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中人物的语言艺术分析

2024-10-09 00:00:00黄蔚
青年文学家 2024年26期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丁的长篇小说,主要描绘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英国乡村生活,通过深入展现两位主人公的情感演变和性格成长,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在此部小说中,人物对话占据了很大比重,通过对话将主次角色的性格层次、发展轨迹生动地展示出来。文学评论家普遍认为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展现了非凡的写作技巧,通过细腻的人物对话,不仅使日常生活场景变得栩栩如生,还激发了读者的深层思考。为了深入理解简·奥斯丁的人物塑造和对话艺术,研究《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领会作者的写作技法,还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心理动态。本文主要分析了《傲慢与偏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且探讨了人物的语言艺术,以期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小说要表达的内涵。

一、《傲慢与偏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伊丽莎白:偏见但聪慧且爱恨分明

在简·奥斯丁的经典作品《傲慢与偏见》中,故事主要围绕两个家庭展开。男主人公达西来自有贵族背景的彭伯利庄园,而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则是出身中产阶级的班纳特家族的次女。伊丽莎白与她那些性格迥异的家人相比,显得格外理智,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思维敏捷;然而,过于自信也成了她性格中的一个缺陷。伊丽莎白往往会因为自认为比别人更聪明而过早地对人和事作出判断,导致她容易形成并坚持自己的偏见,尤其是当她对某些情况或人物了解不足时。在小说的开篇,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伊丽莎白的性格特点。她在与妹妹的对话中表现出对宾利先生的评价既肯定又自信,她说:“宾利先生是个有教养的好男人,一个年轻的男人就该像他那样把自己弄得俊美些。”她认为宾利先生是一个有教养且外表俊朗的理想青年,正是自己心目中一个年轻男性应具备的典型特征。当妹妹表示对宾利先生邀请自己跳舞感到意外时,伊丽莎白说:“你真的没有想到吗?我倒是替你想到了。不过他的确很可爱,但你以前也喜欢过很多蠢货啊。”不仅表达了伊丽莎白对妹妹未能预料到这一点的惊讶,还顺带表达了对妹妹过去品味的批评。作者通过对话将伊丽莎白的自信及她对他人观点的轻视态度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伊丽莎白最初对达西的印象极差,主要是因为她在舞会上偶然听到达西对女性的贬低评价,使得伊丽莎白坚信达西是个不可接近的傲慢之人。与此同时,卢卡斯小姐对达西的看法则较为宽容,她认为:“他虽然骄傲,但他的骄傲没有那么让人讨厌,他有那么好的家世,有钱,难怪会认为自己了不起,在我看来,他的骄傲勉强说得过去。”这种对比凸显了伊丽莎白会因为个人第一印象而固执己见。在接下来的交往中,伊丽莎白因为达西的富有背景,更是坚信他是那种因金钱和地位而自视过高的人,尤其是当威克姆对达西的家庭关系进行诽谤时,伊丽莎白也没有进一步求证便急于相信并批判达西的人品。达西后来试图阻止其朋友与伊丽莎白的姐姐交往,出于对朋友的关心,伊丽莎白在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同样用尖锐的言辞回应了达西,充分体现出了她的偏见。然而,当伊丽莎白收到达西的解释信后,她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根本变化。信中达西对之前的误解和行为做了详细解释,不仅消除了伊丽莎白的偏见,还让她对自己之前的判断感到后悔。她逐渐认识到是自己的偏见影响了对达西的看法,也促使她在后来的行为及言语中更加谨慎理性。伊丽莎白最终从固执己见转变成了一个成熟并能够接受自己错误的人,而这深深吸引了达西。

(二)达西:傲慢但善良且正直

达西是彭伯利庄园的主人,是个身份显赫且富有的绅士,在社交场合中自然而然地保持着一种高贵的气派,对于那些不那么富裕或者礼仪不周的人士表现出明显的高傲态度。在初次遇到伊丽莎白的舞会上,尽管达西对她留下了一定印象,但仍旧因为她的社会地位与自己不匹配而傲慢地拒绝了与她共舞的邀请。他与人说:“长得还算凑合,但是没有漂亮到打动我的心。”达西的话让人感觉他是自负的,但他的傲慢并非没来由。达西曾经明确表示,他不欣赏那些表面热情而内在空洞的女性,他认为:“她们对我不甚了解,但又趋之若鹜。”他还曾对班纳特家的行为表示不满,尤其是班纳特太太的行为举止过于粗俗。

