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脉冲电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

2024-10-08 00:00:00张彦博严微红唐小梅彭岚吴东
中国医学创新 2024年27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频脉冲电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4—8月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是否进行中频脉冲电治疗分成对照组(奥氮平片治疗)和观察组(中频脉冲电治疗联合奥氮平片治疗),各39、41例。观察患者情感症状程度、精神症状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3、4个疗程后,观察组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脉冲电治疗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情感障碍和精神症状改善显著,能提高其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中频脉冲电治疗 精神分裂症 情感障碍

Effect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on Affective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ZHANG Yanbo, YAN Weihong, TANG Xiaomei, PENG Lan, WU Do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27): -127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on affective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8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Yichun City from April to August 2023.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9 patients treated with Olanzapine Tablet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1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ermediate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and Olanzapine Tablets). The severity of affective symptoms, severity of mental symptoms,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 After 1, 2, 3 and 4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Bech-Rafaelsen mania scale (BRMS) score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scores and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for different items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rate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lose,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and Olanzapine Table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affective disorders and ment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ith high safety.

[Key words] Intermediate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Schizophrenia Affective disorder

First-author's address: Psychiatry Department,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Yichun City, Yichun 336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27.028

精神分裂症的成因较为复杂,遗传、生物化学异常、神经发育的异常及环境因素等均可能对其发病有影响[1]。精神分裂症约在全球疾病上占有较高比重,长期以来,治疗此症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比如采用奥氮平治疗,该药作为一种新型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药理作用广泛,可缓解精神分裂症常见的继发性情感症状,已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但除药物以外,迅速有效疏解患者躁狂、焦虑、抑郁情绪的方法较为匮乏,既往临床治疗上采用物理治疗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研究较少。中频脉冲电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应用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容易被人体接受和适应[3]。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中频脉冲电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其对于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分析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有助于为以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干预治疗积累新的实践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3年4—8月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根据是否进行中频脉冲电治疗将其分成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1)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4];②不存在严重四防行为,能配合开展相关量表评定;③具备基本的文字阅读能力,治疗依从性较好;④年龄>18岁;⑤临床资料比较完善。(2)排除标准:①颅脑外伤;②酒精、药物、毒品等物品滥用;③精神发育迟滞、痴呆;④有严重自杀风险;⑤患脑器质性疾病、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本研究经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奥氮平片(商品名:欧兰宁,生产厂家:江苏豪森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688,规格:5 mg)治疗,10 mg口服,2次/d,依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药物剂量,一周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中频脉冲电治疗,采用失眠治疗仪(重庆海坤,中国),通过耳后乳突位电刺激到人体大脑背缝核、结节乳头核、下丘脑等调节中枢部位。具体操作方法:接通电源线,按下电源开关,正确连接电极线到治疗仪,将电极片粘贴到使用者乳突处。当主机启动完成后,系统自动进行通信测试连接,正常通信连接后将启动控制软件进入到操作主界面。治疗参数如下:设定治疗时间为20 min,治疗模式为常规模式,步进为1分钟,时间误差为±5%,每次治疗信号输出的强度值为10~15。连续一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 d,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使用不通电的电极片粘贴到使用者乳突处,其他参数的设置与观察组一致,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情感症状。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2、3、4疗程采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对患者躁狂程度进行评分,包括患者动作、言语、睡眠等13项,每项0~4分,总分为0~52分[5];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程度,包含17条目,总分为54分[6];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共有14条目,总分为56分[7]。三项量表评分越高,患者各情感程度越重。(2)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在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的有无及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包括阴性、阳性、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三个维度,总分分别为7~49、7~49、16~112分,评分越高表示相应症状越严重[8]。(3)临床疗效。治疗4个疗程后依据BRMS、HAMD、HAMA各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改善>75.00%为显效;BRMS、HAMD、HAMA各评分较于治疗前改善25.00%~75.00%为有效;BRMS、HAMD、HAMA各评分较于治疗前改善<25.0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不良反应情况。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及厌食、头晕及嗜睡、血压升高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19~44岁,平均(32.45±6.26)岁;病程5~35个月,平均(15.35±5.60)个月;受教育年限10~15年,平均(12.75±2.04)年;家族精神病史:有2例,无37例。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0~46岁,平均(32.78±6.52)岁;病程4~36个月,平均(14.86±5.75)个月;受教育年限11~16年,平均(13.16±2.15)年;家族精神病史:有3例,无38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及家族精神病史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2.2 BRM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BRM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4个疗程,观察组BRM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PANSS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量表三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三项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894,P=0.048),见表3。

2.5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食欲大增情况患者1例,头晕及嗜睡0例,血压升高2例;观察组患者发生食欲大增0例,头晕1例及嗜睡1例,血压升高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4/41)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3/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107,P=0.744)。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影响着个体的感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的精神障碍,患有此种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混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以及情感和社交功能障碍。在我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好发人群集中在青壮年,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9]。长久以来,治疗精神分裂症一直以药物治疗为主。伴随医学领域对精神分裂症研究的逐步深入,心理治疗与物理治疗也逐步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物理治疗是指使用包括声音和光线疗法、冷热疗法、电疗法等物理因素进行治疗,刺激大脑活动,帮助患者局部或全身性的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10]。而中频脉冲电治疗作为一种改善患者情感症状的物理治疗,具有可接受度高,可重复性高,无创等优点,逐渐投入临床治疗之中[11]。由于目前国内广泛开展的中频脉冲电治疗条件尚不成熟,对于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的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中频脉冲电治疗与药物的疗效对比相关研究较少。

