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享“中国服务”新机遇

2024-10-09 00:00侯隽王红茹孙庭阳谢玮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18期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9月12日至16日,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举行。本届服贸会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共达成近千项成果,线下参展企业国际化率超过20%;举办国际合作项目洽谈推介会等56场,其中海外对接会系列活动10场,共有2000余家企业线下参展、6000余家企业线上参展。

本届服贸会上,金融服务、生物医药、教育创新等领域新成果惊艳亮相,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新业态精彩纷呈,航天科技、数字文旅、智能体育等场景妙趣横生……服贸会不仅仅是服务贸易领域的“首秀场”,也让世界各国共享“中国服务”新机遇,共促全球经济新增长。

聚焦“新而专”,打造全球服务贸易领域“首秀场”

首款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首款帮忙“选饭碗”的公共就业AI数智人、执行“嫦娥六号”月壤押运任务的运款车在执勤结束后首次对外展示……自2012年创办以来,服贸会已成为越来越多新产品、新技术的首展舞台。

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副主任吴育鸿在服贸会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次服贸会突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特征,聚焦“新而专”。新是新质的新,专是专精的专,集中展示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及应用,打造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首秀场”。

在特斯拉展台上,记者看到全自动驾驶系统和赛博越野旅行车、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等最新成果。展台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赛博越野旅行车目前还没有在中国推向市场,是首次在服贸会期间对外展示。

“我们展览的玫瑰系列产品销量超出预期,目前已经和多家中国采购商签订了合作意向。”首次参展的保加利亚帝加唯达贸易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参加服贸会大开眼界,不仅交了很多新朋友,还能学习了解全球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及应用,收益很大。

“服贸会不仅展示中国的新技术新产品,也是全球服务贸易的首秀场。自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我们见证了巨大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保持长期坚定的信心。我们相信,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的深度对接,两国企业间的合作将进一步走深走实。沙特私营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不仅能在技术创新、研发生产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实现共赢,也会为沙特经济转型注入新动力。我们期待与更多中国商业伙伴建立长期、富有战略意义的合作。”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兼沙中商务理事会主席穆罕默德·艾尔·阿吉兰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从2022年首次参展,阿吉兰兄弟控股与服贸会正式结缘。今年,这家沙特企业在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主题展区设置140平方米的展台,展示旗下各子公司的业务动态;展现近年来与中国企业携手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开拓中东及北非市场的互利共赢成果。截至目前,该集团已与11家中国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设立合资公司,覆盖交通物流、人工智能、游戏、金融服务、金属矿业、制造业等领域。

在国家会议中心展馆,特斯拉展示了赛博越野旅行车。

北京市商务局局长朴学东在2024年服贸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届服贸会成功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精心打造综合展和9个专题展,举办了13场主题论坛、88场专题论坛、56场洽谈推介、25场边会,吸引2000余家企业线下参展、6000余家企业线上参展。会期共达成成交、投资等7类近千项成果。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其中13个首次独立设展,数量均超上届。

拓宽服务贸易“朋友圈”,全球企业共享中国机遇

“我非常高兴来到这里,我来中国已经超过150次,我已经爱上了中国。我对中国非常了解,也非常高兴参加服贸会见到老朋友们,共同探讨生命科学领域的合作交流。”以色列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成员、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北京世诺医学交流中心名誉理事长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在服贸会现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他认为,科学没有边界,服贸会提供并且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让中外学者们一起交流,通过探讨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服贸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不仅“老朋友”情谊不变,“新朋友”也纷至沓来。

哈萨克斯坦首次在服贸会设立国家馆,开馆仪式上,哈萨克斯坦贸易和一体化部部长沙卡利耶夫表示,哈萨克斯坦高度重视参与服务贸易发展的机会,感谢中国商务部和北京市政府举办了服贸会。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卡帕洛娃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她第一次来到北京参会推荐哈萨克斯坦旅游文化交流信息,仅仅两天就加了300多人的微信。“服贸会的商机非常多,每天都有好多人来咨询,我想每年都来。服贸会结束后,希望哈萨克斯坦会有很多来自中国的游客。”

服贸会自创办以来,已经成为深化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参加服贸会论坛的许多外国嘉宾都表示,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服务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规模跃升,“中国服务”不断创造投资新机会。

相互交流的外宾
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展示了大兴机场设计模型

“我们积极参与服贸会,正是抱着探索合作新路径的愿景而来。服贸会正是激发两国企业创新活力、共谋绿色发展的宝贵桥梁。例如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澳中两国在这方面拥有广阔合作空间。”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戴德明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2024年是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此次服贸会,中澳贸易也释放出不少积极的信号。

