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素质教育改革视域下,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身为钢琴专业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旨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在钢琴教学中运用视唱练耳,为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有必要深入分析课程特点、了解学生实际学情,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发挥音乐教学的育人价值,对学生后续发展带来积极作用。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围绕视唱练耳展开深入探究,阐述视唱练耳的内涵及作用,剖析钢琴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视唱练耳在职业院校钢琴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路径,旨在为教师在职业院校钢琴教学中运用视唱练耳提供参考。
关键词:视唱练耳;钢琴教学;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8-0-03
如今,在职业院校钢琴教学过程中,由于乐理知识较为枯燥和乏味,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为有效改善这一教学现状,职业院校钢琴教师可以尝试在钢琴课堂上引入视唱练耳内容,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个人情操,为他们后续步入高阶学习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限制,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无形中限制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此,教师需要探寻合适契机和实践路径在钢琴课堂上运用视唱练耳,这样,能够教授学生乐理知识、歌唱技巧,培养他们的识谱能力和音乐素养,使得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需要在认识到视唱练耳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合适的运用路径,如何在职业院校钢琴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视唱练耳是当前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议题展开深入探究,以期为教师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一、视唱练耳内涵及作用
从职业院校钢琴教学角度来分析,钢琴隶属于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构成内容,旨在让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从而能够使得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感悟能力得到有效巩固,最终使得他们的音乐学习能力得到稳步发展。换言之,视唱练耳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其一,视唱指的是带领学生在音乐作品鉴赏中丰富理解,使得自身的音调、旋律得到有效锻炼,并且可以尝试借助低吟浅唱的方式来完成,以发展他们的音乐素质。其二,练耳的目的在于不断强化学生的音乐识别能力、识谱能力。如今,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音乐类型、含义、表现方式不断变化和创新,为此,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为核心目标。而练耳逐渐成了必要教学内容,需要提高其重视度,充分彰显视唱练耳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且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一育人目标。
除此之外,职业院校钢琴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视唱练耳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当代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习惯要求学生大声唱歌,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准,还能够深化他们的音乐理解,最终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由此可知,视唱练耳教学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教师可以借助视唱练耳课程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即通过开展专业训练发展学生的看、唱、听等能力,并且提升学生的节奏感、音准,以及音乐素养。第二,教师还可以利用视唱练耳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其中能够在钢琴教学中充分表现出来,使得学生的演奏技巧、心理素养可以在反复练习中得到有效提升。第三,职业院校开展视唱练耳教学还能够为学生后续适应社会生活、对接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讲,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将理论讲解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1]。
二、职业院校钢琴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方案不健全
结合客观角度分析可知,职业院校在实施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引导学生,若是采用传统理念和单一标准来实施是很难取得预期教学成效的,同时,还会影响钢琴教学的正常进度。结合笔者的以往教学经验和后续工作标准可知,多数教师所制定的教学方案并不完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钢琴教学初期开展阶段,采用的教材版本陈旧、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先进性和有效性,并且对整体的工作安排和课时设置存在较大缺失和漏洞。比如,钢琴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训练模式的构建多是停留在教师的KXbE/bJTy/+57hj9RuFDsQ==个人理念和方法上,并未从多个方向或角度来尝试,并且工作开展多是采用强制性手段和方法,因此,导致后续教育效果并未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还会产生各类隐患和问题。二是教师在实施钢琴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并未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课堂教学进度来适当调整和优化,使得教学方案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最终无法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比如,部分学生有着较高天赋,在教学中,教师还是要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否则容易在学生后续能力发挥上存在缺失。
(二)教学手段单一
对于钢琴教学本身来讲,近些年,钢琴教学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各个阶段也都积极开设钢琴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是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限制,职业院校钢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因为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后续钢琴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一方面,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借助先进理念、技术来构建信息化钢琴课堂。比如,部分教师并未及时转变思路,而选择采用安逸措施来增加训练强度,并未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信息化分析等手段,最终导致钢琴教学成效不佳。另一方面,教师也并未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而是习惯于采用说教式或是填鸭式的方式来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久而久之,容易让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和乏味,最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三、视唱练耳在职业院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一)融入视唱练耳丰富教学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视唱练耳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教师需要在融入视唱练耳的基础上完善钢琴教学方案,优化教学顶层设计,最终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同时,还能够推进钢琴教学改革。为了能够在原有钢琴教学方案上进一步健全,教师需要扎实地实施视唱练耳教学,最终能够保证完成钢琴教学的阶段性目标。一方面,教师将视唱练耳教学纳入钢琴教学目标,视唱练耳教学是一个持续性的认知过程。为了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在初期教学中结合钢琴教学要求来开展游戏教学,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在丰富钢琴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其整体价值。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融入视唱练耳教学来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次尝试视唱练耳,以此为契机来进行拓展训练,这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潜能,为后续巩固练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借助视唱练耳实现理实统一
