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技术反制AI骚扰电话

2024-10-09 00:00:00王琦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4年9期

“您可算接电话了,这里有一份××保险需要吗?”“能听清吗?这里是××保险……”一听到这样的电话,刘先生就知道是AI机器人打来的骚扰电话。近期,遭遇AI语音“轰炸”的人应该不在少数。由于一些商家使用各类AI电子销售平台,不少人反复中招,不堪其扰。

在数字化时代,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滋生了一些新型问题。不少消费者反映会频繁接到AI语音骚扰电话,这些电话以推销保险、房产等为主要内容,不仅扰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AI骚扰电话往往是通过AI外呼系统实现高效、批量的拨打,规避了传统的监管手段。它们不仅能模仿真人语音,还能根据预设的话术模板与接听者进行简单对话,从而达到推销或诈骗的目的。更为严重的是,少数不法商家还能通过购买客户资料用这些系统来精准定位目标人群,进一步加剧了骚扰电话的危害性。

要遏制AI骚扰电话的泛滥,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大对AI电销系统提供者和使用者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合规运营。对于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人,相关部门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从源头上切断骚扰电话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通信运营商也应承担起监管责任,对AI电销系统的使用进行严密监控,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除了加强监管外,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反制AI骚扰电话。一方面,可以开发更智能、更精准的骚扰电话识别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骚扰电话的拨打规律进行深入识别,从而精准标记并阻断这类电话。另一方面,通信运营商可以积极推广和应用防骚扰服务,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拉黑和举报手段。当用户接收到骚扰电话时,可以一键将其加入黑名单,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此外,加强行业自律也是解决AI骚扰电话问题的重要途径。商家应自觉遵守消费者保护的基本原则,推动采用合法合规的营销方式。对于违规使用AI电销系统的商家,行业组织应予以公开谴责,并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同时,行业组织还可以积极推广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技术手段,引导商家向更加文明、合法的营销方式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保护个人信息是遏制AI骚扰电话的关键所在。消费者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全面落实。对于非法获取和出售个人信息的行为,相关部门应予以严厉打击,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防范AI骚扰电话,需要政府、企业、通信运营商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监管、应用技术手段、加强行业自律和保护个人信息等多方面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遏制AI骚扰电话的泛滥,为消费者营造清静、安全的通信环境。同时,这也将推动AI技术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