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诗词艺术赏析

2024-10-09 00:00:00郑朝霞
青年文学家 2024年26期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之一,蕴含着丰富的诗词艺术。在这部小说中,诗词不仅是情节的点缀和衬托,更是人物性格、情感和命运的抒发,展现出作者对人性和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诗词的运用,作者塑造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让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文学的魅力,更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一、《三国演义》中的诗词类型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在结构上独具匠心,特别是其中的诗词,贯穿了整部作品。按照诗词在小说中的位置和功能,诗词可以大致分为卷首诗词、卷中诗词和卷末诗词三种类型。

卷首诗词的代表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被毛宗岗在评点《三国演义》时置于卷首,成为整部小说的开篇之作。词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将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命运紧密结合,凸显出历史洪流中的世事变迁。借助对历史兴亡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人类命运的无奈。这首词不仅奠定了整部小说的感情基调,还为读者营造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

卷中诗词主要存在于小说的各个章节中,多以律诗或绝句的形式出现。这些诗词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文学色彩,还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中,多次出现描写关羽英勇无敌的诗句,如“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等。这些诗句不仅生动刻画了关羽的英雄形象,还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他无畏的精神和超凡的武艺。此外,卷中诗词还常用于人物的自我抒怀和对历史事件的评述,如曹操在《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既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又流露出他对人生短暂的无奈和对功业未成的焦虑。这些诗词通过人物的口吻,不仅使人物更加丰满立体,也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卷末诗词则是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出现,通常以总结的形式,概括整个故事的核心内容。例如,《三国演义》结尾处的“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呼应了卷首诗词所表达的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卷末诗词在总结全书内容的同时,也为整部小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使读者在品味故事结局时,感受到一种余韵悠长的回味。通过对风云变幻的汉末三国时期的概述,卷末诗词不仅增强了小说的历史厚重感,还使得小说的主题更加突出,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历史命运的思考。

二、《三国演义》中诗词的艺术价值与作用

(一)突出人物形象

诗词的运用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感染力。罗贯中通过诗词对人物的外貌进行生动描写,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人物的特质。例如,张飞这一人物的塑造尤为突出。在第五回中,罗贯中借助诗词“踊出燕人张翼德,手持蛇矛丈八枪。虎须倒竖翻金线,环眼圆睁起电光”刻画了张飞在战斗中的英勇形象。这几句诗不仅描绘了张飞的外貌特征,如“虎须倒竖”和“环眼圆睁”,还通过这些细节展示了张飞英勇无畏的性格特点,使张飞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明。

除了外貌描写,罗贯中还通过诗词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抱负。例如,在赤壁大战前夕,周瑜作了一首诗:“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周瑜在战前的紧张情绪,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他立志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首诗将周瑜意气风发、豪迈不羁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立功名兮慰平生”一句特别突出了周瑜的抱负和对功名的渴望,使其形象更加饱满。

罗贯中还善于借助第一人称的诗词对人物性格进行评价,从而突出人物形象。例如,为了表现张飞的直爽和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书中引用了张飞对自己的评价:“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此诗不仅展现了张飞直爽、果敢的性格,更反映了他对不忠之人的痛恨。这种评价不仅使张飞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欣赏和肯定。

除了对个体人物的刻画,罗贯中还通过诗词对人物关系和群体形象进行描绘。例如,在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的关系上,罗贯中通过“桃园三结义”的诗词“志同道合三结义,肝胆相照两无猜”表现了三人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誓言中,也贯穿于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使读者对三人的忠诚和团结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推动情节发展

罗贯中在创作过程中巧妙地运用诗词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些诗词不仅丰富了故事的表现形式,还在叙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诗词,罗贯中赋予人物情感以更深刻的表达,同时为故事的进展和人物命运的铺陈增添了浓厚的艺术色彩。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借助诗词来表现故事情节的丰富多彩和曲折多变。在汉少帝被困在永安宫的时候,罗贯中通过汉少帝面对自由飞翔的双燕赋诗一首,生动地表现了汉少帝对自由的渴望以及被囚禁的不甘和愤怒。此情此景不仅使汉少帝的形象更加鲜明,也为后文汉少帝的离世埋下了重要的伏笔。这种通过诗词来烘托人物情感、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法,使得小说的叙事更加生动、感人。

典型的例子是在赤壁之战前夕,罗贯中借助诸葛亮的《铜雀台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诸葛亮的赋诗行为使周瑜误以为曹操意图夺取大乔和小乔,从而激怒了周瑜,为赤壁之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通过这种方式,罗贯中不仅推动了关键情节的发展,还通过周瑜对诗词的态度,刻画了周瑜心胸狭窄的性格特征。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之后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情节进行了铺垫,使得整部小说的叙事更加紧凑、富有层次。

在《三国演义》的叙事过程中,诗词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工具,更是情节发展的催化剂。罗贯中善于通过诗词的运用,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具节奏感和戏剧性。例如,关羽在斩颜良之前的那首诗,通过描写战前的心理状态,预示了关羽即将取得的胜利,同时也提升了读者的期待感和紧张感。这种通过诗词进行情感铺垫和预示未来情节的手法,使得《三国演义》的叙事更加扣人心弦。

