. 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的县(市区),基本涵盖了河北省所有的地形、地貌,调研范围从沿海地区到平原内陆,到偏远山区,到坝上高原。在所采集样本村庄中,既有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如塔元庄、富岗村,也有正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的革命老区,如阜平、涉县的一些村庄。本次调研的样本具有覆盖范围广、代表性强的特点。调研对象中的个人和家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多数被调查家庭都是目前中国比较典型的农村家庭模式,即家中的部分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或外出求学,家中只剩下中老年人和儿童。

本次调研采用直接调研的入户访谈法和间接调研的问卷法相结合方式最终形成调研报告。调研共发放问卷852份,有效问卷852份,问卷有效率100%。问卷内容主要分为电视节目接收方式、习惯通过什么方式收看电视节目、每周收看电视的频次、收看电视的时长以及对电视收看方式的建议和意见五个部分。两种调研方式有机结合,取得了真实、有效、具体的第一手资料。

3. 样本分析

3.1 样本性别构成情况

在852名受访者中,男性受访者420名,占总人数的49%,女性受访者432名,占总人数的51%。男女比例大体均衡。

3.2 样本年龄构成情况

受访者年龄结构如表1所示,40岁以下年轻人占受访总人数的21.5%,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受访总人数的78.5%,这与目前农村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就业,中老年人在家留守务农的现状相吻合。

3.3 样本收看方式构成情况

在受访者中,用电视机收看电视的占86%,用手机收看电视的占11%,用电脑等其他方式收看电视的占3%,其中包括同时用两种方式收看电视节目的。可见,日常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农户观看电视仍然是他们获得信息及文化娱乐主要的方式。手机和电脑作为新媒体,已经渗透到农村的生活中,并呈现出方兴未艾、快速发展的趋势,应引起广电部门的高度重视。

3.4 样本收看时长、频次构成情况

(1)从样本的收看频次数据(见图1)中可以看出,农村地区每天收看电视的占总样本数的81%,每周看3~4次的占总样本数的8%,每周看1~2次的占总样本数的5%,不看电视的仅占总样本数的6%。可见,农村地区每天都看电视和一半时间看电视仍然是大多数,占89%,这与调研组得出电视是农村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的结论是吻合的。每周不看电视和只看1~2次的受访者占总样本数11.6%,其中43%为40岁以下年轻人,他们已经习惯通过手机、网络来获取信息。

(2)在样本的收看时长数据(见图2)中可以看出,每天收看3小时以上占52%,每天收看1~2小时的占31%,每天收看0.5~1小时占12%,每天收看30分钟以内的占5%。受访者表示在农村白天看电视时间较少,而到了晚上多数家庭都会或多或少地看会儿电视,睡觉前看电视成了大部分人放松娱乐的方式。可以看出,在农村地区收看电视占用村民劳作之余的大部分业余时间,说明收看电视在农村仍然是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

3.5 收看电视接收方式

(1)如收看电视接收方式分布(见图3),在852份样本中,使用模拟无线接收方式的有71人,占8%,占比较少。使用模拟无线接收方式的多为与儿女分开独自居住的老年人,这部分老人收入微薄,对电视画面品质要求不高,模拟电视无偿使用方式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经进一步分析,该人群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例如石家庄周边地区,为307发射台覆盖区域,有较好的发射环境,较强的发射功率,收视效果较好。

(2)使用卫星锅接收方式的有202人,占24%。卫星锅收到频道较多,画质较好,价格低廉,使用成本较低,是比较受农村群众欢迎的一种方式。

(3)使用有线电视接收方式的有160人,占19%。使用有线电视接收方式的人群主要集中在距离乡镇所在地较近或集体经济发达、村民福利较好的村庄。

(4)使用网络接收方式的有349人,占41%。这种方式占比最多,符合现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通过调研,进一步说明广电只有尽快步入三网融合的轨道上才能做大做强。

(5)使用模拟+卫星、模拟+网络、卫星+网络等两种或两种以上接收方式的有70人,占8%。在受访者中,家庭成员结构体现了代际之间的差异,年长者用老的接收方式,年轻人比较喜欢网络方式,从而出现了多种接收方式并存的现象。

综上所述,采用模拟无线方式收看电视的用户和采用多种方式收看的用户占比最少,农村用户目前大多数采用网络收看、卫星锅接收以及有线电视三种方式收看电视。

3.6 受访用户居住环境状况与使用情况

在此次调研中,平原地区居民为537名,沿海地区为108名,山区居民为207名。

(1)平原地区收视状况。平原地区调研共发放585份有效问卷。在平原地区受访用户中,使用模拟无线电视的用户为64名,使用卫星锅的用户为117名,使用有线电视的用户为88名,使用网络收看的用户为263名,采用多种方式的用户为53名。具体分布比例见图4。

