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资金是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和关键生产要素。但生物医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产业特点,导致产业发展面临种种融资约束,制约了金融机构对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支持。论文结合生物医药产业的融资现状及方式,对融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优化产业融资环境,助力创新发展。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方式;融资制约
【中图分类号】F426;F8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8-0173-03
1 引言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包括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饮片、中成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近年来,在行业利好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医疗改革向纵深推进、创新药品不断推出,对保证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仍存在短板,面临原研药较少、仿制药居多,创新能力不足、研发企业“散小弱”等问题,一些领域还处于跟跑阶段,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需要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优化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配置,推动技术革新,补齐发展短板。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类创新要素的相互支撑、共同推进。其中,资金作为重要催化剂和关键生产要素,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创新的融资约束、完善信息管理与风险管控等机制,进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具有高投入性、高创新性、高技术性、高风险性及高效益性等特点,药物研发是一项风险大、周期长、成本高的工程,往往需要历经多年科研攻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也导致生物医药产业对于创新研发投入的依赖性较强。
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市场经历了从“资本盛夏”到“资本寒冬”的转变。在新冠疫情、集采常态化等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叠加影响下,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更加谨慎,市场也更加趋于理性,板块估值已明显回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数据显示,相较于2022年,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融资均呈现热度降温趋势。从一级市场看,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共发生376起融资事件,总融资额为547亿元(不含47家未披露融资金额);2022年一级市场共发生463起融资事件,总融资额为770亿元(不含61家未披露融资金额)。从二级市场看,2023年总计29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完成IPO,IPO金额较2022年下滑约36%,IPO数量下滑约49%。其中,A股上市21家,IPO融资合计223.56亿元人民币,与2022年上市49家,IPO融资合计749亿元人民币相比,出现明显下滑。
面对当前的投融资环境,如何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缓解生物医药企业融资困境,提高融资效率,成为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结合产业特点对融资现状和融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为生物医药企业优化金融环境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 生物医药产业融资现状
生物医药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包括内源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在企业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所面临的企业特点和融资需求不同,这也导致可选择的融资渠道及所侧重的融资方式也有所差别。
处于种子期的生物医药企业,往往处在药物筛选、工艺研究、动物实验等临床前研究阶段,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未得到充分论证,未来研发风险较大。主要资金需求为支持企业前期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进行研发设备、实验人员投入。此时,企业信用等级和资产情况较差,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同时,企业知名度和市场估值较低,企业所有者出于控制股权等考虑,对于天使轮投资较为谨慎。因此,企业的资金来源往往以内源融资为主,主要是创始人投入资金。同时,可以通过申报创新项目、享受创新企业入驻载体等政策支持的方式获得一定财政资金的支持。
处于初创期的生物医药企业,技术路线经过前期实验已得到初步论证,需要申报临床批件,并逐步开展Ⅰ、Ⅱ、Ⅲ期临床试验。主要资金需求为临床试验经费和临床阶段药品生产费用。此时,企业的研发风险较种子期已经大幅降低,知识产权逐渐丰富,企业价值逐步提高。但是开展临床试验往往需要3~8年的时间,单药品花费甚至达到上亿元。而此阶段企业现金流动以研发支出为主,几乎没有收入,难以支撑高额的研发投入和长时间的资金流出。面对此情况,企业往往采取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以股权融资为主,通过引入风投机构或者产业投资基金,开展1~3轮次融资,为企业发展解决大额资金需求。同时,商业银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也可以为企业日常经营补充现金流。
处于成长期的生物医药企业,往往已经进入临床试验末期或者已完成临床试验,拟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药品上市许可或者已获批上市。主要的资金需求在于生产场地建设及市场开拓。此时,企业研发风险大幅度降低,盈利模式逐渐清晰,并即将实现大规模现金流入和市值增长,因此,融资渠道日益拓展,商业银行对于企业的支持方式逐渐丰富。其中,建设厂房所需资金,可依托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得到支持;产品生产可申请短期或者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原材料采购等支出。此外,部分企业在此阶段融资需求较大,同时,出于为前期投资人建立退出渠道的考虑,会选择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融资。
处于成熟期的生物医药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为了能够持续实现企业的增长和发展,往往需要在产品改良、扩建产能、新药研发、实施并购等方面进行布局。主要的资金需求是企业扩能增长和新产品开拓。此时,企业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经营收益,经营指标显著改善,成为金融机构的青睐对象,同时,在资本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大幅提高。因此,企业有多种融资途径可以选择,包括债券融资、并购贷款、主板上市等。企业往往根据自身实力和具体融资需求,在评估各渠道融资成本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
3 生物医药产业融资制约因素
生物医药产业在研发阶段,创新不确定性大、抵押资产少、研发周期长,但在此期间企业收入较少、资金需求较大,往往需要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出于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考虑,偏向支持短期项目,医药创新等长期投资项目贷款较难获得批准。生物医药企业风险大、周期长、缺抵押的特点,与金融机构对于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之间,往往存在矛盾,种种因素制约了金融机构对于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支持,导致生物医药产业仍存在较高的融资约束,融资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1 行业风险性与投资收益要求存在矛盾
生物医药产品的研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通常药品研发成功率仅有5%~10%。虽然产品一旦上市,可能拥有10倍甚至更高的回报率,但是巨大的风险性也使得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尤其是对处于研发早期的企业。对于银行机构来说,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与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性要求存在矛盾,而且信贷资金的融资成本无法随企业风险性无限制增长,尤其在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的政策引导下,融资成本往往一降再降,银行无法享受产品上市的高额收益,导致风险性与收益性不匹配。对于投资机构来说,生物医药产业的风险性高于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行业,这导致产业投资资金多集中在私募基金,创业基金和风投基金较少。
