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吧

2024-10-09 00:00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18期

以工业带动

第一和第三产业

@341:在全球商品化时代,如果全国一盘棋,各省份都有自己的特长优势行业、优势产品,在专业上下功夫,在效率上下功夫,在质量上下功夫,各省份可以相互补充。在全国范围内,既减少了重复投资,又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额尔:工业总产值高预示着后劲足,可以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部分省份应当多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弥补弱项,达到均衡发展。

@打开局面:要注意到,有些省份的工业产值高,但工业利润并不很高,如果比真金白银的税收,财政收入比其他省份差了一些。

@由心:有些省份这几年关停了一些“三高”工厂,否则排名还会靠前,这些省份要在新兴产业上下功夫。

工业大省各有优势

@张达:工业大省都有各自优势。比如广东知名企业和工业强市众多,深圳工业基础雄厚,佛山和东莞实力也很强。

@了望:江苏领先与省内各地工业发展迅猛不可分。长江以南的南京、苏州、无锡和常州,这些地方的工业实力特别强。长江以北各市的规模虽然略小,但后劲十足。

@大功:工业是山东的基础优势,近些年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相关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田前:浙江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装备、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增长趋势良好,是带动全省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小热:河南发力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和新业态,也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破解资金难题。

#工业大省“挑大梁”#

今年上半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6个经济大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约占全国总量的45%。

经济大省也都是“工业大省”。上半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等经济大省工业增势较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工信部多次点名工业大省要“勇挑大梁”。

《中国经济周刊》第17期封面组文《工业大省“挑大梁”》刊出后,网友纷纷发表观点。

责编:孙庭阳 suntingyang@ceweekly.cn 美编: 孙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