然而,伊丽莎白的出现逐渐改变了达西的观念。尽管最初他们的相遇充满了误解和偏见,但达西的态度慢慢开始改变,面对伊丽莎白的冷淡,达西仍然维持了他的绅士本色。当他们关系出现严重裂痕时,他留下了一封信,希望通过解释自己的行为,并明确表示尽管他依然认为班纳特家族大多数成员行为粗鲁,但对伊丽莎白和她的姐姐简持有例外的看法。他在信中坦诚地表示自己的傲慢让她感到不快,并希望伊丽莎白能更宽容地看待自己。

(三)班纳特夫妇:冷漠愚昧

班纳特先生是一个聪明且具有洞察力的人,但常常以一种讽刺、冷漠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包括他的妻子和女儿们。班纳特先生对妻子始终存有不满,经常因为她的肤浅、缺乏智慧而感到失望,这种感觉在他们讨论事务时尤为明显。例如,当达西一家搬到镇上时,班纳特夫人先提出要拜访,这让班纳特先生因为想法被提前透露而感到恼怒。他拒绝了妻子的建议,尖酸刻薄地评论说:“拜访?这并非我应该做的事情,这不是我分内的事,而且除了伊丽莎白,她们几个没有谁值得我夸奖,既犯傻又无知!”尽管他对外表现得不屑一顾,但最终还是偷偷地拜访了达西,显示了他内心与言辞之间的矛盾。当班纳特夫人对达西表现出满意态度时,班纳特先生的反应是愤怒、不耐烦,他对妻子永远无法预测的态度感到沮丧,由此也影响了他对女儿们的态度。虽然复杂的家庭动态,以及班纳特先生的性格描绘在小说中描述得并不多,却足以让读者感受到他那种高高在上的带有自负色彩的父亲形象。

班纳特夫人的形象在书中刻画得相当明确,她曾是一位迷人的美女,但并未拥有远大的志向。班纳特夫人坚信婚姻是女性的终极目标,并且她热衷于将自己的女儿们介绍给别人,仿佛在市场上兜售商品一样。她无法理解伊丽莎白的独特魅力,只是单纯地希望伊丽莎白能嫁给一个富有的男士,她经常说:“伊丽莎白不行的话,我还有其他女儿呢,谁都一样。”尤其在小女儿私奔的事件中,她丝毫不着急,甚至很欣慰女儿没有让她太操心。

通过展示班纳特夫妇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反应,作者成功塑造了两个愚昧无知的角色。通过他们的言行,读者甚至可以理解达西先生的傲慢态度,并逐渐对他的性格特点有了新的认识。

(四)威克姆:虚伪狭隘

威克姆表面上是一位魅力四射的绅士,他的言辞既华丽又具有诱惑力,初看之下给人一种极为真诚的印象。这种表面的诚恳不仅使得伊丽莎白,甚至连读者自己在初次阅读时也可能被其迷惑。尤其是在与伊丽莎白的对话中,威克姆精心构造的受害者形象引起了伊丽莎白的同情,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自己与达西的恩怨,声称达西的父亲原本承诺将一份牧师职位留给他,确保他的未来无忧,但在其父去世后,这一职位却被达西转让给了别人。威克姆借此表现自己受到了背叛,获取伊丽莎白的同情以赢得她的信任。然而,随着故事进展,威克姆的真实面目逐渐暴露。在未能彻底诱惑伊丽莎白后,他最终与伊丽莎白的妹妹私奔,彻底揭示了他的自私无耻。从表面上的完美绅士到道德败坏的骗子的转变,为整个小说增添了深刻的讽刺色彩,突显其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使得威克姆这一角色成为一个令人深思的反面典型。

二、《傲慢与偏见》中人物的语言艺术

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描述,充分凸显出了强烈的语言艺术,尤其是反讽、幽默、对话与独白等语言特点更是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一)反讽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反讽手法,通过看似平常的语言,揭示人物内心真实想法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以此达到讽刺效果,增强小说的趣味性。小说开篇,作者便以一句“但凡是富有的单身汉,肯定要娶一个老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点明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这句看似普通的陈述,实则充满了讽刺意味,暗示当时社会女性对婚姻的物质追求和对男性的依赖。班纳特太太作为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其言行更是充满了反讽。她热衷于为女儿们寻找有钱的单身汉,将婚姻视为改变命运的捷径。作者通过对她夸张的言辞、虚荣的举止的描写,深刻讽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拜金主义。凯瑟琳夫人则是另一个反讽的例子,她自视甚高,对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婚事横加干涉,却在不经意间促成了两人的结合。作者通过伊丽莎白对凯瑟琳夫人的评价“真是帮了大忙”,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凯瑟琳夫人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的讽刺。