教师可以通过持续开展视唱练耳来持续改善钢琴教学,实现理论讲解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统一,最终能够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稳步提升。如今,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钢琴教师有必要在充分认识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现实意义,进而能够在为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传授他们实践技能,使得他们的专业能力得到更好发展。为此,教师需要在把握视唱练耳内涵的基础上促进理论、实践教学统一,因此,在后续教育工作过程中,需要强化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结合针对性、实践性原则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最终能够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比如,职业院校在开展钢琴音乐教学时,必会为学生讲述乐理知识,但是相关内容比较抽象和晦涩,学生仅仅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是很难理解并内化的。鉴于此,教师需要引入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并将其与乐理知识穿插起来,通过开展针对性、目的性的实践教学来锻炼学生的歌唱技巧,同时,还能够在反复练习中深入理解乐理知识,感知不同音乐理论带来的不同感受。换言之,教师可以尝试引入视唱练耳教学内容来促进理论、实践教学的联系和融通,提升学生的各个方面,优化整体教育效果[3]。
(三)应用视唱练耳提高识谱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渐意识到突出的音乐听觉能力能够优化钢琴演奏效果,能够在理解曲目内涵的基础上更好地表达情感。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培养学生钢琴演奏能力时多会从钢琴识谱能力和钢琴弹奏能力着手,虽然弹奏能力在钢琴演奏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是演奏者具有识谱能力同样很重要。因此,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在开展课程教学时,教师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发现,视唱练耳在钢琴教学中发挥着识谱教学的功能,因此,可以利用视唱练耳来缩短学生的记谱时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借助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求学生在看谱的同时完成表演,并且需要准确辨别音高和节奏,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通过提升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能够间接提升他们的识谱能力和视奏水准,为他们后续进行钢琴表演打下坚实基础。视唱是识谱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视唱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教师要求学生快速且准确地识谱,由此可知,学生的识谱水平影响着自身的视唱能力发展。基于此,教师和学生需要充分认识到视唱训练的重要作用,并要求学生在视唱训练中把握节奏和音准,掌握敏锐的听力和较强的节奏感,提升他们的钢琴演奏表现能力。
(四)通过视唱练耳提升鉴赏能力
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反复应用视唱练耳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曲目内涵和演奏技巧。视唱练耳能够将视唱理论和技巧进行紧密融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能够彰显出显著的学科特征,与此同时,与复调、曲式分析紧密相关。基于此,教师需要将视唱练耳课程与音乐学科有效融合起来,并在钢琴教学中灵活应用。针对钢琴演奏,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曲目风格、内涵情感,从而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了解创作意图,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演奏表现力、感染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训练之后,还需要分析视唱曲目,使得学生进一步了解曲目调性、调式等内容,从而能够把握不同的视唱曲目节奏和音准,提升他们的钢琴弹奏能力和效果[4]。
(五)利用视唱练耳提高表演素质
教师在开展视唱练耳训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弹奏能力。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可知,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引入视唱练耳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演奏时获得乐感,换言之,视唱素质提升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紧密相关。科学研究表明,内心听觉占据音乐听觉的主要地位,同样,也是音乐创作的主要动力来源。在教学过程中,内心听觉指的是学生在储备一定乐理知识之后,在与音乐节奏结合之后产生的心理活动,在对人体大脑皮层刺激之后,对情感带来一定影响。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时,需要通过视唱练耳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和音乐知觉,尤其是对于在内心听觉训练方面有天赋的学生,他们在钢琴演奏时能够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展现出不同的层次,从而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影响和感染力。视唱练习通过音乐的视唱,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视听觉,提升了音乐思维能力,并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帮助他们快速把握钢琴曲目的节奏感和音准。在训练课程中,学生通过节奏听辨和快速视唱的学习,掌握了音乐特征和规律,从而提升了内心听觉能力。因此,视唱练耳作为学生钢琴演奏学习的基础训练,直接影响到他们后期的学习效果[5]。
四、结束语
处于新形势背景下,职业院校钢琴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视唱练耳教学的运用价值,并且能够在结合课程特点、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探寻运用视唱练耳的契机和方式,如可以依托视唱练耳来丰富教学方案、实现理实统一、提高识谱能力、提升鉴赏能力、提高表演素质,最终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为他们后续在音乐艺术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兆林,刘天娇.视唱练耳及其在幼儿师范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8,5(03):337-338.
[2]吴隽.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类课程教学衔接研究[J].河北画报,2021(14):243-244.
[3]余嘉安.浅析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J].文化产业,2021(27):160-162.
[4]冯微.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2(09):49-51.
[5]苏文婷.浅谈实践音乐作品的听辨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舒曼钢琴曲《初哀》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23):3.
作者简介:罗瑶(1982-),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和演奏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