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地位的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提升成为职业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要求,旨在推动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增进教师对行业需求和趋势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尤其对于高职餐饮旅游类专业群骨干教师而言,建立企业实践标准体系成为必要举措,以确保教师培训与产业需求相匹配,进一步促进高职教师队伍的发展。
教师企业实践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培训方式,通过教师在实际工作场所亲身参与和体验,帮助其获得实用技能和经验,提升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这种培训模式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企业需求,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在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工作时,培训模块的设计尤为关键。培训模块应结合所在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行业要求,确保培训内容与实践能力相匹配,从而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企业实践的重点内容应根据教师个人能力诊断、教学科研需求等因素来确定,制定具体的企业实践方案,以确保实践活动的效果和成果最大化。[1]
高职院校的使命在于培养面向一线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尤为关键。教师通过定期下企业实践,不仅可以实现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还能更好地满足产业需求,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因此,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参与和经验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职院校和技职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2]
综上所述,当前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参与对于促进高职教师队伍的提升和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为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进一步完善教师企业实践体系、培训模块设计,将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提升。
二、研究综述
对于教师企业实践的研究已经获得丰富经验。Smith和Johnson(2000)对美国高校教师企业实践进行了调查,发现企业实践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教师企业实践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贾文胜和梁宁森(2015)提出了“校企共同体”模式,为教师企业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许多国内学者对教师企业实践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周齐佩等(2022)提出了教师企业(专业)实践能力领域,即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学习过程中,需要在三个关键维度上培养一套基本能力。这些维度包括企业岗位认知能力、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和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企业岗位认知能力是指专业教师通过企业内部的实践经验,获得与行业、企业、岗位角色相关的知识的能力。岗位实际操作能力是指专业教师在实际环境中通过实践经验,在本专业领域内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新知识和新技术能力包括专业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实际学习经验来吸收前沿行业知识和技术进步的技能。[3]
总的来说,以上成果为餐饮旅游类专业群骨干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块的确立提供了重要参考。针对餐饮旅游类专业的特点,特别是要突出“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因此在制定企业实践培训模块标准时,应该加入更多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评估要素,以突出该专业的特色。通过应用顺序图方法,我们的研究有效地确定了标准指标的重要性,并随后为餐饮和旅游行业的关键讲师量身定制了一个系统合理的培训框架。这一发展对于确保和提高这些专门从事餐饮和旅游的教师的实际培训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三、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块权重的确定
(一)研究方法
在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块权重的确定方面,本研究采用了优序图法进行分析。优序图法最初由美国学者穆蒂提出,是一种基于主观判断的方法,透过对多个指标或目标进行两两相对比,最终确定其重要性次序或优先次序。[4]该方法简便易行,相较于其他方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而言,根据指标数目为n的特点,优序图以棋盘格的图式呈现,共有n×n个空格,利用数字1和0表示两两对比中哪个更重要。[5]其中,“1”代表相对重要、优越的比较结果,“0”表示相对较小、次要的比较结果。在两两对比中,也可引入“0.5”表示两者同等重要。完成对角线两边对称空格数字的校验后,计算各指标的权重。[6]具体步骤如下:
1.制作棋盘图表,进行两两之间对比。将需要比较的指标逐一放入棋盘图的第1列和第1行,形成对比表格。如表1所示。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依次对比各个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并填入适当的数字,以反映两两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这种方法通过主观判断与比较,有助于确定不同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进而为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块的权重设定提供依据。
在确定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块权重的过程中,参与人员需对各指标进行两两之间对比评分。具体操作为:若指标ai(行指标)比指标aj(列指标)重要,则ai得1分;若同等重要,则ai得0.5分;若指标aj比指标ai重要,则ai得0分。每位参与人员完成1张优序图,将每1项指标的评分按行进行横向求和,即可得出各指标的总得分。[5][6]其结果如表2所示。这种方法帮助提高研究人员对于各指标相对权重的了解,并为后续确定权重提供了客观依据。
2.计算各指标得分
当有m个参与人员时,将各个指标的评分相应相加,然后汇总,就可以得出n个指标的最终总分。
3.确定各指标权重
(二)参与人员挑选
在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块权重分配研究中,从参与问卷调查的50名人员中挑选了20名参与者。这20名参与者包括10名副高职称人员、6名企业人员和4名青年教师,经这些参与者同意后,通过线上问卷方式进行发放。共有20份问卷发放,回收率为100%。
(三)研究结果
1.一级指标的权重计算涉及参与者通过指标的两两比较来分配分数。为了促进这一进程,共收集了20个比较表。在整合参与者的得分数据后,得出了三个一级指标的得分和权重计算,详细数据如表3所示。这些数据有助于深入了解各指标在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块中的重要性,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2.二级指标的权重计算。11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和权重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详细说明了这些指标的权重计算过程。
3.根据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块的权重分布发现,通过顺序图法确定的初级指标中,岗位实践操作能力最显著,企业岗位认知能力紧随其后,新知识和新技术能力权重最小。从各二级指标的总体权重分配来看,实际操作技能权重最高,职场任务执行能力次之,新知识新技术与专业发展的融合权重最低。具体结果见表5。
这些权重计算结果有助于指导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块的设计和开展,提高教师在实践中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教育培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结论
根据针对高职餐饮旅游类专业群骨干教师企业实践培训的研究结论,在教师培训中需要着重提升教师的岗位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也需要重视教师对企业岗位和实际情境的深刻理解。因此,在培训模块的设计上,应将实践操作技能和系统设备工具的使用能力作为核心,并在平衡其他相关指标的发展方面下功夫。通过合理配置培训资源和时间,可以提高教师企业实践培训的效TqwRhKN/JqX2a3tiLZJge+BpSGqYZa2CLv7/PSqYvX8=果和质量,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此外,值得强调的是,培训内容应该与实际职场需求紧密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培养出更具竞争力和适应性的专业人才。这意味着教师培训需要贴近实际职业环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确保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因此,高职餐饮旅游类专业群骨干教师企业实践培训的成功实施需要严谨的课程设计和培训规划,以确保教师在实践中具备所需的操作技能和系统工具的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对职场需求有深刻的理解。这样的培训模式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更好地为社会培养符合实际职业需求、富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宏,方健华.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效果评价与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87).
[2]张仁朝.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000(028):184-185.
[3]周齐佩,尚晓萍,陈蕾静,蔡 跃.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标准开发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2,(71).
[4]向世杰,邓君,王琦琦,等.湖泊环境管理政策与措施评估研究[J].内江科技,2019,40(5):77-78,123.
[5]王迪.高职院校作品化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2,12 (02):43-51.
[6]孙航.基于修正DEVA模型的中国电信5G项目价值评估[D].导师:赵振洋.东北财经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