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今天,媒介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显著特征,这一变革重塑了新闻生产的格局,并深刻影响了新闻传播的效果与途径。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使得新闻内容呈现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形态,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本文旨在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分析新闻传播在新环境下的规律和特点,以期为新闻传播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从而推动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传播效应;传播途径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8.002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媒介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趋势。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重要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媒体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的目标,进而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以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而且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新闻传播工作指明了方向[1]。本文旨在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效应的变化及其传播途径的创新。
1.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效应
1.1 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指的是在传统媒体时代难以被充分利用的、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的内容资源,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的整合和优化,得以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并产生持久影响。根据一些研究数据,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的访问量往往呈现出幂律分布,即少数热门内容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访问量[2]。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新闻内容的访问量分布逐渐向长尾方向发展。社交媒体分析工具如微信、微博和知乎等提供的数据表明,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和讨论新闻的行为呈现出长尾分布,用户更倾向于分享那些具有特定兴趣点的小众新闻,而不是只关注主流媒体的报道。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的研究,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使用,用户获取新闻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3]。在我国,超过半数的成年网民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而这些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关注的新闻源也呈现出长尾分布,涵盖了从主流媒体到独立博客等多种类型。
1.2 波纹效应
波纹效应是指新闻事件像投入水中的石子一样,48da9fab1aba6cccc0ff1132e4276e2c泛起的涟漪从核心传播到边缘,在媒介空间中产生层层扩散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只局限于新闻事件本身,还会波及到相关的人物、事件、话题等,形成庞大的传播网络。例如,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的话题阅读量在24小时内超过10亿次,显示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的快速传播能力[4]。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事件被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社交平台转载,其影响力也如同涟漪一样向外扩散,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对这一事件的讨论中,形成了次级传播和反馈。根据微博发布的《2022年度微博热搜榜报告》显示,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内,其相关信息的搜索量和社交媒体上的提及次数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这表明新闻传播的波纹效应正在发挥作用,将新闻事件的影响力扩散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且不同于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波纹效应强调新闻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并由于每个受众群体都有不同的信息接收和处理方式,因此新闻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解读和反响。
1.3 窗口效应
所谓“窗口效应”,是指通过媒介的报道让受众能够了解到原本不了解或难以了解的信息,从而扩大其认知视野。这种效应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已经存在,但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社交媒体上新闻的传播速度比传统媒体快数倍,而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的“窗口”变得更加透明和开放,公众可以通过这些媒体获取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例如,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限制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产品和技术,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5]。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华为5G事件”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事件的最新进展和影响。且由于华为在5G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一事件对“华为”自身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引发全球关于5G技术发展和供应链安全的广泛讨论。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5G战略和供应商选择,而“华为5G事件”也成为全球5G竞争格局的转折点。
1.4 叠加效应
叠加效应是指当多种媒介同时参与新闻传播时,它们之间会产生相互加强、相互促进的效果,以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提高传播效率,进而增强新闻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据统计,在某大型新闻事件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联合报道覆盖了超过80%的受众群体,其中超过60%的受众表示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介了解该事件[6]。例如,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事件在我国各大新闻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在发射当天进行了全程直播,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个渠道同步播出,吸引了数亿观众在线观看。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大量相关报道和评论,进一步扩大新闻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因此通过多种媒介平台的协同合作和互动,新闻事件得以迅速传播并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具体途径
2.1 推动媒介平台深度协同,实现内容创新与传播效率的双重提升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逐渐模糊,各类媒介平台开始深度协同,共同探索新闻传播的新路径,这种协同体现在内容层面并同时延伸到传播效率的全面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平台可通过打破原有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新闻产品,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或者通过优化内容分发和推广策略,更快地将新闻内容传递给目标受众,提高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覆盖面,增强新闻的社会影响力。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CCTV-13新闻频道与“央视网”“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建立紧密的内容共享机制,新闻节目在电视播出的同时在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实现内容的多渠道分发,且“央视频”还开发了“央视快评”等短视频栏目,将长篇报道剪辑成适合新媒体平台传播的短视频内容,吸引年轻用户群体[7]。
具体来说,推动媒介平台深度协同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加强不同媒介平台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机制。传统媒体可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和专业资源,为新兴媒体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新兴媒体则可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用户基础,为传统媒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传播渠道;②加强媒介平台内部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如通过整合采编、制作、发行等环节的资源,实现新闻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或者通过优化内容分发和推广策略,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③加强媒介平台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如通过搭建多元化的互动平台鼓励受众参与新闻的讨论和评价,或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推荐服务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以及通过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受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新闻产品和服务。
