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德技并修”的有用之才(李浩明,2023)。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改革意见》,主要任务概括为“一体、两翼、五重点”。深化产教融合,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指出,“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以下简称“五金”)就是共同体要做的五个新时代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新基建任务。
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破解电子商务群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脱节,教学方法手段过时,教学评价不够全面等问题,在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重点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上,聚焦“三教”改革,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将“五金”建设贯穿电子商务专业群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拟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1)破解学习情境与实际脱节的问题;(2)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脱节;(3)教师实践能力略显不足;(4)教学评价不够全面的问题。
二、解决方法
(一)按“以链建群,以群助产”为引擎,优化“金专”
1.分析产业链,找准岗位群
依托区域灯饰、服装企业及新零售企业的特色产业集群,以“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专业链”整体思路,深入分析数字商务产业链前端营销、中端运营、后端流通的具体岗位群。从营销策划、平台运营、媒体运营、数据分析、视频制作与推广、主播导播、客户服务、数据采集、大数据技术应用、现代物流技术等环节中,择取具有中职人才类型特征的岗位群,如图1所示。
2.组建专业群,重构课程体系
针对运营推广、现代物流技术、数媒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等领域,组建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以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支撑,以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为两翼的电子商务专业群。重构专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互联网+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模式,推动数字商务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专业群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后端的需求侧动态匹配。遵从“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构建“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群拓展课程”三位一体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并将课程体系逐步项目化、数字化。
(二)以“对接标准、校企共建”为重点,建设“金课”
1.顶层设计,资源保障
做好顶层设计,制定金课建设标准与规划。制定《项目课程体系开发指南》《项目课程标准编制指南》《项目教学实施规范》。实现课程设计项目化,课程组织团队化,课程实施生产化,课程成果产品化,课程考核多元化。制定完善的资源保障制度和项目考核机制,为金课建设提供持续的基础保障和政策支持。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程设置、质量分析与评价等全过程。组织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增强校企合作优势,促进校企双导师成长,打造金课发展的良好环境。
2.项目引领,校企共建
以项目引领,建立一课一团队。金课在教学资源、教学设施、教学评价等方面优先配置。校企共同组建金课建设团队,一课一团队。结合教师能力评价情况,分配相应的研发任务到团队,协作完成开发。每门金课设立负责人,组织团队共同研讨具体的项目安排,教材选择、课程规划、教学安排、教学设计模板、教学方法创新等工作。
3.对接标准,精心设计
开发项目化的课程,对接岗位能力和课程标准,精心策划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构建科学、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注重教学的可实施性、针对性和引领性,整合资源。有机结合“课证融通、赛教融通”,精心策划教学内容。在课程思政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围绕“专业群—专业—课程”三个层级的构建思路,挖掘思政教育点,梳理思政教育线,整合思政教育面,构建思政教育体系。把课程思政“金思维”“金点子”“金案例”“金体验”融入课程教学。
(三)以“双线并行、能力提升”为突破,锻造“金师”
1.双线并行,分层培养
制定《专业群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立足“校企双方培养”,双线并行建立专业群专任教师库和企业兼职教师库。以能力发展为导向,通过层层培养提升教师的多维能力,分层次、分阶段有序地推进教师职业发展。逐步形成校企“双向兼职、双方培养、双重保障”三双机制,实施校企互聘共培,双岗双薪。
2.四个工程,提升能力
明确各类队伍的培养定位,实施“四个工程”,有针对性地提升师资队伍实践能力,提高团队结构化水平。“四个工程”分别是社会服务提升工程、实践教学提升工程、科技创新提升工程、技能竞赛提升工程。通过培养后,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素养整体提升,助力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3.细化团队,发挥优势
建立学校发展的攻坚项目榜单,教师团队揭榜攻坚。优化师资团队,采用“1+1+N”动态混编组队方式,打造高水平细分团队。即以项目为单位,建立团队,一个团队约4~8人,由1名学校专业带头人,1名企业导师,N名骨干教师、企业技师组成。每个团体既可以直接揭榜,也可以根据实际自建榜单。近年来,成立了项目教科研攻坚团队、精品课程研发团队、项目化教材编写团队、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工作室创新创业团队、工作室教学团队、教学能力大赛领军团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乡村振兴科创导师团队等。通过混编组队、项目磨合、实践提升、成果输出、总结分享、项目激励等,营造了人人有追求、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成果、人人有激励、人人都上进的良好氛围。
(四)以“产教融合、强强联合”为目的,拓展“金地”
1.打造省级高水平实践基地,支撑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成立1个学院,2个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即学校立足“国家火炬计划照明器材生产基地”成立“灯饰照明产业学院”,2个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分别是“启亮”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和匠成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双中心和产业学院强强联合,既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又能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建成后,一次性能满足1500人生产性实训和岗位实习,平均每年为社会培养中级技能人才3000人。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企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2.强化职业技能实践,优化产教融合工作室
