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前后,无锡市北门外的北七房乡,有两个年轻的党员,一个叫郁品泉,另一个叫周品泉。郁品泉是塘村北郁巷人,区委派他来做乡长;周品泉是土生土长的周家巷人,担任农会主任。两个“品泉”志同道合,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亲如兄弟。
北七房乡下辖几十个自然村,地盘很大,却只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北七房小学。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和紧迫的扫盲运动,让他俩一筹莫展。郁品泉对周品泉说:“你回去把老家的祠堂腾出来,再办一个小学吧。”
校舍用祠堂改建,问题不大。老师从哪里找,让周品泉直挠头皮。忽然,周品泉想起了初识的区委干部吕茂康,他曾经在匡村中学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如果请他物色几个熟识的同学或校友,问题不就解决了嘛。半个月过后,终于有了回音。这天,村里的鸡刚叫过头遍,周品泉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他把那双踏烂了的草鞋扔在门口,换上了母亲一针一线缝起来的布鞋,然后再套上父亲穿过的那件蓝布长衫,又跑进灶间找了一点儿菜油在手掌心里搓了搓,抹在了头发上。此刻,他已焕然一新,变成英俊潇洒的教书先生了。今天,他要去几十里外的匡村中学,接两位城里的小姐来乡下教书,心里有点儿激动。
匡村中学在杨墅园。1949年后,无锡圣德女子中学的大部分师生迁移到这里。周品泉在吕茂康的带领下,第一次见到了穿着校服的两位姑娘。这两位姑娘年龄都在十八岁左右,学业优秀,思想进步,马上就要高中毕业,吕茂康便向周品泉推荐了她们。
圆脸、短发的姑娘叫张剑人,活泼可爱,家住无锡新生路;大眼睛、长辫子的姑娘叫马敏之,小鸟依人,家住无锡书院弄。两个姑娘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多才多艺,非常适合师资紧缺的乡村小学。周品泉干惯了农活儿,肩膀上充满了力量,一条扁担挑起了所有的行李,身上还挂着她们的背包,一路上脚底生风。两个姑娘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几十里土路,很快被她们的欢声笑语抛在了身后。一条扁担,一头挑着灼热的太阳,另一头挑着两位姑娘火红的青春,迎接她们的,必然是激情燃烧的艰苦岁月。傍晚,新来的老师们被安置在周品泉老家的祠堂里。其中收拾得最干净的房间做女宿舍。隔壁的男宿舍也已住了一个老师,名叫许晔,他是周品泉前几天从外乡请来的有教学经验的老师。
郁品泉不知从哪里搞来了米酒,每人倒上一碗,他代表乡里向大家敬酒。他说,在座的都是这个学校的老师,但他和周品泉在乡里有职务,不能天天来学校,因此学校由周品泉负责行政,许晔负责教务。主课由许晔、张剑人、马敏之三位老师承担,他和周品泉只能来兼教些副课。大家一边吃喝,一边讨论校务。关于学校的名称,郁品泉建议称“群众小学”,周品泉建议称“胜利小学”。张剑人和马敏之见两个“品泉”争论不休,偷偷捂着嘴笑。许晔老师读过大学,学问最高,他微微一笑说:“那就叫‘群胜小学’吧!”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第二天,祠堂巷的小广场上,乡亲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庆祝家乡第一所学校的诞生。周品泉满脸通红,像喝了酒一样兴奋,在朝东的学校大门口挂起了由许晔老师亲笔题写的校牌:群胜小学。
群胜小学最兴旺的时候有四个班级,五位老师,一百五十多名学生,还办起了几个扫盲班。扫盲班里,有的学生年龄比老师还大,调皮时竟把两个女老师搞得哭笑不得。悠悠岁月,脉脉含情,一晃就是四年。教学相处中,张剑人嫁给了郁品泉,马敏之嫁给了周品泉,在小学的礼堂里举办了隆重的集体婚礼,两对夫妻互为媒人和证婚人。一年之后,周品泉、马敏之的大儿子降生,小学校里喜气洋洋。许晔老师当仁不让,给他们的孩子取名为“忆群”。
群胜小学起初是民校,不发工资,年底时乡亲们凑几担米分给每位老师。1953年,群胜小学被合并到北七房小学。郁品泉早已调到县里工作,周品泉也离开了家乡,被任命为前洲中心小学首任党支部书记。1957年,曾经的群胜小学重开民办班,并更名为“诸巷小学”。
作为他们的后代,我至今也不是十分清楚,父辈们当年在群胜小学经历了怎样的爱情。但我清楚地知道,如果我再不写下这段浪漫动人的故事,这段岁月则必然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