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月更美

2024-10-06 00:00王吉祥
当代作家 2024年5期

知情的中秋月儿,亘古不变的智子,一枚通灵的宝玉。月儿,她把征人、游子、农民工激荡在心里的缕缕相思,彻照在远方那一处处热土上,她穿越千里,掀起故乡、亲人的阵阵情感涟漪。头顶中秋这轮圆月,可否寄托相思,守边征人首肯;能否承载离愁,天涯海角的游子深信;是否捎去远方亲人的祝福,繁华都市的农民工确认。

从古至今,诗人笔下的中秋月,活脱脱华夏大众情人,举家团聚邀她、敬她,在外的游子向往她、仰望她,籍以寄情。透过唐诗宋词,我们足见诗人笔下那些缠缠绵绵的离愁别恨,同时感受到了诗词的民族性格的不老情怀。从唐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堪称千古绝唱。只是唱不尽古往今来的悲欢离合,望月月已圆,月圆而人难圆,秋水之上,月亮之下,永远走不出朦胧牵挂的怪圈。

今时的记忆里,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我常常盼秋叶落下几片的光景,秋叶开始落了,中秋节就会悄然而至,就能吃上几顿饱餐,等到月出东方后,我就急不可耐,望眼欲穿,期盼的口水不停地下咽,可父亲有讲究,要在院子中间放一小桌,用一个托盘装好月饼、西瓜,点燃几柱香,然后等上几个时辰,时辰一到,父亲就掰点月饼、水果,敬天、敬地、敬月,敬各方神灵。拜月完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月饼、西瓜,话家人团圆。记得父亲认真的对我们说,月亮通人性,有回应,能看到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能听到我们的笑声,月亮也为我们乐呵着呢!末了,还给我们讲月里嫦娥的故事,那时只顾狼吞虎咽美食了,不记得其他,等长大了,才感到月里嫦娥的故事是那么优美动人。

世事变迁,早已不是那种“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农耕的孝道了,为了学业,为了事业,为了生活,为了自我价值,远离父母,别离妻儿,一代新型农民志在四方,以期实现心中的梦想。遍布天涯海角,五湖四海的农民工,在中秋夜,月上中天时,像发酵的酒一样,香气熏得人魂牵梦绕,难舍难弃。此时此刻,乡愁不管不顾蜂拥而至,缠缠绵绵,投怀送抱。乡愁里有山野田园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铺天盖地总是情,真让人揪心撕肺,挥之不去,驱之不散,肝肠寸断。

在异乡,才有故乡那份牵挂,才有游子的乡愁,古时的差役、征夫,今日的农民工,守边战士都是游子的化身,思乡念亲的情种。一代农民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心悬中秋月,遥想千里人,一年又一年,走南闯北,务工创业,为城市繁荣添砖加瓦,为家庭幸福注财富、添活力。为生存、生活拼死拼活,那是牵挂中的取舍,无奈中的前行。可留守儿童的呼唤,妈妈的抱慰,期盼已久的父母,年迈的老人,再也无力承担太多的分离。更有千村万户的空巢老人,按常理,节日是他们的盼,是渴望来临的慰藉,一部分年轻父母带着孩子走出去,竟也难以常回家看看,留守老人心知肚明,知晓打工的大城市也非天堂,惦记孩儿遭罪、受苦、罹难。农民工虽是城市繁华的见证者,参与者,但那不是他们的家,每逢“团圆”节,难免勾起心痛,走出土地,踏入车水马龙,霓虹流彩的花花世界,有时宛如丢了魂,失了根的没着没落,像秋天漂泊的叶子,总觉得缺乏原生态的人本温暖。而回不去的故乡,第一代农民工到了安度晚年的年龄,年青一代越来越回家少了,老人天天念,夜夜想,节日盼,且不知打工子女们同样是期待中的无奈,这城市什么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城市的演进,城镇化的推进,工业文明的步履迟早会告诉答案的,相信不会遥遥无期。

千里边关,千里月,千里月辉千里兵。“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思念,一朵寂寞的花,一泓清澈的泪,一场痛彻的呼唤,一种时空的穿越,一颗韵美的情怀。战士对妻子、父母的思念,“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万家团圆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人本属性是没有抛下爱,割舍下父母、爱人,去往那孤独寂寞的边关的;而这个群体,就是离开亲爱的人,用自己的身体在边关站成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有国才有家地可爱地镇国丰碑!

中秋是个凄美的神话,脉脉相传,万年不落伍,千年不褪色,一段袅袅不解的情,一回缕缕不绝的念,现代信息的良性种子,试图替代中秋月的天地互动情缘,人月相约,诸如互视频,互音频,互电邮,互电文,怎抵得上月儿宇宙时空的自然原生。最是一年秋月,人月相望两断肠,满满地寄托了古今善感的思绪,沉淀了多少中华儿女厚厚的无以昭示的心迹。月无古今,都是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的诗魂,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红娘,游子的信鸽。

千古中秋月,愣是把凡人捆绑在了思念疯长的牢笼里。一条条长河走过来,一处处人生看过去,一回回中秋圆月梦,我们读懂了,你会发现,离别也是一种恒美!