由图4可以看出平原地区用户中使用网络收看电视节目的比例最大,其次多的为使用卫星锅的用户,这两种方式也成为了平原地区用户的主要收视方式。另外使用模拟无线电视的用户能占到平原用户的11%,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山区和沿海地区。

(2)沿海地区收视状况。沿海地区包括沧州的黄骅,唐山的唐海,秦皇岛周边地区,共发放108份有效问卷。在沿海地区受访用户中,没有使用模拟无线电视的用户,使用卫星锅的用户为13名,使用有线电视的用户为53名,使用网络收看的用户为42名。具体分布比例见图5。

沿海地区用户基本以有线电视和网络收看两种方式为主,由于地理位置、信号强度等原因,极少有使用模拟无线电视的用户。

(3)山区收视状况。此次调研山区农村共发放207份有效问卷。在山区受访用户中,使用模拟无线电视的用户为8名,使用卫星锅的用户为108名,使用网络收看的用户为64名,使用有线电视的用户为27名,没有采用多种方式的用户。具体分布比例见图6。

调查显示,山区用户使用最多的是采用卫星锅接收的方式收看电视,比例高达52%。其次是使用网络收看的方式,比例为31%,这两种方式也构成了山区用户的主要收视方式。

4. 调查结果分析

(1)当今电视播出受网络媒体以及自媒体等新媒体的冲击,受众日益减少。但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农村无论是收看电视的用户数量以及长时间收看电视节目的用户比例都高居不下。这说明农村居民仍然以看电视作为主要娱乐消遣方式,收听收看好电视仍然是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保证农村地区收听收看好电视仍然是我们各级广播电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

(2)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16~5岁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基本不看电视,娱乐消遣以手机为主;26~40岁以及41~60岁的用户对节目信号及画面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基本以有线和网络收看为主。61~70岁的人群根据使用习惯分类,几种收视方式都有,总体看用模拟无线电视收看的偏少。依赖模拟无线电视的用户多集中于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尤其以独居的老人最多。这些老人由于年龄偏大,不会操作机顶盒与无线网络,又对节目信号质量没有太高的需求,所以他们仍旧采用模拟无线电视的方式。

(3)从调查结果来看,使用模拟无线电视收看方式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石家庄以及邢台农村地区占比96%。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利于模拟无线电视信号的传播,能够保证节目信号质量,有很多居民一直沿用以前的家用天线收看。另外平原地区有一些国道、省道、县道的临街门市也仍然在使用模拟无线电视来收看节目。但总体来说,使用模拟无线电视的用户占比例很低。

(4)通过调查发现,经济收入较高、相对富裕的用户基本不采用模拟无线电视收看节目,使用模拟无线电视的用户一般集中在无生产能力的老人,鳏寡孤独及低保、特困户等人群中,这些用户无收入或者收入微薄,没有能力使用有线电视、购买卫星锅及安装网络产品,仍然采用免费的模拟无线电视收看节目。

(5)从收视习惯或者收视喜好来看,采用多种方式收看电视的用户虽然比例不高,但他们仍然采用模拟无线电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看一些他们喜爱的电视栏目,比如县农民频道、省影视频道以及本地自办节目。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用户为了能够收看省农民频道,使用卫星锅的同时仍然保留了模拟无线电视的接收天线。

5. 调查结论和建议

(1)从整个调研结果来看,模拟无线电视的用户数量比例相当低,这也和我国广电的大发展有直接关系。无论是高清电视的推广,还是户户通、地面数字电视的推进,包括新型媒体的冲击,都使得模拟无线电视的用户一再萎缩,这也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2)模拟无线电视已经无法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可以根据国家政策适时关闭全省模拟无线电视,建议在关停模拟无线电视信号的同时给予仍收看模拟无线电视的用户一定的帮助,由政府免费提供数字电视机顶盒或户户通设备,确保全体农民群众能够继续收看电视。

(3)从调研结果看,当前收看电视的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人更多使用手机。当前广播电视技术还不能很好解决覆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问题,需要尽快推进5G交互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使广播电视实现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所有用户提供便捷服务。

(4)由调研得知,大量山区用户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收看电视,而这一方式存在无法收看本地电视节目的缺点,另外已实行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的地区也存在信号覆盖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需要尽快进行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的补点工作,确保山市及平原地区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质量。

从此次调研看,模拟无线电视收视质量较差,收视人群比例很低,应该尽快关闭。目前,广播电视的技术革新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速广播电视优化升级,才能把用户留住、把事业做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参考文献:

[1]吴信训,倪瑜,赵伟清,等.当代农村电视收视习惯调查[J].新闻爱好者,2006(09):4-5.

[2]王炳录.浅谈农村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风,2012(07):34.

[3]蒙笛.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网发展的思考[J].新闻传播,2013(0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