2.2 丰富新闻传播综合内容,提升新闻传播多元价值
丰富新闻传播综合内容就是要注重新闻内容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无论是传统新闻信息,还是当前出现的融合新闻,都应该以丰富多彩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需要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新闻素材,从不同的层面展现新闻事件,让新闻内容更加全面、深入,并注重新闻内容的时效性和互动性,让受众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并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讨论和交流中。如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将枯燥的数字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和图像,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或者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新媒体渠道及时发布最新的新闻动态,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事件进展;以及通过访谈、评论等形式邀请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引导受众思考事件的本质和意义。且新闻传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等方面,因此新闻媒体需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呼声、推动社会进步,注重新闻传播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使用5G+4K+AI技术进行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实现多机位、多角度的新闻现场直播,为观众提供高清晰度、高质量的新闻观看体验[8]。而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期间,浙江广电集团通过IPTV平台进行4K+VR的新闻直播,观众可以在家中通过VR设备观看比赛获得身临其境的观赛体验。同时,“新华社”推出的AI合成主播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创建出逼真的“新小萌”“新小微”等虚拟主播,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播报新闻,并保持与真人主播相似的语音和表情,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2.3 专注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与层次构建
深度挖掘新闻内容意味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报道,这包括对事件本身的详细描述以及对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相关人物的深入剖析,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新闻事件,从而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层次构建是通过将新闻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呈现,让观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并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闻内容。在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中,许多报道未经深入挖掘便匆匆进入公众视野,尤其是那些备受关注的新闻事件,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导致事实真相被扭曲或隐藏。但通过实施层级开发策略能够推动新闻传播不断深化改革,逐步揭示事件的全貌,确保公众获取完整、准确的信息,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例如,在云南华坪女子高中的张桂梅老师是长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杰出女性,被誉为“燃灯校长”。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关于张桂梅的新闻报道不只停留在她的个人事迹和成就上,而是进一步深入到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中,挖掘出更多与教育相关的有价值信息,如报道会关注她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她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这些困难的,并探讨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这些理念和方法对当前教育事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进而更加全面、客观地塑造张桂梅的形象,引导受众对教育事业产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讨,以符合媒介融合背景下读者对于新闻内容的需求和期待。
2.4 致力于打造卓越的专业团队,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新闻团队必须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包括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的思维方式和高效的执行能力。因此新闻媒体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并积极引进具有多元化背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的竞争日益激烈,新闻媒体必须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方面不断创新,关注热点话题,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提供有深度、有广度的报道;并尝试采用多媒体、交互式等新型表现手法,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或者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新媒体平台,拓展报道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媒介融合的受众需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服务,对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准确性和互动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新闻媒体应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调研等手段,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偏好;然后根据这些需求和偏好,优化报道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果;并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及时回应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3. 结束语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效应及传播途径的研究表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为新闻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推动媒介平台深度协同,实现内容创新与传播效率的双重提升、丰富新闻传播综合内容,提升新闻传播多元价值以及多层次、多维度的报道方式,新闻内容得以更广泛地传播,这也要求新闻从业者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传播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但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传递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基石。因此新闻媒体必须继续深化对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效应及传播途径的研究,为新闻传播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推动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筝.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
闻"及其挑战[J].中国传媒科技,2023(07):114-117.
[2]张与弛.媒体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5):17-18.
[3]谭希光,逄苗.试析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J].新闻传播,2023(10):45-47.
[4]陈曦.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探讨[J].采写编,2022(10):77-79.
[5]张一丹.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融合新闻"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路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06):22-24.
[6]范雪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未来[J].中国传媒科技,2022(10):53-56.
[7]万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途径与发展策略分析[J].新闻传播,2023(10):30-32.
[8]高非凡.融合新闻的传播效应及对策[J].声屏世界,2022(19):14-16.
作者简介:罗亚静(1983—),女,河南郑州人,助理编辑,研究方向:节目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