3.2 企业资产情况与银行授信要求存在矛盾
从银行授信角度看,基于监管要求,需要融资项目有可靠的还款来源,包括充足的现金流或者资产抵押。但是生物医药企业在产品上市前阶段,尚未形成市场销售,难以获得可靠的收益来源,而且企业往往处于轻资产、技术集约阶段,核心资产主要是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信贷可获得性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陆续推出知识产权贷款产品,但是在实践中,知识产权的评估、交易流转体系尚不完善,相较于传统的固定资产,存在评估难、登记难、处置难的问题,往往融资金额较小,难以覆盖企业的资金需求。此外,相比于其他行业类型的企业,核心专利对于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更为重要,企业产品上市后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定时间的首发领先地位,这主要依托核心专利的有效保护。生物医药企业对专利的重视程度与知识产权融资发挥的有限作用不成正比,使得企业很少选择通过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
3.3 企业研发周期与资金回报期要求不匹配
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周期长,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要经过药物筛选、中试放大、临床试验、申报上市、规模化生产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严格负责的药证审批程序,开发一个新药的周期通常为8~10年,甚至20年时间。但金融机构对于融资项目的回收周期往往难以匹配企业的研发周期,无法提供从研发到产品上市的长周期资金支持。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期限往往为1~3年,中长期贷款在企业轻资产阶段难以获批。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回报期要求一般为3~7年,市场上能够容忍项目退出期在10年以上的基金较为少见。很多投资机构会考虑后续退出方式问题,对生物医药企业的投资相对谨慎。
3.4 行业技术性增加投资判断难度
生物医药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新兴产业,生物医药行业内不同学科、不同细分领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知识壁垒。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不足,对于企业技术价值和未来前景的判断不足,为投资判断增加了难度。对于商业银行,其不了解生物医药企业的信息,使得其无法预测生物医药企业未来的收益,为授信审批增加了风险和难度,相对而言,银行更愿意贷款给一些比较稳定、成熟的传统企业。对于投资机构,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判断往往需要对企业进行深入的研究,生物医药的行业特性增加了投资机构寻找真正成长性好的企业的难度,由此导致资本不敢投、不愿投。
4 优化生物医药产业融资的建议
4.1 完善政策支撑引导体系
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研发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侧重对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的财政奖补,科学设计在临床前及临床不同阶段的财政配套政策,切实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扶持政策,营造更好的产业创新生态。同时,要积极通过融资贴息、风险补偿、投资奖励等措施,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向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型企业聚集。鼓励政府设立天使基金、创业基金,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向生物医药创新领域投资,共同支持生物医药研发,弥补市场化资金在“投早”“投小”领域的缺失和不足。鼓励国有孵化载体建立配套基金,通过创新孵化、股权投资、资本运营等方式,建立投资闭环,扶持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深化国有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市场化退出机制,鼓励国有股权投资机构主动作为。
4.2 创新信贷支持方式
鼓励银行机构建立专业的生物医药技术团队,或借助第三方技术平台力量,打破信贷评判壁垒,建立符合生物医药产业特点的信用评审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开发设计更多具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或服务。从授信上,不再仅仅依靠传统财务数据和资产情况进行评判,更加注重创始团队技术能力、研发产品在细分领域的领先水平、股权融资获得程度、产品研发所处临床阶段等方面,据此建立综合评判标准,控制整体风险。鼓励银行机构开展“投贷联动”业务,通过债权+股权的方式实现投资收益、投资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互补。鼓励政策性银行加强对生物医药重点领域提供长期信贷资金支持,支持重大科技创新研发项目,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立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创造良好的业务发展环境。
4.3 健全资本市场供给
发挥一级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引导鼓励资本向生物医药产业早期阶段投资,聚集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为生物医药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支持国有资本基金化、市场化运作,尊重创新型企业投资规律,着眼于国有资本的长期战略目标,科学制定业绩考核指标,拉长考核评价周期,支持国有资本打造成为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大力发展二级市场,加大对生物医药创新企业IPO上市及再融资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宽上市门槛、合理放宽审核条件,突出科创属性,让二级市场资金真正流向新药研发、临床研究、市场拓展阶段,解决企业资金需求。支持龙头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增发股票进行资产收购和并购,整合分散、小型的研发机构,集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适度提升国内生物医药市场集中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提高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
4.4 强化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
打造多元化、全链条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扶持政策。集聚银行、投资、保险、券商、融资担保、金融租赁等金融资源,构建全链条、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满足生物医药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差异化融资需求。促进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银保结合”等业务组合,形成业务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控的协同合作机制。依托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综合多方数据来源,结合研发阶段、技4f694a9cc7781a3b80ac38c8bec5b042术路线、市场价值等因素,对不同细分领域科学合理配置差异化评价维度,直观量化创新能力,让拥有“好项目、好技术、好团队”的优质生物医药企业脱颖而出。综合研判企业与科技金融产品属性,为资金供需双方智能配对,通过定制化推送科技金融政策和产品,进一步激活市场竞争机制,缓解供需信息不对称性,提高投融资对接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参考文献】
【1】黄婷婷,高波.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20(3):22-32.
【2】杨媛棋,杨一帆,寇明婷.科技金融支持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研究[J].科研管理,2023,44(3):10-18.
【3】杜江,张伟科,范锦玲,等.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分析[J].软科学,2017,31(4):19-22+36.
【4】刘立军,刘义臣.科技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问题,2022(8):96-102.
【5】李颖明,李倩,王颖.基于科技创新链视角的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9):1189-1196.
【6】张立光.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11):35-42.
【7】丁锦希,季娜,李晓婷,等.我国生物医药创新投入及其政策成因分析——基于中美欧创新投入现状的实证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