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利科文本理论浅探

2024-10-09 00:00:00杨帆
青年文学家 2024年26期

保罗·利科是法国最著名的现象学派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也是当代最重要的诠释学家之一。文本理论是保罗·利科诠释学的核心,因此保罗·利科的诠释学又称为文本诠释学。文章旨在探讨保罗·利科在文本诠释学领域的重要性及其文本理论核心观点。保罗·利科强调了理解文本是理解自己的过程,通过对文本的推断和解析,读者建构出自己的理解并重新认识自己。而在翻译方面,保罗·利科的文本理论和翻译思想无疑能为我们探讨翻译问题提供崭新的视角和启示。

一、研究背景

中法建交60年以来,两国政府和人民十分重视双方间的语言和文化交流。随着法国哲学和文学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参与其研究中来,影响深刻。而20世纪的西方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使得翻译话题在哲学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语言在哲学层面思考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概念体系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翻译纳入哲学探讨的范畴中。哲学不仅为翻译学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也对其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必要的质疑,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翻译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活动之一,而在翻译实践中,人们不断反思翻译的本质和目的。翻译涉及语言、文化和意义的转换,因此研究者积极探索与文本和主体性相关的各个领域,如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他们思考翻译的作用和责任,探索如何更好地传递原始文本的意义和表达作者的目的。

保罗·利科作为法国现象学派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同时也是当代最重要的诠释学家之一,对翻译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到的理解。在保罗·利科的哲学思想中,翻译被视为一个中心特征。在他看来,语言实际上还涉及更复杂的问题,比如意义、指称、主体、真理和自由等,进而影响人们的思考、感知和理解方式。保罗·利科作为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对于翻译在哲学思考和跨学科研究中的重要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根据目前所接触到的中西文资料,关于对保罗·利科哲学思想和其对翻译问题探讨的介绍和研究,基本情况概括如下:

(一)国内情况

保罗·利科是最早被介绍和引入中国的当代法国学者之一,国内学术界在研究保罗·利科的哲学思想以及其对翻译问题探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相较于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本土,国内关于保罗·利科的翻译哲学研究虽然相对较少,但学者们对其哲学思想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评价和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和拓展保罗·利科哲学思想在翻译领域中的应用打开了大门。

我国学术界对保罗·利科哲学著作的译介与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保罗·利科的研究大致处于翻译介绍阶段,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翻译著作方面。国内出版了多部中译本的保罗·利科原著(含主编)以及研究保罗·利科哲学思想的西文著作。例如,1987年,国内出版的第一本中译本保罗·利科论文集—陶远华等译的《解释学与人文科学》,还有李幼蒸等译的《哲学主要趋向》和刘自强译的《保罗·利科传》。杜小真等译的《保罗·利科北大讲演录》,收录了保罗·利科1999年在北大的两个讲演录、与师生的座谈以及四篇中国学者有关保罗·利科评论的文章等。此外,还有王文融译的《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时间与叙事(第2卷)》和夏小燕译的《从文本到行动》等。这些译作的出版为国内学者对保罗·利科的了解提供了基础,对保罗·利科哲学思想的认识从浅显走向深入,无疑为其思想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第二,国内学者对保罗·利科哲学思想的研究。研究保罗·利科普遍诠释学的专著有两本:一本是高宣扬的《利科的反思诠释学》,是国内学术界第一部介绍保罗·利科哲学思想的著作,该书全面介绍了保罗·利科的诠释学思想并涉及多个与之相关的领域,如伦理学、现象学、叙事学和政治理论等多个方面。保罗·利科亲自为该书作序。另一本是姚满林的《利科文本理论研究》,该书对保罗·利科的文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两本书的出版使国内学者对保罗·利科的反思诠释学和文本理论有了更全面和深层次的了解,为后来国内翻译研究者对其哲学思想的探索和引用提供了依据。一本研究保罗·利科《圣经》诠释学的专著,即林子淳的《利科:在圣经镜像中寻索自我》,以及两本研究保罗·利科叙事理论的专著,即伏飞雄的《保罗·利科的叙述哲学:利科对时间问题的“叙述阐释”》和刘惠明的《作为中介的叙事:保罗·利科叙事理论研究》。此外,还有载于国内学术期刊或论文集的研究保罗·利科的论文发表,以及涉及保罗·利科哲学研究的著作,如张汝伦的《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和洪汉鼎的《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等。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国内学者目前主要关注的是对保罗·利科哲学思想的评价和翻译,尽管对其叙事理论已经进行了少量探索,但对其诠释学理论中的主体性研究关注仍然较少。然而,正是得益于这些学者对其哲学思想的引介和深入思考,为翻译研究者进一步将其哲学思想拓展到翻译问题的研究中,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

第三,国内翻译研究者对保罗·利科翻译哲学的研究。国内翻译界对保罗·利科翻译哲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已发表的论文中,主要包括方兴的《从保罗·利科的“译‘不可译’”看翻译的可能性》,该文讨论了保罗·利科翻译思想中关于可译和不可译的问题。顾晓燕的《翻译的迂回—论保罗·利科的翻译范式》,探讨了保罗·利科反思诠释学视角下的翻译思想等。