澳洲会计师公会全球会长兼董事会主席、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戴宾图在澳大利亚国家馆开幕仪式上表示,中国在2023年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服务出口伙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服务出口额在去年激增超过50亿澳元,达到147亿澳元,占澳大利亚2023全年总服务出口的12.9%。一系列数据表明,推动中澳两国服务贸易有利于促进双方经济的增长。

瑞士空气净化信息科技企业艾可爱尔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哈姆表示,中国经济体量巨大,扩大服务业开放将对世界带来重大积极影响。“北京这几天秋高气爽,我为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点赞,也为中国持续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点赞。我们不想错失良机。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做大共同效益。”

“今年是飞利浦第四次参加服贸会。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感受到中国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更开放包容的姿态,以及带给我们更多务实的发展机遇。”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刘令说,“这更加坚定了飞利浦扎根中国、深度融入本地生态系统、服务中国健康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多位参会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庞大的经济潜力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合作机会。期待通过服贸会平台,加强与中国市场的互联互通,共同挖掘更多互利共赢的合作契机。

目前,中国已与英国、德国、新加坡、巴西、阿根廷等15个国家签署了服务贸易合作协议。同时,与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以及中东欧国家达成并实施有关服务贸易合作文件,建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持续与有关贸易伙伴加强政策沟通、项目对接和研究合作。

金融eURKPYKXFcNl0QJlyBTVOXRFBdlTFagkmlardECPPFs=展区展示跨境金融服务信息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展示前沿医疗技术和产品

数据显示,自2012年创办以来,服贸会已累计吸引197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万家展客商参展参会。本届服贸会,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政府或总部名义设展办会,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首次独立线下设展,西门子、谷歌、亚马逊等不少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再次参展。

金融服务:百家机构展示创新成果

历年的服贸会上,金融服务都是备受观众瞩目的热点展区。

在数字人民币潮流集市体验各种消费场景、新型诈骗陷阱现场模拟、公积金数字人客服……在2024年服贸会金融服务展区,百余家金融机构集中亮相,展示了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创新实践。

“这张叠加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支付功能的北京一卡通BEIJING PASS,能够提升境外来华人士的支付体验。一卡通支付功能还可以覆盖商旅、出租等领域。”中国银行展台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本次服贸会期间,中国银行携手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联名发布两款全新硬钱包产品,支持数字人民币与交通支付“一卡双应用”。

据介绍,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正逐步从餐饮、购物、交通等高频零售场景,拓展到B2B支付、跨境贸易、产业链金融等对公支付领域。她举例称,在产业链金融领域,数字货币与智能合约在产业链上的应用能够整合资金与信息流,实现商业规则的数字化与链上资金的定向支付,打破时空限制、节省支付成本、提升资金流转效率。

“测一测,你的退休金有多少?”养老话题备受大家关注,在工银瑞信的养老金融展区,养老小测试十分受欢迎。参与者通过简单的互动问答,即可快速估算出自己未来的养老金水平。据工银瑞信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工银瑞信拥有养老金业务“全牌照”,并一直将“做优养老”作为自身重要战略。

银发经济风口下,养老金融成为热点,不少银行都展示了养老金融的创新成果。其中,建设银行发布养老金融统一品牌“健养安”;中国银行推出“养老一账通”特色服务;农业银行展示“农银养老”金融服务最新成果……

原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024年服贸会全球养老金融大会上表示,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在36个城市和地区先行实施了近两年的试点。金融机构开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超过6000万个,推出各类产品超过500个。商业保险年金已积累养老金规模超6万亿元。截至2024年7月末,商业银行养老产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6.1%。养老金融的发展开局良好,初见成效,但是与老龄化的加速和民众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首都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促计划展台

梁涛直言,目前金融机构发行了不少养老金融产品,但同质化问题较严重且收益率过低,存在供需对接不畅的问题,应加强改革。

在区域金融发展方面,海南自贸港金融展团首次参展。由海南省委金融办牵头,海口江东新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等11家单位组成的海南自贸港金融展团,展示海南自贸港金融创新成果。

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以来,海南金融业持续推进创新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

海南自贸港金融展团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随着外汇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政策落地,海南跨境收支和人民币跨境收付额大幅增长。2023年,跨境收支达873亿美元,人民币跨境收付额3268.3亿元,自由贸易(FT)账户收支折合人民币7037.52亿元,均实现较快增长。2024年上半年,跨境收支和人民币跨境收付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健康卫生服务:全球服务共享健康

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展区的主题是“全球服务共享健康”。这里展示着健康卫生领域的先进技术、产品、设备和优质医疗服务解决方案。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现场不仅看到GE医疗、西门子医疗等国际厂商,也看到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木谷”)和迈瑞医疗等国内机构,首都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促计划也展示了优质项目。