搭建支撑课堂革命的载体——产教融合工作室,校企共建集“课室、实训、工作、创业”四位一体的工作室课堂环境。与区域数字媒体的龙头企业共建启创新媒体电商工作室,配套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一次性能容纳60人。与邮政共建物流运营服务工作室,集物流仓储、智慧分拣、智能配送功能,一次性能容纳60人。在满足本学校开展生产性实训和科研基础上,还可以对外承接企业员工培训和社会人员培训工作,同时辐射相关专业学校,开放共享实训资源,共同发展。
3.以创新服务为抓手,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以解决行业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转型升级、人才培养为根本,政行企校联动,以创新服务能力为手段,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实战经验的学习平台。建立技能服务中心、应用推广中心、创新服务中心,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湾区发展。
(五)以“标准建设、校企共研”为抓手,开发“金教材”
1.建立标准,项目化教材
制定《项目教材开发指南》,约定项目教材的开发原则、开发流程与方法、教材大纲与体例要求。从“课程定位——教材呈现形式——课程大纲——教材体例——教材内容选定——教学评价——资源配套”,精心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对接职业标准和规范,以专业群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校企共同构建工作室项目实践的课程体系,开发相配套的教材。每门项目课程,实行校企“双主编制”。按企业实际项目的工作过程,收集相应的素材包。包括(项目实施标准、客户需求沟通、工作清单、素材文件、项目反馈处理及结果)。严格大纲与体例要求,加工处理相应的素材包,撰写成项目教材。配套相应的资源包,包含课程标准、PPT、工作单、操作手册、微课视频、案例库、素材包等。每个项目配套相应的二维码,实现扫码学习相关知识或微课视频。近两年,完成了《短视频策划与运营项目制作》《网店美工项目制作》《直播电商项目》等6本项目化教材,并按照《项目教学实施规范》实施项目教学。
2.高标准建设资源库,逐步数字化专业群平台课
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虚拟现实、大数据等多种信息技术,校企共建高标准数字化资源库,逐步完成专业群共享平台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包括专业标准库、职业资格与认证培训包、案例库、课程资源、仿真实训包等内容。开发语言学习类专业教材或工科类高耗高危的专业教材时,注重真实沉浸的语言环境塑造,可在教材中直接融合各类音频、视频,语音识别或三维沉浸式交互学习的场景,可以直接植入各类交互习题。实现VR资源可直接在页面交互运行、视频资源可直接在页面播放。软件代码可直接在页面中运行。选择、填空和判断题可直接在页面校验对错。
(六)以“改革评价体系,细化维度”为支撑,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改革评价手段和方法
制定《项目教学实施规范》,规定项目教学的实施准备、实施过程、质量监控与考核评价要求。以市场检验为基准,健全多元化评价标准。包含过程性评价、实践性考核、业绩评价、终结性评价、综合考核评价等评价方式。对学生实训规范以及实训成果、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评价。
2.优化评价维度
结合职业岗位能力标准,细化评价维度。将实践项目内容相应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六个维度,采用校企双评方法(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对学生的实践项目进行评价),加强过程考核,实现课程成绩双评、业绩双评、管理双评。项目课程经综合考核合格的,颁发学生实践证书,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要双签名确认学生的学时数和实践评价。
综合考核评价=平时管理评价+过程性评价+实践性评价+职业能力提升评价
三、研究成果
1.形成“五启五亮”的创新实践
结合学校育人文化建设,总结提炼《五启五亮:职业学校立德树人的创新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五启五亮内涵如图3所示。
2.开拓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的路径方法
从调研到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到确定专业群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课程所在学期、学时及学分。构建的路径方法如图4所示。
3.创新工作室项目课程开发标准
校企共建形成一套完整系列的项目课程开发标准,汇集成《工作室项目课程开发标准》,为相关专业项目课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模板,如表1所示。
四、研究效果
(一)育人成果凸显
聚焦“三教”改革,夯实“五金”基础,有效整合1学院2中心N工作室的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实践、创新实践创造了更优越的空间,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有利于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革新传统60分为合格的评价方式,实施多元评价,由市场来检验学生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建立专业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群体内的专业协同效应。学生可以选择跨专业的高级课程,从而获得跨界知识体系,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水平提升
基于实践研究,如何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企业项目、实施标准、硬件、数字化资源、信息化融合技术,提高教学成效,成为专业群的核心研究方向。因此,专业教师团队在全方位、全过程参与项目开发过程中取得丰硕成果。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利用校企合作实践资源、VR仿真资源8人次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省一等奖2个。学生团队通过工作室的实践,发挥创新思维,在2022年广东省技能大赛连锁经营项目中获一等奖;沙盘模拟企业经营项目获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电子商务竞赛中获省赛一等奖;直播营销竞赛中获省赛二等奖等。龙卫平团队利用产学研工作室育人机制,总结提炼的《五启五亮:职业学校立德树人的创新实践》获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一名,龙卫平成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名校长工作室成为全省名校长成长的摇篮,辐射带动的中心。《电子商务基础第二版》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三)社会影响广泛
2023年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成立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2个,改革成效显著,学校教师多次受邀到骨干校长省培班分享经验。2023年4月国家级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区(县)工作推进会在中山举行,办学业绩受教育部领导肯定。2023年5月学校在广东省职教活动周展示五启五亮的创新育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