由此可见,国内学术界在保罗·利科的哲学思想和翻译问题探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少量论文探讨保罗·利科翻译思想的一些方面,对保罗·利科的翻译哲学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当前研究仍然偏重于保罗·利科的理论评价和他的著作翻译工作。近三十多年来,国内学者对诠释学的重视以及哲学和翻译研究的相互渗透,对保罗·利科思想的研究也逐渐得到了关注。这为进一步将保罗·利科的思想应用于翻译领域并融入新的资源和理念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

(二)国外情况

国外学界对保罗·利科的介绍与研究要早于我国国内学界,但无论是在法语学界还是英语学界,对保罗·利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早期的哲学思想和发布的哲学著作上,以诠释学、神学及现象学为主,对其翻译思想的研究较少。根据笔者目前的了解,保罗·利科的著作和论文已经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包括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荷兰语、波兰语、日语、丹麦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瑞典语、中文、俄语、比利时语、希腊语、匈牙利语和捷克语等。

就法语界而言,对保罗·利科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有大量与他哲学思想相关的资料,包括保罗·利科的原著、相关论文以及对他的诠释和批评等。同时,法语界对保罗·利科早期的哲学思想也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在诠释学、神学和现象学等方面。保罗·利科晚年将翻译纳入自身解释学的研究范畴,他的著作《论翻译》是其学术生涯晚期专门讨论翻译的作品,其中的翻译思想可以结合保罗·利科的诠释学思想来理解,这无疑为后来的翻译学者研究翻译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而在英语界,许多保罗·利科的原著和与其相关研究的作品得到了出版和翻译,如《作为一个他者的自身》,该书是保罗·利科后期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保罗·利科从描述、叙述和规范,即谁在说话和行动、谁在叙述故事、谁负责任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个人同一性问题。由保罗·利科著,J.B.汤普森编译的《诠释学与人文科学》收集了保罗·利科在诠释学方面的论文。L.E.汉恩的《保罗·利科的哲学》,比较全面地收集了英语界保罗·利科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对英语界研究保罗·利科的哲学是一大贡献。另外,英语学界还有不少将保罗·利科与其他思想家进行比较的专著或论文集,如E.皮罗沃拉基斯《阅读德里达和利科:解构与诠释学的不可能相遇》,该书比较了德里达和保罗·利科思想,以及G.H.泰勒等的《伽达默尔与利科:当代诠释学的批评视野》,集结了将伽达默尔和保罗·利科的诠释学思想进行比较或应用的十二篇论文。由于保罗·利科文本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纠正伽达默尔诠释学中异化间隔与归属之间的对立,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向来就归属于一个先于我们的世界;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我们对这个世界研究的科学性,条件就是从这个我们所属的、先于我们的世界抽离出来,将之视为客观研究对象。这种抽离产生的后果便是异化间隔,它反过来又对我们向世界的归属产生某种解构作用。保罗·利科尝试解决这个两难的选择,他的办法就是将文本问题提出来。因此,该书的出版对研究保罗·利科的哲学在英语界非常有意义。

综上所述,虽然国外学界对保罗·利科的研究较我国更早,并且有更多的翻译和著作介绍他的哲学思想,但从绝大部分情况来看,他的翻译思想受到的关注仍然较少。通过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深化分析角度以及加强跨学科比较研究,可以为国内外研究者提供更多探索和理解保罗·利科的哲学和翻译思想的机会和资源。

二、保罗·利科的文本理论

总的来说,近七十年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法语和英语学界已充分重视并对保罗·利科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相比之下,国内学界在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相对滞后。

保罗·利科的诠释学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成为文本诠释学,这正是我们可以在《从文本到行动》中看到的。那么什么是文本呢?对此,保罗·利科解释为“我们把所有通过文字固定下来的话语叫作文本”(保罗·利科著,夏小燕译《从文本到行动》)。对于保罗·利科而言,文本主要有四大特征:第一,文本的固定性:文本是通过文字被固定下来的话语;第二,文本与其作者的主体性分离;第三,文本所展开的世界是非直接指涉的;第四,文本潜在地向所有读者敞开。文本诠释学是保罗·利科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文本的独立存在和读者的主体性参与。文本作为通过文字固定下来的话语,具有固定性这一特征,不同于口头传统,它通过书面形式得以长期保存并被广泛传播。文本与作者的主体性分离,作品超越了单一的个人视角,成为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拥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和意义。此外,文本并不直接描述现实世界,而是通过语言、符号和情境间的互动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虚拟领域,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背景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去解读和理解文本,产生个人化的主观认知。根据保罗·利科的观点,文本的意义不仅取决于作者的意图,还取决于读者的主观理解和解释。