GE医疗的大型设备前观众众多。一个只有手掌大小的双探头掌上超声,吸引了很多人围观。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无线掌上超声器能和手机连接,用手机看身体超声波的影像,主要用在救灾、急救等场合。

在长木谷展台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看到一个机器人的机械臂旁边放着膝关节模型。长木谷现场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这是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能辅助医生做膝关节置换手术,今年8月拿到了国家药品监督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这款机器人搭载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由我们自主研发,打破了进口垄断。”长木谷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汇聚了超百名全国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并通过学习超过10万个病例,变得越来越成熟。

上述工作人员进一步介绍,这款手术机器人主要由数智脑、数智手、数智眼三个部分构成。“数智脑”帮医生制定出一套个体化的三维手术方案;“数智眼”亚毫米级的精准光学定位,帮医生突破传统手术的视野局限、操作盲区等瓶颈;“数智手”的智能随动技术,使得手术过程中每一个关键步骤得以精确执行,实现手术精度亚毫米级别突破。

迈瑞医疗也展出了新近推出的产品。迈瑞医疗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讲解了新近上市的设备:“超高端超声系统填补了该领域的国产超高端空白,从预研到上市经过了8年时间。高端心血管彩超在三维成像平台、面阵探头技术以及心功能定量分析应用这三大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

与企业或医院展台不同,首都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促计划展台明显比其他展台密集,多个展品、小型互动展品和静态实物展品在这里集中展示。

“这都是‘优促计划’层层选拔出来的优质项目。”该展台现场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她向记者介绍,“优促计划”自2023年5月启动至今,用15个月的时间重点完成了建资源、建平台、建模式和建理论等工作,培育项目的成长也逐渐显现。目前,“优促计划”已经初步构建起多方联动高效的推动医学创新成果转化的新机制。

“临床医生知道临床需求,有科技创新的点子,把这些‘点子’转化成满足临床需求的科技创新,降低交易成本、信任成本和时间成本,提升转化质量和效率,这就是我们的愿景。”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截至现在,“优促计划”已经完成战略签约25家,转化落地25项,转化金额高达2.73亿元。

上述负责人希望,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助力“优促计划”,提升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教育服务:北京将打造100个科学教育特色品牌

教育服务专题今年首次设立了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专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石景山和门头沟6个区在展馆内设立展台,集中展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成果和实践案例。

在科学教育方面,北京市走在前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攀表示:“北京市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以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为牵引,打造100个科学教育特色品牌,推进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使科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培育创新人才中发挥重大作用。”

东城区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把科学教育作为夯实基础教育“基点”的重要举措之一,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国家课程。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刘羽表示,今年底,东城区中小学将全部配齐科学教育副校长,强化干部教师科学素养专项培训,加强科学类专职教研员配备,引导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西城区开发了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课程和项目,涵盖六大类专业,能够兼顾科学普及与科技人才培养。西城区教委副主任陈海东表示,西城区中小学五年已开设2243门科学类特色校本课程,下一步将打造日臻完善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科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和稳步提升。

海淀作为教育、科技大区,始终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培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截至目前,海淀区共承办25个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占北京市28%,评出28所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占北京市12%,建设60所海淀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校和各类科技社团741个。全区中小学全面推进科学教育,搭建了多层次、宽领域、丰渠道、众参与、可持续的教育场景,形成各级各类科学教育全覆盖的良好教育环境生态。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霞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创新科学教育新机制,构建科学教育新格局,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下一阶段,为进一步探索海淀科学教育模式,海淀区将在“整体育人、贯通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上下功夫,通过“43”路径,即“三类学校(院所)、三类指导教师、三类课程、三段评价体系”,激发科学教育活力和勃勃生机。

朝阳区正在构建智慧科学课程资源体系,朝阳区教科院党委书记刘强介绍,目前该区共研发了3500+课程资源包,联合100+社会资源单位,推出300+实践课程菜单,发布北京市首个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实施“赋能学生高阶思维培养工程”,通过阶梯式课程促进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开展的科学教育实践,堪称科学教育的一抹亮色。校长任炜东在教育专题研讨会上介绍了十二年一体化贯通的科学教育课程链:小学阶段侧重激发兴趣与好奇心,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激发孩子喜爱科学与崇尚科学;初中阶段侧重深化科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高中阶段侧重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综合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与价值观。

这些经验分享,无疑对北京全市各区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接下来,如何发挥好实验区实验校的牵引作用?

王攀提到了两方面:一方面,支持实验区、实验校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教学场景构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积极破解科学教育实施难点堵点,探索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实验区、实验校引领作用,探索形成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完善、社会各方资源有机整合、各部门齐抓共管、校内外协同推进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