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指出,英语新课标围绕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确定课程目标,旨在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做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兼班主任,如何实现英语教学和德育的完美结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
2024年改版后的七年级初中英语教材不仅包含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蕴含着深刻的德育思想。英语教师兼班主任,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如爱国主义、友爱互助、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主题。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这些道德准则,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二、创设轻松的英语德育情境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了,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因此,教师不断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改进英语教学方法,更新英语教学手段,对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科学态度,使学生享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充满兴趣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愿意张口说英语的热情。从而活化了课堂气氛,促进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形成。例如笔者在教八年级上册Unit6I’mgoingtostudycomputerscience.一课时,问同学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学生们响亮的回答boss,manager,doctor,teacher等,只有一个学生弱弱地回答farmer,引来了同学们哄堂大笑。我马上投影出一幅农民的画像:头戴草帽,肩搭毛巾,大汗淋漓地在田间劳作;同时,我画了一碗米饭,启发学生明白:如果没有农民的辛勤劳动,就不会有香甜的米饭。案例中,笔者通过创设情境,对学生渗透了正确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德育教育。
三、开展多元化的学生德育活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不只是课堂是教学的阵地,还应要积极主动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才能更好地推进英语教学。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志愿服务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价值取向。同时,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还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融合,是将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创设英语德育情境、融合中西方文化进行德育渗透、榜样示范以身作则、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道德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