因为文本的上述特征,保罗·利科借用了伽达默尔的术语将其称为“文本之物”,以表达文本的独立性。相较于符号和象征,文本可能在广度上不如前两者,但正是由于文本所具备的上述特征,诠释学在深度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如果说符号和象征仍然适用于对话,那么文本的优势正是在于它不适用于对话。受益于文字的存在,文本独立于对话者以及对话的语境之外。甚至在文本诠释中,主体性问题都退居二线。这也就是说一方面,阅读面对的是“文本之物”,从而摆脱了文本作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消除了作者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读者面对文本时,他的主体性也不是既定的个人自我意识,读者的主体性是与阅读紧密相连的,“它既是期望的承载者(正是通过这些期望这个读者走进和接受文本),又是阅读的成果和文本的赠予”(保罗·利科著,夏小燕译《从文本到行动》)。这种文本导向的主体理论赋予文本意义以全新规定:它以语义学为基础,把意义看作动态的意向或者意指事件,并最终指称了我们生存的世界命题以及在世存在最本己的可能性。

在保罗·利科的文本诠释学中,保罗·利科对理解自己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认为理解文本的过程就是一个读者理解自己的过程,可在这种情况下,自身理解的问题是不是因为文本之物而被消解了呢?相反,通过文本诠释的大迂回,想要理解自己就必须通过文本诠释了。文本诠释不仅解决了自狄尔泰以来说明与理解的二元对立关系,而且使这两种方法之间互相调和影响。保罗·利科认为,说明是指对文本结构的说明,“也就是说指出构建文本的静止形态的各种内在依赖关系”(保罗·利科著,夏小燕译《从文本到行动》)。在说明中,文本被视为一个“文本之物”,它悬置了对任何既定世界的直接指涉,同时也开启了文本指向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这个开启另一个世界的过程是意义的涌现,需要读者的参与、呼唤和理解。在保罗·利科的观点中,理解并不是简单针对文本背后的作者意图,而是在对文本进行结构性说明基础之上的理解。理解就是此时此地读者遭遇文本,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读者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遭遇文本,通过对文本的结构、语义和意义进行解析和推断,进而构建出自己的理解。构建是说明、理解和想象的结合,既涉及对文本意义的建构,也涉及对读者自身的建构。构建不是要求读者投入于文本中,并隐匿自我所在,而是让读者在文本面前展开,用保罗·利科的话来说就是“理解并不是自身投射到文本里,而是暴露在文本前”(保罗·利科著,夏小燕译《从文本到行动》)。这个文本诠释的过程就是一个读者理解自己的过程,但是这里理解自己不是“我”对自身的一种内在直接观照,而是通过说明在文本面前从“我”走向另一个自己的旅程。因此,保罗·利科认为:“理解自己,就是面向文本的自身理解,并且从它(文本)接受了一个与走向阅读的我(moi)不同的自己(soi)的条件。”(保罗·利科著,夏小燕译《从文本到行动》)在媒介前,不仅主体要隐退,甚至还要去主体化,以迎接一个新的敞开:“作为读者的我,只有当我迷失时才又找回自己。阅读把我引入了自我(ego)的想象性变异中。根据游戏,世界的变形也是自我的游戏变形。”(保罗·利科著,夏小燕译《从文本到行动》)

在文本阅读中,理解文本和理解自己是同步的,与此同时,读者进行“化为己有”和“去己化”,这个过程里也伴随着想象性变异。这里保罗·利科提出了“化为己有”和“去己化”两个概念,保罗·利科认为在文本世界的展开中,进行“化为己有”和“去己化”的自己不是一个与自己等同的自己,而是一个更加宽广的自己。“化为己有”,并不是指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和吸纳文本,而是回应文本之物,回应由文本展开的世界命题。保罗·利科的文本理论使我们能够在理解过程中对自我产生疑问,思考对自身解读对文本内容的影响以及与文本内容之间存在的差距,以及所存在的无法逾越的差异等这些现象面前,通过理论上的辩证理解更加理性地看待和接纳差异,进而更好地理解自己,以不同的方式理解自己,在理解自己的过程中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如同保罗·利科所说,经过文本大迂回后达到的自己,是一个更加宽广的自己。在翻译层面上,存在的意义总是通过无尽的解读过程得以实现,翻译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由不同的译者实施,因此,它为我们对于理解和接受不同译本的原因和意义,以及进行翻译实践时选择方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保罗·利科的文本诠释学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强调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作者原意的还原。其通过探索文本内部的结构、语言表达和符号运用,揭示出文本自身所包含的意义和隐含的世界观。其文本理论也重新审视了文本的本质以及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将文本从其产生的用语世界中提取出来,成为一个客观的存在,而读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也是完成对自身的理解,进而揭示了阅读过程中的自我认知与文本诠释的相互作用。通过理解文本与理解自我的交融,读者重新构建出更广阔的自我,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去解读文本。同时,保罗·利科的文本诠释学也提醒我们,在翻译实践中我们要关注多样性和选择性的问题,打开更多的解读可能性。

本文系2020年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保罗·利科的翻译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WLH10)的研究成果;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医学院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1-06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