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攀登,山脚下,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腰上,古木参天,林静山幽;山顶上,云海茫茫,群山隐约。攀登,意味着站在山巅与日月星辰对话,遥遥招手与风而呼;意味着宇宙浩瀚,自然可畏,生命可敬。
去年的一个夏夜,我与泰山初相遇。
夜幕降临,我踏上了攀登泰山的征途。四周漆黑一片,黑暗中只能看见手电筒的微光在黑暗中摇曳。山路陡峭,仿佛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滑入深渊。走到半山腰时,我已经感到体力不支。双腿沉重,呼吸急促,山顶遥不可及,这些似乎都是我放弃的理由。虽然我努力调整呼吸,想要继续前行,但身体的疲惫感却越来越强烈。一阵无力感瞬间将我吞没,罢了!放弃吧!转身,我放弃了这次攀登,下山归去。
今年,我又与泰山相约,誓要一举登顶。
依旧是夜晚,依旧是陡峭的山崖,依旧是望而却步的高度。这一次,我吸取了上次的经验,选择用“之”字形走法来节省体力。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来到了半山腰,也就是中天门。很快,眼前有形的山又开始让我浑身疲乏,内心无形的山也开始叫嚣着劝我放弃。
此时,身后赶上来一群年轻人,他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一路攀登一路嬉戏高歌。从年纪上看去,他们应该是附近的大学生,个个背着简易的行囊,没有登山杖,只是手挽手或是扶着扶手,一步步地向上走去。人群之中,不知何时传来一句戏言—“青春没有售价,泰山就在脚下!”一句话落地,应和声也响起,他们加快了脚步,开始了一阵冲锋。
看着他们活力满满的面庞,我忽然对眼前的高山露出了笑意。是的,青春有限,但生命无限,这巍峨的山不应当是我放弃的理由,而应当是我攀登的心愿,是必须抵达的彼岸,更应当是岿然精神塑造的旅程。于是,我咬了咬牙,继续向上走去。
终于,我走到了泰山之巅。夜色已经褪尽,在山岱顶端举目远眺,天边的晨曦渐渐露出了脸,脸上是渐渐淡黄,顷刻红润的酡彩—日出了。天幕就这样被拉开了,太阳就这样出现了,壮观的泰山日出图就这样封笔了。此刻,攀登的意义得到了具象化,即见白云、见红日,见自己由躯壳到灵魂的新生。
历史的博大感也在此刻油然而生。我终于明白杜甫为何能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浩荡之句,也终于明白“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情怀何在,曾经“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夫子也必然是看到了如此壮阔之景的吧!
我终于在攀登的路上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人生如登山,一步一景,巉岩峭壁时有,风光霁月亦不绝,有人于山脚赏景,有人流连于山腰,却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继续攀登。但如若我们的目标是皓月星空,那么攀登十万步,每一步都算数!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