除了对配角的刻画,反讽手法在主角身上也有所体现。伊丽莎白聪明伶俐,却也因最初的傲慢与偏见对达西产生误解。她对达西的讽刺性评价是“他实在太高傲了,竟没有多少人能受得了他”,实际上反映了她自己内心情感的萌芽。通过运用反讽手法,作者不仅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发展,也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女性地位低下、婚姻观念扭曲等种种问题。

(二)幽默

在英美文学中,幽默的语言手法有着悠久的传统,已深植于多种文学作品之中。幽默不仅能减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还能增加读者对文本的兴趣,使复杂或抽象的议题以更直接、简洁的方式呈现,从而丰富作品的内涵。而且,幽默还能生动地展示作者的内心思考,以及对历史、社会、职业等不同层面的敏锐观察,增强作品的现实主义魅力。《傲慢与偏见》中的幽默表达尤为突出,尤其是在描绘某些角色时。例如,作者通过幽默的语言描绘了柯斯林先生这一角色的滑稽与自负。作为一位牧师,柯斯林自视甚高,对权势有着热烈的追求。他的自大和荒诞在他向伊丽莎白求婚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声称:“从我一踏进这屋子,便选择了你作为我未来的伴侣。”当伊丽莎白拒绝他时,他却固执地认为这是她的矜持,错误地解读为对他的追求有助益。伊丽莎白最终的拒绝使得他的自尊受损,于是他迅速与夏洛特结婚,表现出他的轻率、浮躁,不仅揭示了他追求名利的真实动机,还通过他荒谬的行为让读者对这一角色的性格有了深刻理解,同时展示了幽默语言在揭示角色深层特征中的独特效用。

凯瑟琳夫人充当了企图破坏伊丽莎白与达西关系的反面角色,尽管她的意图和行为是拉远达西与伊丽莎白之间的距离,却意外地促使达西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欣赏伊丽莎白。简·奥斯丁通过巧妙的幽默描写,不仅让凯瑟琳夫人的人物特性生动起来,也揭示了其行为背后的愚昧自私。此外,达西的人物形象也通过他的幽默表达充分地展现出来。达西在得知自己可能失去财产的消息时反应平静,简单地评论“哦,是吗,很好”;而在面对伊丽莎白拒绝他的求婚时,他的反应却戏剧化地表达了极端的情感,“我真希望能即刻从这个世界消失,最好不要等到明天”。语言上的鲜明对比不仅增添了情节的幽默感,还深刻描绘了达西虽然表面冷漠,内心实则情感细腻且复杂的性格,也使得他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三)对话、独白

在文学作品中,对话和独白是塑造角色并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元素。通过对话,人物的性格得以直接展现;而独白,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的机会。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精妙地利用这些技巧来描绘复杂的人物关系及情感变化。例如,伊丽莎白与达西在婚礼筹备时的交谈,通过伊丽莎白对达西的称呼“先生”,作者可以感受到她对达西态度的转变,这是她对达西性格深层了解后的自然表达。此外,作者还运用伊丽莎白在与达西告别时的言辞,如“我很感动”“非常感谢”,进一步展现了她的感激之情,突出了两人情感的深化。

达西在初次遇见伊丽莎白时的傲慢言辞是“你虽然很可爱,但不够美丽”,直接展现了他的直率自负。这些对话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戏剧张力,还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伊丽莎白的内心独白深化了角色的情感层次。当伊丽莎白逐渐了解达西并改变对他的看法时,内心独白揭示了她对达西新的认知和情感变化,不仅丰富了伊丽莎白的角色形象,也加深了读者对其心理状态的理解。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创作的文学巨著,其精湛的人物描写和语言表达,完美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社会特征及人物心理。在该小说中,人物言行不仅符合其性格特征,还深刻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人物行为的期待。小说中的对话和语言细节是推动情节进展的核心,不仅推动了故事前进,还保证了整个小说的逻辑连贯性、阅读流畅性。尤其是小说中的语言运用,巧妙地融合了大局的结构安排与微观的情节逻辑,使得小说读来自然流畅。同时,小说中不仅人物形象立体,故事情节也显得十分合理。而通过更好地分析小说中的语言艺术,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小说的魅力,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感同身受,也有助于读者学会作者的语言写作技巧,获得更深刻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