PANSS量表可评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全面反映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情况,能有效地反映患者精神症状[12]。本研究显示,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各精神症状评分均降低,观察组PANSS量表三项主要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中频脉冲电治疗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改善其精神症状。分析其原因:中频脉冲电治疗作为临床常用治疗方式,其中频电流兼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通过调节脉冲的参数,如频率、宽度、幅度等,可以实现对神经、肌肉的刺激和调节,多次变换治疗参数可避免机体对电流刺激变得不敏感。中频脉冲电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改变神经传导和兴奋性,从而调节神经功能的紊乱。中频脉冲电流能够刺激神经肌肉纤维,引起肌肉收缩和神经肌肉兴奋。这种刺激可以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功能。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中频脉冲电治疗可能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中频脉冲能够引起带电离子的定向运动,改变细胞膜的极化状态。这种极化改变会影响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和分布,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代谢过程。中频脉冲刺激可引起淋巴和血管的反射作用,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管壁的渗透性,改善局部供血和营养,增强组织修复能力[13-15]。奥氮平能选择性地拮抗边缘系统多巴胺及5-羟色胺受体,改善精神病性阳性症状,通过阻断5-羟色胺受体,从而减少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幻觉、妄想和混乱等症状等阴性症状,从而改善情感,减轻精神病症状,改善由于精神分裂症引起的兴奋、激越行为[16-17]。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反应不协调,易激惹、常见抑郁及焦虑等情感症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3、4个疗程,观察组BRM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表明中频脉冲电治疗联合奥氮平片治疗效果显著,能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躁狂、抑郁、焦虑情绪。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中频脉冲电治疗通过向大脑传递中频脉冲电信号,影响神经元的活动、抑制神经元膜过度兴奋、调节神经传导的过程,神经元活动增强,更新率降低,神经内分泌的改变也受到了影响如皮质醇下降等,脑血流量、脑葡萄糖代谢下降,脑神经元发生去极化,干扰正常神经细胞的自发性放电,从而使大脑皮质的紧张度明显下降,患者躁狂、抑郁、焦虑程度进而得到缓解[18-2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与对照组(7.69%)情况相似,表明中频脉冲电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中频脉冲电治疗联合奥氮平片治疗,对缓解其躁狂、抑郁、焦虑情绪具有积极的作用,可显著改善其精神症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具有较高安全性,应用前景较为可观。

参考文献

[1]汪林兵,毛奕,叶旦.正念疗法联合利培酮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5):686-689.

[2]陈彩红,张伟宏,顾文谊.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伴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23,47(3):360-361.

[3]廖杨平,韦小艳,张津源,等.核心肌群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5):227-229,233.

[4]姜佐宁.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关于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致心理与行为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指导[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1989,3(3):4-7.

[5]曹长杰,刘学勤,张广亚,等.丙戊酸钠结合富马酸喹硫平对双相障碍躁狂患者临床疗效及BRMS、SDSS评分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2,50(1):125-127.

[6]黄邦锋,卓妙芳,黄梓銮,等.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hE水平及PANSS、HAMD量表统计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3):37-39.

[7]欧阳山丹,林珍,李阿云,等.阿戈美拉汀对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4):674-676.

[8]周俊,谢丽琴,李春旺,等.未服药抑郁症患者反刍思维与抑郁严重程度及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6):3258-3262.

[9]贾琼,仇玉莹,李美娟,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未治期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血脂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3,33(1):41-45.

[10]李刚,徐兴雯,张雪.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特点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22,35(5):340-343.

[11]王爱玲,王伊莞,夏云.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牵正散加减内服治疗急性面神经炎风邪入络证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20,22(12):1800-1801.

[12]汪卫东,刘寰忠,李文正,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后饮酒行为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0):2514-2519.

[13]宋泽新.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关节半脱位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8,40(8):1228-1233,1241.

[14]胡进,储浩然,王颖.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临床观察[zhfDzspRMS//UnP1iG2UaA==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0(2):62-65.

[15]马秋云,王正田,崔万森,等.中频脉冲电刺激对糖尿病消化道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影响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23,51(3):282-284.

[16]张艳艳,李凯,蒋光明.小剂量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对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及免疫、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3,51(1):126-129.

[17]刘树才,陈韶光,王进义.鲁拉西酮和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代谢副作用的比较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23,45(2):56-59.

[18]苏琦,徐德恩.中频脉冲电疗联合激光穴位照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6):989-992.

[19]刘牧军,张萌,肖美,等.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训练在脑梗死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4):68-70,74.

[20]吉家日,孙恒聪,林道冠,等.中频脉冲治疗配合虚拟情景模拟训练对肩周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活动度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22,43(9):969-972.

[21]贝鹏剑,李晓华,张宏利,等.穴位注射联合中频脉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6):2869-2872.

(收稿日期:2024-02-28) (本文编辑:占汇娟)

*基金项目:宜春市科技指导计划项目(2023ZDJH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