(三)表达作者看法

罗贯中在刻画英雄人物时,通过诗词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与钦佩。例如,诸葛亮作为智慧与才干的象征,他在《三国演义》中频繁出现,并且常常伴随着精美的诗词。罗贯中用了超过三十首诗词来赞美诸葛亮,称颂他的智慧与策略。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诸葛亮的高尚品德和非凡才干,也反映了罗贯中对他深深的敬仰之情。通过这些诗词,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诸葛亮的卓越,还能领略到罗贯中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和欣赏。

在描述忠臣贤士和贞洁烈女时,罗贯中同样借助诗词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忠臣贤士为了国家的安危毅然赴死,表现出他们的忠诚与无畏。罗贯中通过诗词的描写,将这些人物的英勇与牺牲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例如,关羽的忠义精神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极高的赞扬,罗贯中通过诗词赞美他的忠诚与勇敢,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关羽的不屈与豪气。同样,当贞洁烈女为了守护自己的信念而选择自尽时,罗贯中通过诗词表达了对她们的敬佩与哀痛。这些诗词不仅增添了作品的悲壮色彩,也传递了罗贯中对这些女性坚贞品德的赞赏和对她们命运的惋惜。

罗贯中通过诗词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赋予了这些事件更多的文学性。在描述重要历史事件时,罗贯中常常运用诗词来烘托气氛,深化主题。例如,在赤壁之战这一历史性战役的描写中,罗贯中通过一系列的诗词,展现了战前的紧张气氛和战后的恢宏场景,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场战役的重大意义和它在历史上的地位。通过这些诗词,罗贯中不仅丰富了历史事件的描述,还让读者能够通过诗词的情感共鸣,更加贴近历史本身。

(四)引领和总结篇章结构

卷首的诗词为整部小说奠定了基调。《三国演义》开篇之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简洁有力地描绘出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兴衰更替。这首词不仅勾勒出宏大的历史背景,同时也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英雄末路的悲怆情怀。通过这几句词,读者可以预见小说所要讲述的风云变幻的汉末三国时期,以及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这种先声夺人的手法,不仅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更为整部小说定下了一个悲壮而宏伟的基调。

卷末的诗词在结构上与卷首形成了呼应之势,使得整部小说首尾呼应,达到结构上的完整统一。例如,小说结尾的诗句“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再次强调了历史的无情和英雄的终局。这种首尾呼应的结构,不仅强化了小说的主题,更使得读者在读完全书后,仍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英雄的无奈。这种诗词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文学性,还使得小说在结构上更加紧凑和统一。

卷首和卷末的诗词在整部小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这些诗词并未在每一回中出现,但它们在关键位置上引领和总结,使得整部小说在情感表达和主题深化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卷首的诗词为读者描绘出汉末三国时期的壮阔场景和英雄人物的豪迈气概;而卷末的诗词则以一种悠长的历史视角,重新审视那些曾经风云一时的人物和事件,从而引发读者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五)点明主旨,做道德教化

罗贯中通过这部小说,不仅生动再现了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还在字里行间融入了对忠义、奸佞、勇气与智慧等道德观念的深刻思考和教育意图。《三国演义》中,各种英雄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忠诚、智慧、勇敢、仁义等品质令人钦佩,成为道德教化的重要载体。例如,关羽的忠义仁勇,在全书中多次被歌颂,不仅展示了他作为一名武将的英勇气概,更体现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兄弟情义的坚守。这种忠诚不仅是对个人关系的忠诚,也是对国家和正义的忠诚。通过关羽的形象,罗贯中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忠诚不渝、义薄云天的道德标准,激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坚持正义、忠诚待人。

罗贯中还通过诗词对人物进行评价,使其形象更加鲜明。例如,在“骂曹”这一情节中,崔琰“虎目虬髯,只是大骂曹操欺君奸贼”,最后被曹操杖杀在狱中。后人称赞其“清河崔琰,天性坚刚。虬髯虎目,铁石心肠。奸邪辟易,声节显昂。忠于汉主,千古名扬!”这不仅刻画了崔琰刚直忠义的品格,还通过诗词增强了这一形象的感染力。崔琰的忠义精神在诗词中得到了升华,使读者在欣赏情节发展的同时,对崔琰的忠诚和勇敢产生共鸣和敬仰之情。

诗词在《三国演义》中还被用来宣扬忠义、批判奸佞,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功能。例如,在第八十四回一节中,罗贯中通过一首《八阵图》写道:“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通过这首诗,罗贯中不仅赞扬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还表达了对他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惋惜之情。这种对忠义的歌颂,既符合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也对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曹操的《短歌行》也体现了一定道德教化的功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彼时,曹操心怀壮志,亲自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集结于长江之畔,意图一举荡平江东的孙氏与残存的刘备势力。曹操特设盛宴,邀集麾下众多英勇将领共聚一堂,旨在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更兼具了深刻的教化功能。它激励着后世之人,在追求个人理想与抱负的同时,亦应怀有广纳贤才、心系天下的胸襟与情怀,为实现更远大的社会理想而不懈奋斗。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诗词艺术,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体现,更是其文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通过其精彩的表达和深刻的内涵,使得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历久弥新,成为文学经典中的瑰宝。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化,人们对《三国演义》中诗词艺术的赏析与研究也将更加深入。通过现代的学术方法和视角,人们或许能够发现更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符号和历史寓意。这些诗词将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的光彩,继续为人们带来启迪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