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2024-10-09 00:00谢作珍
科学导报 2024年67期

在当今教育环境中,初中数学教学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我们逐渐意识到,数学教学的真正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系列公式和定理,更关键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具备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创新思考等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那么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呢?

一、情境教学法在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情境的教学策略,它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和深化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工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学生能够看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能够降低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可以通过设计校园内的建筑布局问题,让学生计算面积、周长,理解图形变换,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几何知识。

情境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在具体情境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在e366cc1a3ad0b6b6e2c113bf5064229973538db0d349e6d62bdb77a2911c373a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运用数学知识,还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找出最佳解决方案。例如,在解决关于经济预算问题时,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代数和数据分析,以最经济的方式分配资源,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境教学法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它将思维训练融入日常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施情境教学法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确保其既具有现实意义,又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引导,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问题解决教学在思维训练中的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是数学思维训练中的核心策略之一,它鼓励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通过设计不同层次、有梯度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渐掌握分析、归纳、演绎等思维技能,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促进合作思维和沟通能力的形成。

问题解决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从问题的表象出发,逐步剖析其内部结构,找出关键信息,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分析思维。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非标准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分析图形的性质,运用几何定理,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是依赖记忆公式。

问题解决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解决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学生可以学会从特殊案例中提炼共性,归纳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例如,在教授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不同系数的方程,让学生通过求解,归纳出求根公式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是如何从实例中提炼出来的,从而有助于他们形成归纳思维。

问题解决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将思维训练与知识传授相结合,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升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有层次、有挑战性的问题,利用小组合作和讨论,教师能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全面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北省鹤峰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